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之家:之前您所在的PSA中国设计中心应该是知名中国设计师最多的一家,比如龚冯友、杜宝南。未来奔驰中国设计中心是否也会像PSA,现在中国奔驰设计中心这个比例有多少?
张自然:最近我们也有新的年轻设计进来,团队在不断的扩大。我觉得我们是一个很国际化的团队,有马来西亚、台湾、菲律宾的设计师,布雷先生是法国人,还有日本的模型师。我们这边总共有三个团队,包括数模团队、设计团队、油泥模型团队,这也是整车设计最必不可缺的三个阶段。
汽车之家:能否给那些还在高校里学习工业设计的师弟师妹们一些学业上的指点,他们可能还不理解汽车设计的意义,如果以后做这一行,他需要做哪些准备??
张自然:首先必须需要有兴趣,尤其是工作之后,设计师并不像学生时代想的那么完美,完全的天马行空。有时候设计是非常严肃的,你会和工程师去纠结一毫米。有时候就是不断的改一条线,会觉得很枯燥。我觉得画图和基本功是必不可少的敲门砖,还有汽车里必须要考虑到功能的想法和创新的想法,它不仅只是一个造型。尤其是对不同的国家来说,对美国、日本、欧洲,中国,要考虑到它的地域性,包括人群的使用习惯。
『神秘的汽车设计师用什么工具工作?我们已详细解析』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要设不同区域的设计中心,因为现在是全球化的市场,全球化是一种趋势,这款车型在世界范围内都要销售,自汇集各区域审美后,这款车可能70%都可以接受。在这个基础之上,要考虑到家族与品牌的形象,还有就是非常区域化的东西。这些东西对于一款车来说会有部分改动,为了不同市场消费者的喜好。包括材质、色彩、人机方面。像中国人比较喜欢高科技,比如中央大屏幕,日本人更喜欢细化的小东西,美国人喜欢马力强劲的车型。
『他推荐几本汽车设计类杂志给汽车之家的网友』
汽车之家:您认为在学习阶段,哪方面更重要,是设计的创新,还是手绘表达?
张自然:这两个方面都必不可少,基本功就是敲门砖,想法或是创新能力是未来发展的平台。
汽车之家:做汽车设计至今,有没有令你肃然起敬的大师和作品,能谈谈您喜欢的原因吗?
张自然:比如和田智先生,奥迪的日本设计师,一个亚洲人在欧洲能获得成功是非常了不起的,它把亚洲的设计审美融入新奥迪A5里。另外就是布雷先生,创立日本的工作室,像迈巴赫这样一个豪华品牌,布雷先生将它做的很成功。还有我的师兄张帆,在德国做的奔驰A CONCEPT概念车,这是一件令人尊敬的作品。
我个人觉得,每一款成功车型的背后都是充满艰辛的,这些设计师都是非常值得去被尊敬的,他们经过一轮轮的竞争,经过枯燥的修改与调整,车型最终做出来,非常的艰辛。想要做这一行,必须要耐得住寂寞,要有一种坚持的心态。
『smart e-scooter概念车设计效果图』
第三是关于中国设计的问题
汽车之家:您怎样理解中国的汽车设计?很多人抱怨现在中国的汽车设计没有自己的风格,这是不是因为我们的汽车设计还是刚刚开始的缘故?
张自然:我希望能给我们更多的时间吧,设计是不可能再短时间内就做出非常创新的内容,必须去沉淀。国内这几年经济发展特别快,如果说能静下心来沉淀几年,或许有不一样的东西。中国几千年文化,背后是有很多东西都可以去挖掘的。我们如何把他们应用到产品中去,是需要思考,如果没有沉淀,产品会有些生硬。
汽车之家:抛出时间的因素,国内的设计行业和国外差距有多大?主要差别在哪里?
张自然:我觉得是态度,一种认真精益求精的态度。
『smart e-scooter概念车的方案』
最后是关于家族设计的问题
汽车之家:我想知道的是,您对“家族设计”的看法,比如风格一致的大众,还有千变万化的丰田,您认为孰优孰略?
张自然:我觉得他们跟企业的战略方针是有关系,并不是说想保留就保留,想改就改,尤其是欧洲车企家族观念更强一些,在经过一百多年的沉淀,家族元素已被多数人认知,欧洲人比较喜欢在同一风格上不断精炼。而日本和韩国的车企,更贴近潮流市场化一些,更喜欢变革。像奔驰也是在变革进化,这届日内瓦车展将会有奔驰最新的车型,到时你可以看到它的变化。
汽车之家:您认为,家族设计会使设计变得更简单吗?举个例子,它能否让产品的设计周期变得更短?又或者从负面来看会不会限制设计师的创新呢?
张自然:它并会缩短它的生产周期,一个东西很完美了,你要将它变的更完美,是非常难的事情。比如,一条线细微的变化就能带来不同的感观。还有除了造型,就是功能性、安全性、舒适性,科技给人带来的便利性,设计师考虑不光是外形本身,还有里面的功能。比如苹果手机,要考虑到如何融入车内的控制系统的设计,不单单是造型。
汽车之家:您认为,怎样的一款车才能算是设计出色的作品? 或者说您认为优秀汽车设计的标准是什么?
『结束对话后意外参观奥利弗·布雷先生办公室,期待下次再会』
张自然:第一眼就是造型,造型是否没有别扭的地方,是否优雅、动感,还有就是根据不同的车型,跑车运动型更强,MPV需要更有实用性。另一方面要从功能上去考虑,比如坐的舒适性、安全性,两个方面结合好在一起就是非常好的车,因为车不仅仅是艺术品,它需要给人提供良好的使用性能。
汽车之家:最后一个问题,一款车从商品概念提出来,到设计到最后的量产投放,至少要2到3年的时间,也就是说设计出来的车子,应当是符合三年以后甚至更远人们审美和需求的产品,也就是需要一个设计师拥有前瞻和预测的眼光,怎么去前瞻?
张自然:我们中国奔驰设计中心叫做前景设计中心,做的事情不仅是2、3年甚至是10多年之后,像科幻小说家凡尔纳写的很多事情其实也没见过,但是很多都实现了。科技的发展会带来一些改变,我觉得设计师就应该拥有去变革的态度,要考虑如何能让生活更便利。假如我是使用者,其实对于设计师来说,如何让生活更便利。
我觉得设计师是很开放的,可以从建筑、自然界其他等方面,可以激发你的想法。就是要有很锐利的想法,时时刻刻不要忘记你的工作是让生活更美好。设计并不是一项轻松的工作,我觉得有压力才会有动力,多多少少要把这根弦放在脑中。(对话:汽车之家 张然/范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