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车闻中心 行业动态 正文

快评:意外不会终结自动驾驶的成功之路

收藏 (0条) 举报/纠错 向编辑提问

  [汽车之家 快评]  相信在前不久,各位的朋友圈或者闲余饭后都在谈论着一件事儿,就是Uber自动驾驶测试车辆撞人致使死亡的消息,这也是全球首例自动驾驶测试过程中出现致死事故。不得不说,这一事故变成了一枚威力十足的“炸弹”,将无人驾驶在逐渐商业化落地发生结果前造成了巨大影响。但是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任何高精尖的科技落成之前,都可能会出现一些意外。当意外发生时,与其说这是成功的绊脚石,我更愿意说这是成功的垫脚石。当然,不出意外自然是最好的。

汽车之家

  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交通运输部在2017年12月发布的《道路交通运输安全发展报告(2017)》显示,全世界每年124万人死于道路交通。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年死亡人数高居世界第二位,2016年,我国道路交通安全事故造成63093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2.1亿元。所以,如果这起Uber自动驾驶测试车辆撞人致使死亡的事故去掉“自动驾驶”这个特殊身份的话,这只是发生在身边的一起不会出现在各大媒体头版头条的交通事故了。但恰恰其被贴上了“自动驾驶”的身份,才会引起一片哗然。所以有人指出,如果这起事故是由人操作不当发生的,就可以判定为意外或者操作不当,但是机器就是机器,它不允许出现一丝半点儿的事故,否则就不对。那么在这场“意外”下,自动驾驶是否能够继续走下去呢?今天咱们就这这个事儿来聊一聊,您往下看。

● 自动驾驶事故诱发的“蝴蝶效应”

◆ 案件回顾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汽车之家视频平台

  相信看这篇文章的人,几乎都知道这件事的始末,但是为了“极个别”不知情的网友们,我们还是简单梳理下这次发生的事情。据了解,在2018年3月18日晚十点左右,美国亚利桑那州一名女子被Uber自动驾驶汽车撞倒,在通过紧急抢救之后不幸身亡,这是全球首例自动驾驶车辆致行人死亡的事故。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通过上面视频可以看出,在事故发生时,这辆Uber自动驾驶车辆正在一条黑暗道路上行驶,其车灯处于打开状态,由于事故发生时,该事故车辆开启了自动驾驶模式,车辆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视线并没有一直观察道路前方,而是不断低头向下看,且在事故发生前4-5秒,一直处于低头状态。因此,并未及时发现行人的出现。所以,对于该事件的责任划分问题,众人产生了分歧。究其原因是:1、首先行人方并没有在人行道(斑马线)处穿行马路;2、自动驾驶系统没有检测到过马路的行人;3、Uber方的工程人员并没有实时观察前方道路情况,并作出快速准确的反应避免此次事故的发生。

◆ 该事件对各家车企造成的影响

汽车之家

  作为此次事件的Uber,其公司目前已宣布将暂停其在坦佩、匹兹堡、旧金山和多伦多等北美城市的自动驾驶测试项目。同时在此事件发生之后,丰田汽车公司宣布将暂停无人驾驶汽车测试计划,其表示,此次无人驾驶测试车辆撞人事件发生后,对丰田公司的测试人员产生了情感上的影响,公司决定在近期给他们一个调整状态的时间,同时理解他们工作所存在的内在风险。

汽车之家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自动驾驶技术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之中时,大众集团和PSA集团则表示不会更改其推出全自动驾驶车辆的计划。与此同时,谷歌自动驾驶子公司Waymo与捷豹宣布建立长期战略合作,未来Waymo将增配2万辆搭配自动驾驶技术的捷豹I-PACE车型,从而扩大自己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自动驾驶测试车队。此外,戴姆勒正在与科技巨头谷歌合作量子处理器的技术研究,并已于不久前签署了一项合作协议,目的是让旗下汽车品牌未来能够使用谷歌最新的72-qubit Bristlecone量子处理器,从而让车辆实现更好的自动驾驶以及人工AI计算能力。

◆ 北京、上海等地开放了无人驾驶车辆测试路线

汽车之家

  根据此前报道来看,北京市自动驾驶测试管理小组正式发放了北京市首批自动驾驶测试试验用临时号牌。同时企业如果需要申请北京市自动驾驶试验牌照的话,需满足一定要求,例如企业车辆首先要通过5000公里以上的封闭测试场训练和相应等级的能力评估,包括对交通法规的遵守能力、自动驾驶执行能力、紧急情况下人工接管能力等。只有达到了一定能力水平,并通过了车辆安全技术检验才能够上路测试。

