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之家 行业] 伴随着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深入,汽车零部件供应链也迎来新的发展阶段。在“新四化”变革不断冲击传统内燃机市场的当下,零部件供应不管是体系结构、产品种类,还是与行业的深度融合,都需要更具创新性的理念与方式。
在中国汽车工业从高增长迈入高质量的重要转型阶段,零部件供应也需要协同跟进,为整车制造打下坚实的基础。尤其是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领域,需要投入更多力量。2021年10月15-16日,以“补短铸长、融合创新——构建中国汽车供应链新生态”为主题的2021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在重庆圆满落幕,并达成五大共识。
不得不说,这五大共识出现的非常及时,尤其在今年“缺芯”的环境下,为中国汽车供应链未来的稳健发展提供了指导。 10月16日中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罗军民发布了共识,发布仪式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主持。
以下为共识内容:
一是中国汽车供应链正迎来新的战略发展窗口期,不容错过。
未来5-10年是我国汽车产业由大到强的重要战略窗口期,也是汽车供应链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期。电动化、智能化和网联化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创造了“换道超车”的新机会,也为中国汽车供应链发展创造了后来居上的绝佳机遇。百年一遇,不容错过。
二是加速创新驱动,携手打造整体优势,共同破解芯片和基础软件等瓶颈问题,铸就供应链坚实基础。
我们在电动化、智能化和网联化等领域赢得了局部领先优势,但汽车供应链“短板”依然存在,需要加快建设关键共性技术平台,解决“缺芯少魂”等“卡脖子”问题。建设自主可控的汽车产业链供应链体系,需要上下齐心,共同努力。
三是勇担产业链长责任,加强行业深度融合,共同创造汽车供应链新生态。
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呼唤构建供应链新生态。打造完整、通畅、可持续的新型供应链生态,需要跨行业融合发展和协同创新。打破行业壁垒,打开企业“围墙”,才能打通“堵点”、连接“断点”和攻克难点。头部企业应发挥“链长”作用,敞开胸怀与产业链供应链企业紧密合作,重塑融合共生的供应链新生态。
四是“补短铸长”需要坚定的战略决心和战略定力,更需要企业家情怀。
长期以来,各方对整车发展非常重视,但对汽车零部件尤其核心零部件发展的重要性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导致部分核心零部件长期依赖进口或技术输入,严重影响我国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然而,“补短铸长”无法一蹴而就,需要供应链企业顺应汽车产业发展大势,更需要怀揣企业家情怀才能打赢这场攻坚战和持久战。
五是推动供应链创新技术转化落地,需要让市场“看得见”,并且“用得上”。
随着“十四五”开局,我国在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等领域涌现出大批创新技术,地平线、华为等企业的20项“2021中国汽车供应链优秀创新成果”就是典型代表。推动它们转化和落地,是汽车产业链供应链企业的共同呼声,也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使命所系。我们需要让它们尽快生成市场竞争力,并转化为助推中国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的新动力。
强链补链,时不我待。汽车行业企业应高举“补短铸长、融合创新”大旗,构建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双循环”完整体系,助力我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早日实现汽车强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