近几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业迎来突破式发展,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总产量123万辆,占全球总销量的60%,多家动力电池企业进军国际市场,全产业链降成本成果显著。成绩是肯定的,问题也是需要直面的,最大的两个问题就是“补贴”取消的阵痛和事故频发的隐忧。如果说前者是倒逼行业走向市场化和集约化的“苦口良药”,后者则是影响品牌声誉和市场信心的“悬头利剑”。
新能源汽车自燃的类型主要有四种:一是严重交通事故,碰撞引起电池组变形短路的燃烧;二是车辆行驶或放置过程中,地面辐射的热量被电池包吸收,散热系统不到位,造成电池热失控发生燃烧;三是涉水浸水后,防水失效,水进入电池箱造成短路自燃;四是充电过程的燃烧,涉及电池组BMS软硬件等方面复杂的控制问题,这也是发生频率较高的一种状况。总而言之,电动汽车除了动力系统不同外,其他基本与传统内燃机车型一致,所以其核心部件电池必然是车辆自燃事故的主要原因。
新能源汽车事故频发,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2018年,依托国家车辆事故深度调查体系和缺陷信息收集系统,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缺陷调查3起,会同相关部门开展火灾事故现场调查5次,督促7家生产企业实施召回,涉及33个车型的12.14万缺陷车辆。
新能源汽车注定成为未来汽车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重视电池安全问题是发展电动汽车的首要任务,电动汽车的安全问题需要防患于未然。这已经成为政府、协会,企业和产业链相关者的共识,自今年1月到6月,从3项电动汽车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制定,到问题产品的召回管理、再到安全隐患的排查……这一系列努力都是为了让电动汽车安全地上路行驶。
无独有偶,在政府部门频发新政的同时,中外协会也在为让电动汽车安全积极奔走。2019年7月10日,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和国际自动机工程师学会主办的中国国际电动汽车安全技术创新大会将在保定召开。
本次会议邀请了奔驰、宝马、大众、长城、吉利、比亚迪、上汽、广汽、蔚来等中外主机厂的参与,最大范围涵盖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以及世界知名研究及检测机构和顶尖大学的最新研发成果,共同探讨以电池为核心的电动汽车发展安全之道。
此次以“安全”为核心的国际盛会由蜂巢能源和长城汽车承办。蜂巢能源前身是长城汽车动力电池事业部,自2012年起开展电芯的预研工作,2018年2月独立为蜂巢能源。2018年10月份,蜂巢能源已经从长城汽车体系中剥离到长城控股,成为和长城汽车并列的兄弟公司。从长城汽车拆分后,蜂巢能源的定位是第三方的动力电池企业,面向国内和全球的整车企业开放。
值得关注的是,蜂巢能源进入了PSA的2022年全球电池供应商候选名录。从设立之日起,蜂巢能源就明确一个目标:以方形电池高速叠片工艺和车规级开发标准来做动力电池。叠片工艺生产的方形电池因为极组有更好的结构适应性,电池变形和膨胀的几率大幅下降;边缘结构更简单,电池安全性更高;能量密度可以相应提高5%;循环寿命提升10%以上。
在本次大会上,蜂巢能源还将对外发布《中国车规级动力高速叠片电池发展白皮书》,显示出蜂巢能源在重视和推动电动汽车安全方面的实力和决心。这场“技术”与“安全”的盛会,聚焦电芯安全,以期探讨并解决电动汽车安全的核心问题,新一代车规级动力叠片电池将为电动汽车发展打开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