汽车之家

  据北京市交通委介绍,启用的自动驾驶封闭测试场位于海淀区北安河路附近,占地面积约200亩,是全国首个面向自动驾驶车辆研发测试、能力评估而建设的封闭测试场地。测试场涵盖城市与乡村的复杂道路环境,可构建上百种静态与动态的交通场景,并搭载了通信设备,支持车联网驾驶测试。

汽车之家

  继北京之后,上海、深圳、重庆以及杭州均为自动驾驶车辆开放道路测试。以深圳为例,其交通运输委员会发布了《关于规范智能驾驶车辆道路测试有关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根据指导意见中显示,车辆在测试过程中应满足三大要求:1、测试主体必须按照规定,在测试车辆指定位置放置临时行驶车号牌并张贴“智能驾驶测试车辆”标识。2、当测试车辆在“智能驾驶”模式运行时,测试驾驶人应当始终监控车辆运行状态及周围环境并做好随时接管的准备。3、测试车辆在测试期间,不得搭载与测试无关的人员或者货物。

汽车之家

  测试主体应具备赔偿能力,应购买每车不低于五百万元的交通事故责任保险或提供由银行出具的不少于五百万元的智能驾驶道路测试事故赔偿保函。在测试期间发生交通事故或违法行为的,由违法行为发生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按照现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进行处理;测试驾驶人或者测试主体的行为构成犯罪的,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 对于事故本身以及车企不同反应的感想

汽车之家

  其实在国内的道路上,每天不仅有很多人以及非机动车肆意横穿马路,还有开车打电话、低头玩手机的驾驶员,而这方面引发的交通事故报道,我们经常在各种载体中看到,可以说是从惊叹到慢慢的“见怪不怪”,但由于此次是由机器出现的“失误”,才会引起全世界的注视。而因为此次事故的发生以及全球的关注,导致“事故方”Uber公司的自动驾驶测试项目紧急暂停,其实该公司的暂停可以说是在意料之中。但让我们没有想到的是,以丰田公司为例的自动驾驶测试人员在情感上出现了影响,致使被迫暂停自动驾驶发方面的研发。其实细想想,在乘坐自动驾驶测试车辆中,试问哪个测试员去质疑电脑做出的判断呢?但既然选择相信,最后如果电脑发生“判断”失误的话,确实让测试员的心理出现伦理上的不安以及自责。

● 自动驾驶离我们有多远?
◆ “控制欲”与“懒惰”的博弈

汽车之家

  汽车,它在我们生活中究竟扮演着哪种角色?在我看来,汽车的出现不仅仅让人们享受到更加便捷的生活,从精神需求上看,人类的欲望也在“汽车”这个移动居所上得到最大化的释放,这个欲望就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控制欲”。

汽车之家

  这样的说法并非没有依据可言,您把时间倒退一百多年,在汽车出现之前,人们的出行方式除了两条腿走路最快的也就是赶马车了。但由于马本身属于能动能跑的生物体,存在独立的意识,人类如果想要更好地去利用这个“交通工具”,只能通过驯化才能达到随心所欲去“驾驶”的目的。

汽车之家

  很快,工业革命来临,蒸汽机和燃油机的发明逐渐让马车退出了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更方便人类操控的机器产物——汽车。刚才我们提到,汽车的本质其实是满足人类将“控制欲”进行释放的载体。尽管在拥有一辆汽车前需要进行繁琐的学习和反复的应用,但你仍然不能否认,这确实比马车用起来爽多了,不管是速度还是操控感,都能将每一个驾驶者内心深处的控制欲望烘托至高潮。

大众(进口) Sedric Concept 2018款 COOL BUS Concept

大众(进口) Sedric Concept 2018款 COOL BUS Concept

『大众Sedric Coolbus』

  但是当汽车发展到不需要人类控制就能“独立前行”的时候,它在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可能又会发生变化,对于那些“控制欲”极强的驾驶者们,如果不需要他们开车,那跟搭乘大巴或者出租车相比又有什么区别呢?

