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之家 行业] 4月18日,第二十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如期举办。本届车展以“拥抱汽车行业新时代”为主题方向,众多车企高管、供应链企业代表、咨询机构专家齐聚一堂,共话汽车行业新趋势、新机遇、新挑战。在本届车展期间,汽车之家与长安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邓智涛进行了深入交流。
据他介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马自达在市场上没有推出全新产品,但从今年开始,长安马自达进入第三轮产品投放期。新产品将聚焦在两方面,第一是怎么从燃油转型到电动化、智能化。第二是能够从产品配置堆砌和参数堆砌的角度转向注重用户体验。
『右:长安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 邓智涛』
除此之外,数字化也是长安马自达接下来布局的重点。邓智涛表示:“用户和我们每一个触点,怎么去管理好,并给用户热情的反馈,这是我们现在要考虑的主要内容。所以在今年我们也会加强数字化体系的3.0搭建,把终端和客户的每一次接触全面数据化,数据化之后做分析,为客户服务做增值。”
以下为对话实录:
汽车之家:马自达CX-50行也(参数|询价)刚刚开启预售,您能介绍一下这款车目前的订单情况吗?
邓智涛:从3月16号首台下线开启小定以来,一个多月时间已经超过1万七千多台。今天预售开启,大概10分钟左右预售就破千。在发布了价格和预售政策之后,现场有很多欢呼声,这也代表着长安马自达CX-50行也这款产品的诚意,价格和预售政策都是非常有竞争力的。目前燃油车新产品,今年投放的也比较少,CX-50行也实际上也是燃油车领域数不多的新款车型,竞争力也非常强,所以说才能获得这么多用户。
汽车之家:目前这款车的用户有没有一些比较明显的特点?
邓智涛:我们也在观察,从盲定开始,我们就拿到了一些用户基础信息,包括和用户的访谈,有这么几个特点:第一,这些用户有非常多自驾、长途使用的场景,所以和CX-50行也的山系生活定位是非常契合的;第二,有小孩的家庭占比比较高,CX-50行也的空间很大很宽敞,车的长度也比较长,达到了中型SUV的尺寸,所以说家庭消费人群对这个产品也是比较感兴趣的。
用户总体有两大特征,第一大特征,喜欢城市周边游和假日游的比例比较大,受此前疫情的影响,所以大家在周末喜欢在周边游;第二个特征,亲子游比较多,能够感受到这些客群在家庭观念方面比较重,这些消费人群和以往马自达的用户人群有一定差异性,是新增的特征。以往马自达的消费人群实际上对操控,对造型要求比较高,CX-50行也在这个基础上增加了上面两个标签。
『马自达CX-50行也』
汽车之家:您对这款车有什么样的预期?
邓智涛:大家爱说马自达是一个小众品牌,但是我们认为小众即“大众”,因为以前增量时代的时候,它解决了汽车有无的问题,我们希望这款产品能够在文化消费和兴趣消费时代,实现小众即“大众”,所以说我们自己的目标还是希望这个产品能够取得一个好的销量成绩,从目前的订单来看势头不错,这是我们对于CX-50行也产品力和价格的信心所在。
汽车之家:除了这款车,今年还有其它新的产品要推出吗?
邓智涛:这款产品实际上推出了两款,一款是燃油动力,2.0L、2.5L,还有一个是HEV,今天也迎来了全球首发。
汽车之家:今年3月,长安马自达完成了产销200万的里程碑,对于下一个200万时代,在规划上我们有哪些侧重点?
