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1948:流线型车身时代
流线型的设计风格起源于1920年代末,直到1950年代,在长达二十余年中,风靡整个设计领域。从最初的飞机到火车、汽车,从电冰箱到吸尘器,从口红到饮料瓶,流线型风格成为带动销售最典型的因素。
1934年,克莱斯勒气流轿车上市了,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流线型汽车,但由于当时消费者的审美意识还停留在箱式汽车的年代。所以花费了大笔资金研制的气流轿车的销量非常失败,甚至差点导致克莱斯勒破产。1936年,林肯轿车在流线型汽车的设计上又近了一步,精心设计的外观,再加上之前气流的铺垫,所以和风轿车还是比较成功的。
然而,真正达到减小风阻系数、公认的最能够代表流线型车身的车型,是1935年问世的大众甲壳虫,也可以说甲壳虫车车身就是标准的流线型车身。费迪南德.波尔舍在希特勒宣布造国民汽车的号召后,便开始思考一款经久耐用、经济实惠的车型。他发现瓢虫的身体结构非常顺滑,风阻系数极小,经过瓢虫的启发后,甲壳虫的外观便诞生了。
甲壳虫的车身最大限度的发挥了瓢虫的长处,车身钣金采用整体冲压,既轻便又坚固,工艺性好,整个设计非常完美。流线型汽车的大量生产就是从大众甲壳虫开始的,流线型车身也成为当时社会追求的一种时髦样式。
但是,流线型车身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与箱式车身相比,车内空间明显变得很小,特别是后排空间,头顶上几乎没有空间。而且,在1940年代,汽车的实际最大速度也只有60-70km/h,在这速度范围内,流线形车身起到减小风阻的效果不大。

流线型汽车的另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对横向风的不稳定性。流线型车身的侧面线条刚好与飞机机翼上面隆起,下面平滑的结构相似。当有横向风吹来时,流线型汽车便会产生升力,导致受风面轮胎抓地力减弱,漂浮起来,有脱离原始轨道的危险。此外,流线型车外形近似瓢虫,车身上的过渡面较多,当时的金属工艺还不像现在一样发达,所以车身覆盖件的质量很差。因此,决定了流线形车身的生命力不强。而今天的甲壳虫汽车其实只具备了当时流线型车身的外观特征,其并不是真正的流线型车身。
●1949-至今:船型汽车时代
经历了二战的欧洲汽车业一片萧条,几近停滞。但美国的汽车汽车业却是一片繁荣。福特汽车开始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设计师亲身体验驾驶员及乘客的感受来构思便于操控,乘坐舒适的汽车。1949年推出的V8型轿车便是第一款用这种思想设计出的轿车,V8轿车采用了将整个驾驶室置于前后车轮之间,驾驶室的前方为发动机舱,后面为行李厢这样的设计。这种设计非常接近船的造型,所以被称为船型汽车。

船型汽车的后部因为行李厢的缘故而成阶梯状,虽然比起流线型车身会产生一些涡流,但这也不是空气动力学的后退,而是在车辆性能、车内空间和空气动力学之间找到了一个和谐的平衡点。当年,我国的第一辆红旗轿车就是根据运用船型车身的克莱斯勒帝国打造出来的,车身宽大非常气派,而且还融入了中国特色。另外,上海牌轿车的车身也是应用的船型车身。


1960年代,由于受到太空热的影响,美国汽车大量把火箭的元素添加到汽车上,过分的讲究华丽的外表,和奢华的内装。由凯迪拉克首先推出的所谓飞行梦幻风格,灵感来自飞机、火箭等飞行器。汽车被加上尾鳍,车棚光滑地从车前沿向后掠过,尾鳍从车身中伸出,形成喷气飞机喷火口的形状,让它成为一种喷气时代高速度的标志。例如凯迪拉克的埃多拉多,在汽车两侧、尾部装上尾翼、垂翼、水平翼等,而车头模仿鱼雷、火箭。


不过,在今天的车身设计上,仍然能够看到船型车身的运用,例如雪佛兰科迈罗,道奇挑战者等车型,只不过在现代技术的支持下改正了当时空气动力学上的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