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车闻中心 高端对话 正文

问道掌门人|丁磊:下一着子 想三步棋

收藏 (0条) 举报/纠错 向编辑提问

每晚“夜总会”:造车功夫在车外?

  虽然丁磊在行事作风上滴水不漏,但骨子里仍是一个爱折腾、爱冒险的人,这与他打造的“作品”相得益彰。

  高合明确将品牌定位在“中国最高端的电动车品牌”,内涵是科技豪华。当丁磊带着高合汽车首款量产定型车高合HiPhi 1亮相时,极具未来感的设计,颇具玩味的电动展翼门,赚足了用户的眼球。

汽车之家

  但随之而来的也有“PPT造车、画大饼、圈钱”等各种质疑声不绝于耳。时至今日,也有许多人不理解,为何高合能“一口气游上岸”?

  与那些未能获得市场认可,资金链断裂,而不得不黯然退市的车企不同,高合HiPhi X自2021年5月开启量产交付以来,交付量一直保持稳定增长,甚至超越保时捷Taycan。2022年1月,高合HiPhi X正式完成第5000辆下线的重要里程碑。

汽车之家

  宝马的全球设计师曾在车展上组团来到高合展台,当时他留下的一句话,让整个高合团队振奋——“这个电动门、这个大灯,简直太疯狂了。如果在宝马集团,这样一个创意在初期就会被抹杀掉,没想到中国居然有一个品牌可以将之落地。”

  正如丁磊设下的“打败上一秒自己”的标签,高合摆脱了传统造车从轴距、车高、加速度、功率、续航里程等硬件功能定义汽车的老方法。“在产品定义阶段我就与团队说,我们要做一部可进化、同时以场景来定义设计的产品。”

汽车之家

  “过去我当CEO的时候,卖掉了400多万辆车,但是真正跟用户的交流是从2021年开始的。”丁磊不禁感慨,“我造了大半辈子的车,实际上造车功夫在车外。”

  车不再是简单的工程产品,更多的集机械、电子、互联网、人工智能、通讯等跨界在一起的组合。

  不同于过去经销商把车当商品卖出去,如今丁磊更大的感受在于把作品与用户分享,同时,又需要与用户共创品牌。

  据悉,华人运通每天晚上七点都有一个必备项目——“夜总会”,即总监级别的管理层会议,专门解决用户提出的各种问题。每到这一时刻,团队都倍感煎熬,但同时也感谢用户能提出那么多建议。

  正如丁磊所说,高合的定位是探索、自由、创造。“HiPhi X出厂时,只有10个咖秀,这一年来我们和用户共创了许多新场景,比如移动咖啡馆、新娘驾到等,现在变成了30个咖秀,后续每个场景还会持续进化。”

汽车之家

  至于为何车主能源源不断地创造,而高合还能将这些想法真正落地?这离不开高合的H-SOA超体电子电气架构,其中有307个执行器可以被重新定义,这些都让用户创造场景的契机变得成熟。

  实际上,每个执行器后面都需要1-2颗芯片的支持,单单芯片的用量,高合每生产一台车就相当于友商的4-5台,传统汽车的10台用量。

  如果不是“缺芯潮”影响到了高合汽车的交付周期,2021年高合的成绩单或许能更亮眼。

  对于每月500多台的销量,丁磊常说,“1颗1克拉的钻石价值远高于2颗半克拉钻石”,高合的车均价为70万元,如果换算成7万元的车,相当于每月卖5000多台。

  但对于2021年的成绩,丁磊谦虚地称“初见成效,还需要进一步努力”。目前售价50万以上的车,市场保有量在120万台左右,如果有30%的用户转化为电动车,就要近40万台,面对这样大的市场,高合还应该取得更好的成绩。

  实际上,高合的产品策略像极了特斯拉。

  与特斯拉Model X和Model S类似,高合也推出了双旗舰战略,第二辆量产车HiPhi Z将于今年第四季度正式开始交付。

汽车之家

『高合HiPhi Z』

  丁磊介绍,与HiPhi X所处的细分市场不同,HiPhi Z是为那种心里燃烧着对未来的憧憬,同时又代表自己追求的一群人打造。这与丁磊最喜欢的一部电影《回到未来》中能够穿越时光的汽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汽车之家

  这是高合汽车战略的第一步,丁磊内心明白,要想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后续要推出一款能够跑量的车型,给品牌持续回血。

  “如果我们通过HiPhiX和HiPhiZ,把高端品牌形象树立住之后,后续第三款车型将会下探到30万-50万元中高端区间,那样我们可能很快就能达到月销量一万台的规模。”丁磊透露。

  “下沉主要目的是提供给用户适合的产品,而不是光看价格,是考虑用户在这个细分市场、这个承受能力当中到底需要什么产品。”

  市场将会看到,即使高合最初切入一条无人赛道,但最后在价格区间和车型定位上,也会开始逐渐出现交集,一场搅动风云的鏖战将悄然到来。高合的后续产品又能否找准自己的差异化,逐渐渗透市场?

走一步看三步:为何华人运通“不差钱”?