邓智涛:我们的规划是要做产品3.0,2019年的时候,以次世代MAZDA3昂克赛拉为标志,相当于第二轮产品投放结束。在很长的时间内,马自达在市场上没有全新产品。从今年开始,我们进入第三轮产品投放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怎么从燃油转型到电动化、智能化。第二个,我们希望能够从产品配置堆砌和参数堆砌的角度转向注重用户体验。电气化和智能化转变之外,我们还是希望能够把用户体验3.0做起来,所以这次我们也对外做了服务五大承诺,从我们产品配件、到维修保养、到道路救援,都提出了新的服务标准。
这次长安马自达的品牌之夜活动,上海车友会给予了很大支持,把全国的MX-5、RX-8这些马自达品牌的经典车型都带到了品牌之夜的现场。所以,马自达品牌还是有非常强的粉丝效应,我们要把这种粉丝效应扩大,变成马自达品牌的“布道者”,这是很重要的事,让用户能够更好地感受到马自达品牌的精神魅力。
还有就是数字化3.0,用户和我们每一个触点,怎么去管理好,给用户热情的反馈,这是我们现在要考虑的主要内容。所以在今年我们也会加强数字化体系的3.0的搭建,把终端和客户的每一次接触全面数据化,数据化之后做分析,为我们客户服务做增值。
产品3.0,用户体验3.0,再加上数字化3.0,同时来支撑我们未来200万目标的达成。
汽车之家:各方面都切换到3.0,那么品牌上是不是也有相应的焕新计划?
邓智涛:我们在16号搞了一个品牌之夜,其中就发布了马自达全新的品牌主张,叫“真我 由我 FEEL ALIVE”。我们认为,和客户沟通,不能单纯只在产品力上,应该加上情感沟通,或者价值观沟通。中国汽车市场从一个千帆竞速的增量时代已经到了存量时代,存量时代增速虽然变慢了,但在这个时候我们认为恰恰是汽车文化的启蒙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再去卷产品力,卷价格,卷产品配置,实际上意义都不是特别大。
在这个时候,消费者看到配置表的时候已经司空见惯了,那么怎么卷兴趣,卷价值观,卷产品价值,这个很重要。所以我们发布了“真我 由我FEEL ALIVE”的品牌主张,除了在产品层面,长安马自达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体验。另外我们也希望消费者能通过马自达产品,更好得找到自我、感知自我。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在压抑、内卷、浮躁的生活中,我们更愿意看到大家驾驶马自达到周边走一走,找回能量,找回自我,再投入到新一轮的工作中去。我们也希望用户在晚上下班以后开着马自达,在马路上跑跑弯,在这个过程中释放下内心的压力,找到自我。
『马自达CX-50行也』
汽车之家:前几天办的品牌之夜,长安马自达双方的母公司也发布了一个面向2025的电动车发展规划。具体来说,马自达与长安将会如何合作来推动电动化转型?
邓智涛:先跟大家透露一下,明年北京车展,就会看到马自达全新的新能源产品。我们所有准备工作已经全面展开。电动化转型从今年也已经开始了。这里有几个重点,一个是产品定位的准备,一个是目标用户的圈定,实际上这两项工作已经完成了。
电动化转型,涉及到开发能力和研发能力,长安马自达是在长安和马自达双方母公司的基础上,整合出自己的优势。比如马自达的优势在于魂动设计和人马一体,还有造车如艺的匠人精神。然后长安汽车的优势在于它的智能化和电动化积淀,因此长安马自达将会结合双方母公司最大的优势点。
第二,长安马自达南京工厂的制造水平和能力在马自达全球工厂里面是排在第一位的,能够为我们新能源产品的品质打下牢固的基础。
第三,长安马自达的研发中心,是将双方母公司的核心DNA最终落实到产品上的执行者。现在长安马自达研发中心已经获得了双方母公司的审批,我们现在的规划是如何更好地集成长安汽车和马自达的优势,打造出符合长安马自达调性的产品,在中国市场和全球市场怎么去布局。所以,未来长安马自达可能不单只是面对国内市场,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会借马自达的全球渠道,面向全球市场。
汽车之家:进入2023年,整个车市的开局其实不是太好,您怎么看待今年整个乘用车市场的发展?
