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之家 行业] 4月18日,第二十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如期举办。本届车展以“拥抱汽车行业新时代”为主题方向,众多车企高管、供应链企业代表、咨询机构专家齐聚一堂,共话汽车行业新趋势、新机遇、新挑战。在本届车展期间,汽车之家与魏牌营销副总经理周文展开了深入交流。
对于魏牌而言,本届车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车展前,该品牌全新标杆产品蓝山正式上市, 27.38万元的起售价格着实让不少人大吃一惊。据周文透露,蓝山在上市短短几天内取得了极大成功,而成功得益于组织力、营销以及终端承接。魏牌管理层曾通过暗访去了解终端对于这款车的反馈,并得到了积极回应,如今连经销商的上门试驾、预约试驾服务都已经开始加班加点,最晚能延长到晚上九点。
出了蓝山和高山,在魏牌的战略图谱中,未来将完成“两横三纵”的目标构想,即PHEV+BEV双能源战略和SUV+MPV+轿车的全品类布局,持续为用户打造多元化的出行体验。魏牌也将逐步向高端智能新能源品牌全面迈进。
以下为对话实录:
汽车之家:2023年是疫情解封后的第一年,很多人都很期待今年的市场表现,对于今年和未来几年的市场走势,您是怎么看的呢?
周文:对于中国汽车市场,从我个人来讲还是比较乐观的,我认为中国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肯定是会越来越好,上海、深圳等一些城市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50%,我觉得最快明年底整个国内新能源市场渗透率就有可能达到50%,
本届上海车展,我们看到很多外企高管、海外媒体也来到了现场,疫情三年以后,我相信所有的外国友人已经发现中国新能源的快速发展,正在不断冲击外资品牌的市场份额。
中国品牌都在ALL IN新能源并取得市场领先,未来新能源越来越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同时PHEV也将成为市场主流选择。
汽车之家:本届车展魏牌吸引了很多媒体关注,您能不能帮我们简单介绍一下今年展台的特点?
周文:这次车展,魏牌带来了聚焦在大六/七座家用车市场的蓝山和高山。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生活节奏快速变化,我们发现多孩家庭的出行需求会越来越多,蓝山以及即将到来的高山将很好地满足家庭用户的需求。
数据显示,2023年1-3月份整个MPV市场增长2.1%,这是唯一一个正向增长的细分市场。再加上13号蓝山上市之后,整个终端热度非常高,在很多汽车榜单里的排名都是TOP 1,我认为聚焦在这种家用市场是一个非常好的战略选择。
另外魏牌城市NOH在上海也已完成路测,成功实现北京、上海等多城落地。魏牌将加快城市NOH普及步伐,并实现100个城市的落地应用,让魏牌成为国内首批全面实现智能驾驶量产的汽车品牌,为用户带来更好的出行体验。
汽车之家:刚才您提到蓝山,我们了解到蓝山为了满足更多用户体验,有很多经销商都在延长营业时间,那除了产品本身实力比较好以外,在营销方面,我们有没有什么独到的特点?
周文:这一次蓝山现象,应该从三个方面说,第一就是组织力,我们整个组织是做的非常好,不管是生产、制造,还是供应链,还是营销、终端承接、以及用户运营的团队,紧密连接劲儿往一处使,才能取得这样的成绩。
第二个您刚刚提到的营销,我们这一次把营销做的更简单,更直接,更具有场景化,让很多用户可以直接感受到,在4月13日的发布会上,我们讲蓝山是“比500万以内最好的SUV更好”的一台车,我们基于用户场景和用户体验,把零重力放在副驾去讲用户体验,试想一下,一家之主一个爸爸一个妈妈都坐在前排,而且这个使用场景又很高频,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场景化应用体验。我们一直有个观点,做用户场景的产品是好的,做用户高频使用的产品是更好的。如果你只有用户场景,没有高频,我认为意义就不大,比如说我买了一个东西一年用不着,没有必要去增加这些配置。
第三个是终端承接,为什么我们的上门试驾,预约试驾会延长到晚上九点,是因为13号上市之后,我们管理层已经通过暗访的方式,感受到了终端的火爆。
我周五去的一家店,大概三四点,前面已经有三个批次在试驾,在等试驾的时候还来了两个,这时候我在店里大概待了一个小时、两个小时,前前后后四五批,很多都是家庭用户,带小孩来看。我们看了一下全国的数据,发现如果按照传统的逻辑去做试驾会有问题,所以我们就延长营业时间,增加了试驾时间,后续还会增加试驾车。我们给到两驱27.38万,四驱30.88万,这么好的价格,配上这么好的产品,就更需要好的服务和好的体验。
这么做也是需要好的终端去承接,所以这一次蓝山上市的成功,得益于组织,得益于营销,也得益于终端,是一个体系竞争力的表现,这个是很重要的。
汽车之家:您刚才说到了产品是以场景出发,以用户需求为核心去研发的,在智能化这一方面,您觉得目前竞争的核心是什么?您觉得哪一方面的智能化的配置是市场需求更多的?