  都说一个企业,掌舵人的格局在哪里,企业的天花板就在哪里。

  实际上,高合汽车只是整个华人运通的一颗棋子,喜欢下围棋的丁磊,把更大的棋局布在智慧城市和智捷交通。

  2018年,华人运通率先提出“三智”战略。在丁磊看来,更宽泛、更具颠覆性的产业前景,是以智能电动车为基础,逐步走向智捷交通的布局与运营,进一步通过互联互通来构建智慧城市,实现未来更清洁、高效、舒适的出行生活。

汽车之家

  这一想法,当时给外界的第一印象仍有太多“看不懂”的成分。

  无论传统车企还是造车新势力,大多提出从汽车制造商转变为移动出行服务供应商,致力于打造面向未来的智能汽车,主要落脚点还是在单车智能上。目前积极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是阿里、腾讯等科技巨头,很少有汽车企业。

  当大家把自动驾驶作为终极目标是,往往忽视了一个问题:在车上装足够数量的激光雷达、更高性能的芯片,自动驾驶就真的到来了吗?这在丁磊看来,属于“闭门造车”

  “如果没有车路协同,我不会放心把自己交给自动驾驶。”在不少车企高管认为车路协同是一个伪命题时,丁磊明确地给出了自己的态度,系统性地想把交通和城市的环节都打通。

  除了车辆本身,应该考虑车与路的协同,车与城市的协同,以及延伸的数据流、物联网机会。

汽车之家

  这确实是高瞻远瞩的商业故事,也不是一家企业可以独立的完成的事。丁磊认为,一个伟大的理想,实际上要放在一个时空中来看,如果放在200年的角度看,未来的城市是不是应该“车路城”打通。这个事业虽然不是一家企业能够做,但是一家企业能不能协调全社会的资源推进这样一个理念。

  丁磊认为,路和车的协同是很容易商业化的,“我们并不是要自己去造城、造路,也不是去造设备硬件,我们做的其实是软件集成,用技术把车、路、城协同起来,贯通这三个原来非常孤立的单元。”

汽车之家

  比如,华人运通在江苏盐城打造了一条智慧道路,能够模拟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的各类场景,未来其他品牌汽车业也可以在这条道路上行驶,但要满足车辆间的通讯一致性,这些车辆可以加装华人运通的OBU车载通讯终端,实现车辆的V2X功能。

  在“智捷交通”环节,华人运通HVP整车自动下线系统于2021年7月通过“MEC+C-V2X融合测试床项目”结项验收。该项目通过高合汽车自主研发的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技术,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产线车辆的自动下线和自动泊车,车辆从产线下线后全程自动驾驶至指定发运区,并能够实现无人移库、无人提车等智能化停车场景。

  “现在最大的障碍就是国家的标准和规范还没有出来。”丁磊坦言。车路协同需要不同行业步调一致,现实操作中困难重重,不同行业、企业都争当标准制定人,涉及话语权博弈。

  事实上,丁磊带领的华人运通所走的路,是一条极其寂寞的赛道,它需要一个巨大投资成本的无底洞,无论在资金、人才、供应链、销售方面,都要比互联网行业复杂多倍。

  外界曾感叹,丁磊凭借一己之力,为华人运通打下了“不差钱”的标签。这些都离不开站在丁磊背后的投资方,包括地方政府、国资乃至央企等非正式的、非公开的资本募集。此外,丁磊也将之归咎于华人运通的看家本领——通过高效的业务管理来缓解基本的消耗。

  短期看,华人运通不会陷入资金危机,但长远看,一旦烧钱的速度、资本的投资和产出的速度不匹配,华人运通的宏大战略将难以为继。

  丁磊也正面回应了上市可能:“华人运通不回避资本市场,但是我们不为上市而上市,而是希望按照商业规律来进行。”

  “任何业务都要有一个系统计划,不能说一边干,一边去找钱,这样心态和动作都会走形。”在整个对话环节中,丁磊对于资金、融资上的话题还是比较有底气。

汽车之家

写在最后:

  视频录制当天,位于万芳路1339号的华人运通上海运营中心正式启幕。一个小小的门牌号也隐藏着丁磊造车的用心,1339号代表了“一生三,三生九,九生万物”,如同华人运通整个生态格局。这是丁磊特地与当地政府协调“求”来的幸运号。

  带着“中国的超级豪车梦”,以及“改变人类未来出行”的愿景,高合汽车代表的“一”,能否如丁磊愿景般慢慢生长出“智路”和“智城”,最后形成一个大生态,生生不息?

  作为一个长期主义者,丁磊认为,没有人会给出答案,只有把时间拉长,我们才能在一个不确定的世界里,得到确定的答案。(文/汽车之家 彭斐)

问道掌门人|丁磊:下一着子 想三步棋 汽车之家
查看同类文章:
行业视角
电动车车闻
高端对话
更多精彩内容:
家家头条
向编辑彭斐提问
共2页<>
文章导航
收藏
+1
+1
推荐阅读
发表我的评论
您认为文章写的好么:
评价内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个网友评价,其中100.00%好评,0%差评。
评价理由:语句不通/文章阅读困难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最新文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