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马自达CX-7于2014年7月30日正式上市,目前该车包含两种动力配备共五款车型,其中搭载2.5L发动机的车型驱动形式均为前置前驱,而搭载2.3T发动机的车型驱动形式全部为前置四驱。此次我们测试的马自达CX-7车型,为2014款马自达CX-7 2.3T 智能四驱至尊型,这款车配备的四驱系统为适时四驱系统。
马自达CX-7 2.3T 智能四驱至尊型配备的是一套适时四驱系统,中央差速机构采用多片离合器式限滑差速器,后桥为开放式差速器。在日常驾驶情况中,这款车默认为前轮驱动,当遇有打滑情况时,最多可向后轮传递50%的动力来帮助脱困,同轴轮间带有电子限滑功能。
前后轴动力分配测试:
第一步,我们进行的是马自达CX-7的轴间动力分配测试,我们通过安置滑轮组分别模拟两个前轮或两个后轮失去附着力的两种情况。测试结果是,马自达CX-7可以顺利通过。新车两个前轮或两个后轮失去附着力时,动力会较快的传递到具有附着力的车轮上,表现不错。
交叉轴动力分配测试:
接下来第二步是交叉轴动力分配测试,马自达CX-7较为轻松的通过测试,新车右前轮和左后轮同时出现打滑时,四驱系统需要一定时间进行反应,并对打滑车轮进行电子制动。除此之外,其中央差速机构会进行动力分配,电子限滑系统介入后,制动力较为充足,最终帮助CX-7成功脱困。
单轮着地轮间动力分配测试:
最终测试环节,由于马自达CX-7配备的是基于前驱平台的四驱系统,因此在单轮着地轮间动力分配测试中,我们首先将马自达CX-7的右前轮、右后轮以及左后轮放置于三个滑轮组之上,左前轮着地具有一定附着力,最终在电子辅助系统的帮助下,CX-7成功脱困。
接下来,我们将CX-7的左前轮、右前轮以及左后轮放置于三个滑轮组之上,开始均匀踩下油门踏板,我们可以看到CX-7的后轴单一轮着地时动力分配十分有限。持续加大油门,车轮开始疯狂空转,并未有任何脱出倾向,最终单后轮着地测试脱出失败。
优点:动力配备是亮点,适合日常驾驶使用,电脑会根据路况自动分配前后轴动力,拥有电子制动系统。
缺点:动力虽强但爆发力不足,轮间电子限滑还是不够干脆,这套适时四驱系统在挑战三个开放式滑轮组时勉强可以应对。
总结:
通过测试我们不难发现,长安马自达CX-5与一汽马自达CX-7虽然配备的都是中央差速器为多片离合式限滑差速器的四驱系统,但两款车在四驱性能的表现上还是略有差异。两款车在前后轴动力分配测试与交叉轴动力分配测试中,均顺利通过,但长安马自达CX-5由于电子限滑功能刹车力度不足,且动力并没有CX-7强劲,因此在通过交叉轴时相比一汽马自达CX-7费劲不少,最终也导致CX-5并未通过任何一项单轮着地轮间动力分配测试,而CX-7则通过了单前轮着地轮间动力分配测试。总体来说,这样的表现对于马自达两款SUV来说,已经令人满意,两款均定位于城市SUV的车型,在四驱性能上有如此的表现,还是非常不错的。(图:汽车之家 苑璐;视频剪辑:姬振嘉;文/汽车之家 周宇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