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离线变为线上的新模式
[汽车之家 新鲜技术解读] 在金庸、梁羽生先生的武侠小说中,拥有绝世武功的高手打遍天下无敌手后,往往便会选择退隐江湖,不问尘世。对于在国内地图领域处于同样地位的高德而言,他们并没有选择故步不前,反而做出了将尚未普及的高精度地图免费的决定,而这还仅仅是他们未来计划中的一小节点,真正目标是改变大家未来出行的导航方式。
■ 治好车企“尴尬病”
高德对未来出行导航方式的思考实际上源于一部分现实世界的尴尬,不知道您是否注意到尽管今天大多数新车都配备有导航系统,但相信很多人同我一样,前往陌生地点导航时还是会掏出手机使用App。车企耗资成百上千万研发经费开发的成果就这样被束之高阁,确实令人感到尴尬。高德未来的战略之一便是向着汽车上的那块小屏幕迈进,换言之便是推进车企将高德导航直接装入新车。
一方面,不少车载娱乐、互联系统操作起来确实不如智能手机,另外更重要的是上面软件的更新速度太慢,离线模式为主的地图便是其中之一。其实,这与其开发模式不无关联,并不能完全怪罪汽车。与IT产业半年软件版本推出大更新,1年硬件版本飞跃不同,汽车因为涉及到人身安全更多,因此研发过程相对更久。尽管车企纷纷借助模块化平台、3D打印等新思路、新技术减少了研发时间,但目前汽车的更新换代平均仍保持在3-5年。
3-5年更新一次的频率对于IT产品而言,可以堪比1个世纪的时间。汽车上多前规划的产品,能够支持日新月异的IT产品已实属不易,更不要提与当时流行的功能易用性相提并论了。因此,我们现在才会出现一上车就用手机操作各种功能的情况。在未来,这种离线为主模式的导航将会逐渐被取代,这就是高德未来的新计划之一。
■ 从离线到线上
无论是几个世纪前的羊皮地图、纸质地图,亦或是正在广泛使用的电子地图,它们在绘制完成后想要再次更新耗费时间都相对较长,而现实中环境、道路的变化速度可谓日新月异,这种矛盾造成了地图的滞后性。为此,高德集团希望阿里集团的云计算能力,为地图或者更准确的说是为导航领域革命。实际上这场革命自早在2014年夏天便已开始,革命的内容叫做从离线到线上。
本田仅仅是车载导航系统吃螃蟹的人,车载导航能够发展至今天与后续的多年众多车企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这些曾经豪华车上才有的配置如今随着电子产业的不断革新,已配备在几万元上的小型车。不过,从根源上说,若干年前搭载在本田Vigor上的初代产品与目前大多数车载导航均可归于离线导航的大类,即产品出厂前预先将地图信息刷写至硬件存储器中,日后的更新服务相对较慢,这显然无法满足每秒都会改变的实际路况。
稍加留意历史以及电子产品的推陈出新,您便会发现每10年我们便会迎接一个新时代到来,并悄无声息地送走一个已经习惯了的旧时代。尽管21世纪这第二个10年我们刚度过一半多,但毫无疑问的是,随着智能手机的崛起,个人移动化办公、娱乐的需求成为了新的增长点。在这之中,云技术推动了它不断发展。未来,这项技术也将更多地被应用至地图领域,帮助地图从离线转换为线上。
在路线的规划上,云技术同样会把导航线路规划提升至新的高度,以往导航会根据出发地与目的地的路况为使用者规划出行驶路线,未来有了云技术的附着,系统可以根据驾车人此前反映出的驾驶特点,为您规划个性的行驶路线。比如为容易错过出口的您提前播报出口位置,为初到新城市的您规划风景更好的路线。
离线地图为主,辅以信息中心推送内容的模式是目前地图导航的主流方向,不过对于变化速度极快的现实交通环境而言,其远远不能满足需求。高德认为阿里巴巴强势的云分析、计算功能可以发挥更大作用。也就是说,未来将变成云计算或者说云服务为主,离线地图为辅的全新模式。
30万“粉丝”的拥趸
■ 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
对于消费者而言,企业间的合作关系似乎离我们过于遥远,大家真正关注的还是未来导航能不能变得更好用。高德未来的目标之一就是令导航更为好用,具体的说首先它会变得更加鲜活。
也就是说,消费者使用软件的的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将上传至云服务器中,根据高德的计划,这些信息、数据将成为开放内容供各大车企使用,未来一个分享的时代即将到来。虽然目前车企间还存在信息、技术壁垒,不过在时代浪潮的推动下,其势必将被打破。
尽管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刚刚走了一半多一点,不过我们能够察觉到云技术正在与移动通讯互联产品发生着奇妙的化学反应。通过对信息的采集与分析,它不再是无用的枯燥数字,而是成为了可供分析的数据渗透至各个产业,地图导航系统就是其中之一,当然对于使用者而言,这仅仅是未来改变的一小部分。
■ 仅仅是鲜活就够了?
