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世改装特斯拉MODEL S基本信息
[汽车之家 技术·设计] 背后的巨人希望抛弃幕后英雄的人设逐渐走到前台,那么,原本只对接主机厂的供应商现在就需要学着跟用户打交道,从而直接化解用户需求,但在此之前,他们得先了解用户究竟对什么感兴趣,这不,博世就按照他们的方式改装了一辆特斯拉MODEL S,还想借着全球媒体大会的机会叫我去试试。在去之前,我想先跟大家说说博世这次都准备了什么。
试车的场地被安排在距离德国法兰克福100公里外一个叫BOXBERG的县城。前不久,特斯拉推出了AP2.0版本硬件的MODEL S,尽管还没有新的系统可以发挥出8摄像头的功能,但整个硬件架构已经能够让自动驾驶的功能开发具有很大的潜力,显然,对于自动驾驶,特斯拉已经明确了在增强摄像头及视觉计算能力的同时再辅以多重雷达的技术路线,不过,博世工程师尝试了另一种“改装”路线。
博世工程师给这辆MODEL S装上了双目摄像头,从结构以及成像特点来说,双摄像头更擅长对立体空间的感知,而特斯拉原厂选用的三目摄像头可以根据不同的功能选用不同特性的摄像头,从而在实际行车时能够分别针对车道线、近距离的监测范围以及远处物体的识别都能做很好的兼顾。
这里并不是说装配双目摄像头的车在自动驾驶方面就不如装了三目摄像头的MODEL S,还要以雷达或者激光传感器的分布以及电脑的算法策略和速度综合考量,博世工程师给这辆MODEL S装了6个毫米波雷达和6个激光传感器,以此实现了对车身周围环境360°的监测。
● 等等,既然是自动驾驶,还有必要试驾吗?
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我们好好想想,如果真的实现了自动驾驶,那么,我们在车里该干点什么呢?事实上,这辆改装后的特斯拉MODEL S是博世工程师根据对未来的理解和现有的技术储备打造的一辆工程样车,而那些总是被人视作刻板固化的德国工程师这次也算是开了窍,从HMI人机交互的设计中你就能感受到他们的改变。
HMI人机交互也是博世未来主要的一项业务,现在一些量产车就装配了博世mySPIN车载互联系统,例如捷豹路虎。车载互联系统的发展对于用户最大的价值在于丰富了车内的娱乐化功能,但对于自动驾驶来说,仅仅有娱乐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系统具备处理多方信息的能力,告诉驾驶员哪些路段适合启用自动驾驶功能,另外,让驾驶员随时能够了解车辆状态也是必要的,可能原有仪表盘里的转速、时速、油量等基础信息变得不是那么重要,就算保留也不必像传统仪表那样占据很大的空间,进而将主要的区域留给像自动驾驶的状态交互、导航等信息,真正实现仪表盘与中控屏信息整合的设计。
● 除了特斯拉改装车外,我们还会看到什么?