周文:智能辅助驾驶可能是最核心的竞争方向之一,中国市场有些企业在做订阅服务,是在赠送标配,我觉得智能化还是要用为主,你很先进,但是用不上,我觉得就没有意义。
简单的去说配置,比如有多少个激光雷达,有多强的算力,从我的角度来讲,我不认为这是一个基于用户体验和用户场景制造的。我觉得智能本质还是为人所用,不要去堆配置,配置够用,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一点。
同时要能够更广泛的普及,我们城市NOH未来会落地100个城市,而不是像有些品牌只能够两三个或者四五个试点,这项技术不能被广而用之的话,那其实发展不起来。
汽车之家:您提到高山是我们另外一款重磅新车,能不能讲一讲这款车的市场定位,还有竞争对手,还有优势是什么?
周文:毋庸置疑,高山这款产品的推出是在为品牌高端化形象中重要一步,大家都知道MPV是所有品牌里面售价最高的,也是一个形象级的产品。
高山的推出也是借蓝山的势头,准确和快速切入到一个快速增长的细分市场,我们希望高山能够在30万级以上的市场有所作为,跟我们蓝山形成大六/七座双旗舰。
我觉得最大的亮点是高山基于全球首个新能源高端MPV平台打造,该平台具备强兼容性,可涵盖PHEV、BEV等多种新能源动力系统。基于专属新能源MPV,高山也带来了更好的产品体验。比如纯平地板可以实现超长共轨布置,满足座椅多样化布局。全铝悬架系统可以有效降低簧下质量,提升NVH静谧性。Onebox集成式制动系统,制动更加线性,减速更加平稳。
再比如,专属平台也带来了更高的安全性,高山使用了超94%的平台架构高强度钢比例;全新设计4纵7横主断面结构和3条传力通道,重量更轻、结构稳定、安全性高。首搭强度1500兆帕的热气胀成型管,比普通管梁强度提升3倍,并且贯穿整个A柱内部复杂结构,提供更好的强度和视野。
汽车之家:30万以上竞争对手还是有挺多的。
周文:我们认为在30-40万这个细分市场,有一个非常好的进入机会,过去用户可能30万只能买到一个合资入门级的MPV,品质、配置都没法保障。这个市场需要有竞争力的新能源产品切入,终结合资车企在MPV市场的暴利时代,高山的出现会和中国很多高端的MPV产品,比如像D9、009一起去重新定义整个高端MPV产品。
汽车之家:其实我们魏牌也是一个定位高端的品牌,在高端新能源品牌这一块,我们是怎么教育用户、引导用户理解,我们是做了一些什么样的努力,除了产品方面的高端以外。
周文:一个品牌发展需要一个过程,其实今天我们在发布会上也正式对外宣布,魏牌未来就是聚焦在新能源市场,所以大家可以看我们logo变成扁平风格了,我们也改成“魏牌新能源”了,大家也能看出我们聚焦新能源市场的决心,以后就没有燃油车产品了。
在魏牌新能源的战略图谱中,未来将完成“两横三纵”的目标构想,即PHEV+BEV双能源战略和SUV+MPV+轿车的全品类布局,持续为用户打造多元化的出行体验。魏牌也将逐步从中国豪华SUV第一品牌,向高端智能新能源品牌全面迈进。
汽车之家:您能不能再给我们介绍混联DHT的技术,因为它背后称为电动技术天花板?
周文:关于混联DHT和增程式谁更好的争论,我们觉得不言而喻。增程式只不过是混联DHT的一种子集,增程串联系统≈1/3的混联DHT。增程式的本质是“串联式插电混动”, 增程式只能依靠电机驱动,发动机只能通过增程器给电池充电,不能参与驱动;混联DHT本质是“串并联插电混动”,混联DHT动力系统中,发动机、电机可以分别单独驱动,也可以同时驱动。
魏牌的混联DHT串并联技术采用双电机混联拓扑结构,一个系统之下可以实现电动、混动两种动力模式,混动模式下可实现EV、串并联、两挡直驱、能量回收等各种工作模式。比如①急加速大负荷工况发动机、驱动电机共同全负荷输出,提供最佳动力;②巡航工况,发动机直驱,没有能量流失,油耗较串联优10%~15%。
汽车之家:还是长久出发,为用户考虑。
周文:对,我觉得一切的一切,不管是蓝山、高山以及未来要推出的新摩卡、新拿铁,都将会聚焦在用户需求的场景,且高频。我们一定要强调高频,如果这个场景不高频,那就是没意义的。
汽车之家:现在以碳酸锂为首的一些动力电池的原材料也在不断下降,您怎么看这个情况对以后新能源市场的影响?
周文:我觉得对于新能源市场是一个利好的消息,前两年看到,所有的车企都在涨价,但是对于任何一个用户来讲,都是希望能够买到高品质,且价格更有优势的产品,我觉得它降下来之后对于所有的车企都会松一口气,因为大家会看到很多车企迫于市场的压力,或者种种原因,都在做价格的下探。
但是我认为价格下探是不理智的,因为最后企业不赚钱,他的投入就会越来越少,投入越来越少,品质各方面的要求就会越来越低,这个不是好事,但是我们觉得如果原材料降价,电池价格能下探,就可以让我们价格变得更有竞争力,也可以让我们用户以更有优势的价格买到更好的产品,这是一个好事,对整个新能源市场有非常大的驱动,迎来新的增长。随着市场逐步回归理性,我觉得3月份那样的价格战基本是不会再来了。
汽车之家:我们未来几年会有怎样的产品规划,您能帮我们透露一下吗?
周文:今年我的想法很简单,把我们这四杯咖啡做好,摩卡、拿铁、蓝山、高山,一个SUV一个MPV市场,做好这些工作,明年进军轿车市场,推出非常有竞争力的轿车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