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之家 资讯] 2025年11月27日,威马汽车在经历破产重整后,迈出复苏的重要一步。根据天眼查App显示,威马汽车旗下全资子公司——智马行(温州)新能源汽车销售有限责任公司于今日正式成立,注册资本为2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电附件销售及换电设施等。这标志着威马汽车在重整后的复兴进程中,继续加大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布局。
作为中国造车新势力的早期代表,威马汽车在过去几年里经历了从市场高峰到经营困境的起伏。由于资金链断裂和市场竞争压力等多重原因,威马曾一度面临破产风险,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中少数几家出现危机的品牌之一。然而,经过法院批准的重整计划,威马汽车逐步实现了重建和恢复,并通过成立新公司、优化供应链等措施,推动了品牌的复苏。
法院批准重整计划,供应商合作逐步恢复
根据2025年4月3日法院批准的重整计划,威马汽车由深圳翔飞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接管,其核心资产和生产设施已经得到有效整合。威马汽车通过这一计划,实施了包括资产重组、清偿债务等一系列措施,确保了企业的财务稳定和生产运营的持续性。
尤其是针对最为外界关注的供应商欠款问题,威马汽车制定了清偿方案:对于15万元(含)以下的债务,将全额现金偿还;对于超过15万元的债务,剩余部分将通过信托受益权份额按比例偿还。此举得到超过80%的供应商的支持,表明供应商的信心正在逐步恢复,合作关系也在稳定中得以加强。

政府的支持与威马汽车的复工复产
威马汽车复产的进程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强力支持。温州市政府和相关部门积极推动威马汽车的复工复产工作,提供了政策、融资和市场支持等多方面的帮助。2025年6月,温州市政府与威马汽车就加快复产工作进行了合作,帮助解决了设备升级、资金支持和资源调配等实际问题。
温州市政府通过政策引导和协作支持,帮助威马汽车加快复工复产进程。政府还提供了融资支持,并协调金融机构为威马提供必要的信贷支持,保障资金流动和设备升级。
政府还通过补贴政策,支持威马汽车的生产与产品研发,特别是在市场品牌推广和公共采购方面给予了威马更多的支持。此外,政府还加强了与威马的合作,帮助其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并稳步增长。

新威马的发展规划,面临机遇与挑战
威马汽车在重整后的复兴过程中,发布了未来几年的发展规划,明确了其分三个阶段的战略目标:
复兴阶段(2025~2026)
威马计划在2025年9月恢复EX5和E5车型的量产,力争在2025年实现1万至2万辆的产销目标。此外,威马还计划在泰国建设KD工厂,拓展东南亚及中东市场。2026年,威马的年产量目标为10万辆。
发展阶段(2027~2028)
威马预计将在此阶段实现年销量25万至40万辆,并加强高阶辅助驾驶技术的研发与量产,同时通过AI技术提升研发、生产和营销的效率。此外,威马计划在此期间启动IPO筹备,进一步提升资本市场的融资能力。
跨越阶段(2029~2030)
威马计划在2030年达到100万辆的年产量,并力争实现1200亿元的年营收,构建智慧出行生态圈,成为行业的创新标杆。
尽管威马设定了雄心勃勃的发展目标,但市场上的竞争压力依然巨大。国内外的传统汽车厂商和造车新势力都在加速布局新能源汽车领域,威马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仍然是其面临的一大挑战。
产品多元化布局,全球化战略考验
威马汽车未来将在产品方面进行多元化布局,计划在接下来的五年里推出超过10款新车型,涵盖纯电动和增程式技术路线,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这些新车型将包括焕新版本的EX5、E.5等,涵盖从A00级到C级轿车、SUV及MPV等多个细分市场,并瞄准全球多样化的市场需求。
然而,全球化布局也意味着更多的挑战。威马在拓展海外市场时,需要面对当地法规、市场接受度、供应链管理等多个复杂因素。如何高效运营海外工厂,如何有效地提升品牌的国际竞争力,将是威马在国际化进程中需要攻克的难题。
数字化转型与用户体验提升
除了产品和市场的布局,威马还注重数字化转型。11月6日,威马宣布“小威随行APP”重新上线,恢复了蓝牙车控、远程车控、蓝牙钥匙等核心功能。这一举措提升了用户体验,也进一步展示了威马在智能化服务方面的持续努力。
尽管如此,数字化服务的完善和用户体验的提升仍然面临挑战。随着越来越多的汽车品牌在智能化、数字化领域投入巨资,如何保持技术领先、实现差异化竞争,将是威马需要关注的重要课题。
总结
威马汽车经过破产重整后,正在稳步复兴,并推出了清晰的发展规划。然而,重整后复苏的道路依然充满挑战。尽管有着明确的战略目标和积极的市场布局,威马仍需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创新与效率,尤其是在产品多元化、全球化扩张及数字化转型等方面,才能确保未来的持续增长。
未来几年的发展将决定威马能否在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重新崛起,是否能够重新回到新能源先驱者的行列,还需要时间来印证。(文/汽车之家 王鹤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