对于使用者而言,信息更新速度更快还不够,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便是导航准确性,这也是两家企业合作后的另外一项重点——高精度地图。从若干年前的纸质地图到现在的电子地图,绘制内容正在变得愈加丰富,这无疑增强了导航的准确性。随着地图采集技术的不断发展,精确至厘米、毫米的高精度地图正在成为新时代的主流。要知道,获益的可不仅仅是需要精确定位信息的军方,身为普通消费者的我们同样能够享受到技术发展带来的红利。
如果将近两年最受消费者关注的新技术进行排名的话,自动驾驶技术无疑会名列前茅,得益于技术发展,目前我们在市面上已经能够购买到搭载第二级别自动驾驶技术车型,(注:此处使用SAE对自动驾驶技术进行的级别分类)。当然,受限于技术限制,部分已售出的带有自动驾驶功能的量产车出现了致人死伤的交通事故,令人惋惜的是,其中一部分原因是这些车型没有使用高精度地图。
自动驾驶技术的普及不仅需要研发层面的突破,在法律法规层面同样存在制约,出现事故后的责任判定便是障碍之一。目前,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对其仍旧保持观望态度,走在前列的欧洲、美国目前也仅允许在部分地区的开放道路上进行相关测试与小范围推广,我国法律法规目前还未开放相关内容。
另一方面,或许有人担心内容丰富程度呈几何级数增长的高精度地图,其所需的数据存储空间也将是海量的,高德官方表示从目前已进入测试后期的产品看,这种担心是多余的,高精度地图所需的存储空间甚至将少于现有地图。
■ 30万“粉丝”的坚实后盾
若干年前,提及高德人们总是将其与导航联系到一起,经过结构与战略调整的高德人更喜欢称自己为地图供应商。没错,导航服务仅仅是他们产品线上的一环,隐藏在这背后的是地图数据支持。听起来似乎有些深奥,实则不然。今天当你在网上选择了外卖后,为送餐小哥快速准确指示您所在位置,并规划路线的地图数据是来自高德;未来想玩Pokémon GO抓精灵,您同样需要地图;用新买的智能手表规划锻炼路线同样会用到地图。根据高德官方统计的数字,目前已经有30万App正在使用高德提供的地图信息。
支持高德的不仅是这至少30万的软件开发公司,还有像你我一样的普通使用者。根据第三方提供的统计数据,高德以累计提供了20亿次导航规划,总里程达到30亿公里,每月有超过9亿部设备正在使用它们提供的数据......未来免费开放高精度地图,将使这一目前就已经惊人的数字再次呈现几何级数的增长。到那时,竞争将变得更加激烈,各家软件开发公司对自身产品的打磨细致程度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作为使用者的我们无疑将获得更多的便利。
全文总结:
从行军、打仗用的羊皮地图,到绘制细腻的纸质地图再到今日几乎人人会用到的电子地图,这个诞生多个世纪的产物正在随着时代进行不断蜕变。我们习以为常的地图将会随着云技术的应用,变得更加贴合实际路况,同时地图技术的进步将会更大促进其他领域、行业的发展。版本更迭后,或许仍旧是志玲语音提示您前方路况,不过更重要的是其背后隐藏的全新规划。(文/图 汽车之家 唐朝)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