  但是我们把目光转向另外一边,人类的进步主要是源自于“懒惰”,所谓懒惰就是效率的提升,所以人们才会发明工具,从马车到汽车也是为了效率的提升,而自动驾驶的出现也是为了提升效率而研发的。有些人认为自动驾驶技术的推出会替代人类亲自驾驶汽车,弱化了人们自身“控制欲”,其实这个论点是存在“误会”的。

  因为自动驾驶电脑中央处理器也是由人类来进行设置、开发,并按照人类的逻辑去完成任务,所以在这里的“控制欲”只是从起初的驾驶转移到了输入指令而已,但这种转变的过程需要一些人从起初的抗拒逐渐转为接受。如果有一天可以实现完全的自动驾驶,还会有多少人会选择每天都自己去亲力亲为转动方向盘呢?

◆ 自动驾驶应该何去何从?

汽车之家

  前些日子,美国加州法律机构将于今日开始审批新道路法规,新规将允许由一名远程操作员来控制多辆自动驾驶汽车,帮助解决除自动驾驶之外的车辆周边问题。受益于这条新规的实行,在美国自动驾驶汽车将首次正式投入市场,真正实现商业化盈利。目前美国通用、谷歌Waymo等自动驾驶汽车公司已经开始部署远程监控技术,当新法规施行后,这些公司将会是第一次在真正没有司机的情况下将他们的自动驾驶车辆开上道路。

汽车之家

  此外,Waymo无人驾驶汽车已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菲尼克斯(凤凰城)正式上路,并对于该城市以及邻近小镇的居民进行试乘,其听起来这很高科技也很现代化。但Waymo之所以将地点在选择在凤凰城也存在一定“私心”,因为凤凰城地域辽阔,多为平坦路面,气温适宜,不会出现大范围降水导致自动驾驶车辆打滑。所以Waymo自己也对自动驾驶车辆存在一定的担忧与疑虑。

汽车之家

  说了这么多,我们并不是否定自动驾驶的存在,只是针对其未来的应用场景产生几分疑问。以谷歌Waymo自动驾驶汽车为例,同样的情况放在国内可能就更戏剧性了。常听人吵吵国外早就允许自动驾驶上路了如何如何,但各位可能没有考虑到的是,地域不同国情不同对于自动驾驶的限制因素也不尽相同。在欧洲等国家,驾驶员在驾驶车辆的时候必需礼让行人,这已经成为了一条“铁律”。但是转眼咱们国内,在交通方面并没有太多的“铁律”,有部分驾驶员不会礼让行人以及非机动车,车辆的肆意并线和抢道行驶又是常有的事儿,再加上部分行人肆意穿行马路,这种种的不和谐比比皆是,无形中加大了自动驾驶的风险系数。这样一想,您还认为自动驾驶能够适应国内这些特殊环境以及突发情况么?

汽车之家

  所以以目前现状来讲,自动驾驶技术更应该出现在类似物流仓储的货物运输、工程车辆等等。这样既可以提高产品生产的效率,又可以大幅度增加用工的安全性。当然,未来如果在有强硬的法律法规的架构下以及良好的交通秩序,自动驾驶或许真的能够普及到家庭当中。

● 全文总结

汽车之家

  可以说近年来,各大公司都投入了巨额资金和人力物力在研究自动驾驶领域,这一技术也被视为未来的大趋势,被认为能够改变人类出行方式、提供更有效率、更安全的交通。但此次事故的发生,再次引发了公众对于无人驾驶系统安全性的极高关注,并对在公共道路上测试无人驾驶汽车的行为表示担忧。而放眼国内,许多城市均已开放了无人驾驶车辆的测试路线,同时各家车企也纷纷加入无人驾驶的研发进程,所以就想老话说的,每一项技术成功的背后总有一批人为它付出了终身的汗水,但也会发生一些我们不想看到的意外。当然每一项成就都要付出代价,但是每一个代价都终会迎来回报。相信自动驾驶技术通过一次一次的“磕绊”终将能行驶在成功的道路之上的。(文/汽车之家 周易)

汽车之家
详情点击这里查看

向编辑周易提问
文章标签: 快评/辣评 电动车车闻
收藏
+1
+1
发表我的评论
您认为文章写的好么:
评价内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个网友评价,其中100.00%好评,0%差评。
评价理由:语句不通/文章阅读困难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最新文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