邓智涛:我认为中国汽车市场,从现在的判断来看,基本上进入了存量时代。存量时代不会有太大的高位增长,会是低速的增长。比方说个位数的增长,5%以下的增长概念。即使这样,我认为中国汽车市场有这么大的基盘,2000多万的市场容量,依然是比较可观的。
存量时代下,有几个发展的变化。第一个变化,原来在增量时代更多的是首购,很多用户实际上不懂产品,不了解产品。现在,中国汽车市场是增购、换购,他已经开过车,是个老司机了,所以这一部分用户对产品的了解,和在增量时代的了解是不一样的,消费升级时代来临。我们认为,不管是功能性升级,还是品牌化升级,应该是存量时代比较显著的一个特征。用户学会了比较,而比较的时候,更多会从你的品质、驾控等各方面来展开,这个特征是比较明显的。
第二个特征,现在大家看到的电气化和智能化,对燃油车的冲击是很大的,因为虽然我国市场有2000万的规模,如果都是燃油车,大家可能没有什么感觉,但是如果说从里面切割30%或者40%的份额出来,那么燃油车的下滑幅度是非常大的,你要从2000万下降到1300、1400万这个水平上,我认为燃油车会面临一个比较大的压力。
而且目前的市场舆论也都在引导电动车消费,所以这又会进一步推动消费人群对于电动车的购买,这也给燃油车企业的转型施加了无形的压力。
汽车之家:今年以来,业内讨论比较多的一个话题就是价格战。您觉得对于行业的发展来说,价格战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您觉得目前的价格战还会持续多久?
邓智涛:我认为一个良性竞争的市场应该会有良性的价格战,对客户来说也是非常有帮助的。但如果像现在这种“掀桌子”式的价格战,比方说优惠八、九万的概念,我认为短期内可能对消费者有好处,但是长期对消费者是不利的。一家车企,只有获取合理的利润才能保障用户购车之后的一系列服务质量和二手车残值率。良性的市场价格战有利于竞争,有利于消费人群的权益保护。比如中国品牌的快速发展逼迫合资车型价格下降,这才是良性的价格竞争,这些都很好的促进了消费权益得到了最大保障。
第二个,相对于价格战,我们更应该做价值方面的维持,能给消费者带来什么价值。举个例子,CX-50行也全车用的是宝钢优质钢材,双面镀锌,同级别产品很少还有用这种高强度、优质的双面镀锌钢材。所以说马自达叫造车如艺,为什么叫造车如艺?就是因为造产品就像艺术品一样去打造。很多网友说为什么马自达不降价,是因为它的成本底线已经放在那了。
再举一个例子,CX-50行也的雨刮器,是感应式随动喷水雨刷,这一套雨刮的整个成本大概是800块钱,大家可以看看同级对手用的雨刮器。马自达在用户体验这方面是不遗余力的。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可能对这个东西关注不到,购买后又感到很实用,所以这就是我们一直在强调要给消费者带来高价值的产品体验,而高价值的产品体验自然有时候就会有高成本。我们认为,未来的价格战或者说配置战,更应该做的是给消费者的高价值战。如果你给消费者提供不了高价值,即使把价格放的再低,消费者也不一定会买你的产品。
汽车之家:接下来在电动化的转型过程当中,您觉得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邓智涛:我认为是对中国市场技术变化速度的跟进。现在中国的电动化和智能化发展,不但超出了合资企业的判断,实际上也超出了中国品牌一些企业的判断。两年前上海车展的广告口号叫拥抱变革,那时候电动车正处于黎明前夜,基本上是一片悲歌,很多电动车企业很难存活下来,非常困难。但是那次车展之后,电动化、智能化让人感觉逆势起飞。
中国市场电动化、智能化发展的趋势和速度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中国品牌在本土市场的感知力或者行动力非常快,但是合资企业,可能它的感知力和行动力会慢一些。对于长安马自达来讲,怎么能够像中国企业一样去跟上中国消费者的变化和趋势,是比较大的挑战,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加强长安马自达的研发能力。今年4月,马自达已经把自己的中国事业的战略决策功能转移到了上海,目的就是加深、加快对中国市场的理解,把反应速度提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