-- 奔驰F015无人驾驶概念车
虽然这款车已经在过去的各大A级车展中有过展示,但能够体验这辆未来汽车的雏形也是挺让人兴奋的一件事,除了自动驾驶的技术外,这辆概念车最大的看点在于改变了车内传统的座舱形式以及固定的座椅分布状态。
-- 奔驰“改装”车
你可能认为真正意义上的自动驾驶离现实的生活还很远,但一些辅助性的功能确实已经在改变着我们的用车生活,比如,自动泊车,此前,我们喜欢用停车间隙的控制程度来评估自动泊车的性能,不过,在可见的未来,泊车的体验肯定会得到改变,博世希望汽车能够像家里的宠物一样,用户训练它几次,它就能够自己去完成一些停车的动作。
-- 48V系统
48V弱混系统在欧洲的车企之间已经得到认可并尝试性的进行了量产,未来这项技术随着欧盟新一轮排放法规的实施也会成为欧洲车企所采取的主要技术解决方案,在这次博世技术全球大会上,博世会拿出它们的48V动力电池,以此最大程度的发挥出48V系统的效率优势。
编辑总结:
在接下来的几天,我将围绕博世全球媒体技术大会为大家带来多种方式的报道,第一时间把最新的技术体验带给各位。当然,如果你有任何个人想了解的技术细节,也可以通过微博@小小李师傅找到我,我会及时与你互动。
最后,我还是想先听听大家的声音,你们觉得等到实现自动驾驶那天,你们最想在车里做的一件事是什么?阅读、聊天、工作、看视频、吃东西、打游戏、睡觉?还是你有什么其他想法?(图/文 汽车之家 李博旭)
体验博世自动驾驶
[汽车之家 技术·设计] 就在博世技术体验日的当天,百度在AI开发者大会上宣布了Apollo自动驾驶生态的计划,而在众多合作伙伴中,博世作为最重要的技术供应商之一出现在其中,正好,借着这次体验日的机会看看百度的这个队友究竟实力如何?
今年博世举办的技术体验活动被定义为智能交通技术范畴,事实上,往年的体验,每个人的焦点都更多的集中在传统动力方面,博世也很愿意分享柴油系统的技术特点。这次的定位则有所调整,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这家巨头企业也感受到了汽车整体大环境的变化,尽管这或多或少都会对固有的核心业务带来一定冲击,但顺应趋势则势在必行,新的环境也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首先,我们还是会先说说那辆被博世工程师改装的特斯拉MODEL S,因为从整体技术架构来看,它具有很强的可行性,特别是对于百度Apollo项目,它几乎涵盖了所有包含自动驾驶的硬件及部分软件技术方案。
这辆改装车的大致情况在这里就不进行赘述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前一页的文章和下面的视频,我先简单说说我的体验感受。
体验是在博世试验场的封闭道路进行,速度不高,电动车也不涉及换挡,转弯时,转向系统的动作也很线性,整个行驶过程十分平顺。
除了雷达和摄像头外,高清地图也是自动驾驶的关键,博世工程师借助试车场里的道路特点模拟了未来Level 3级别的自动驾驶场景,在视频中你也能够看到,地图中标明了需要驾驶员驾驶的路段以及可自动驾驶的路段,在未来,道路自动驾驶权限授予主要来自相关的管理部门。
当车辆驶入地图上的“电子围栏”后,车辆可以按照实际的道路限速以及结合道路状况进行自动驾驶,由于是封闭道路,所以,改装的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没有机会施展它们的效果,特别是对突发状况的应急处理能力。当然,自动驾驶系统的算法在测试阶段已经能够解决一些问题。
在与工程师交谈中也提到了像FF 91使用的旋转式激光雷达,之所以博世没有采用这种类型的激光雷达主要是两方面考虑,一个是成本过高,大多数汽车厂商很难接受,另一个是雷达的体积太大,不好布置,工作时发出的噪音也大,所以,现阶段,旋转式雷达还很难得到普及。
除了自动驾驶部分的体验外,这辆工程车还展示了汽车共享的可能,方向盘后面的摄像头不仅可以在驾驶过程中实时监测你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它还可以进行脸部识别,在不依靠钥匙的情况下,识别驾驶员是否能够获得用车的授权。
● 博世能够为百度Apollo计划提供一套什么样的自动驾驶技术结构?
编辑总结:
百度依旧扮演着搭建平台的角色,供应商、主机厂以及开发者就是整个平台的钢筋、砖或者其他基材类的属性,百度所掌握的数据就像是浇筑其中的混凝土,从而让被相互组合的资源能够变得很牢固,对于博世来说,硬件和软件的整体技术解决方案基本涵盖了Apollo的基础性需求,至于产品端的整个系统或生态如何打造,这就要看主机厂和开发者对用户需求的满足程度了,当然,这一切都要建立在合理的使用场景之下。(图/文 汽车之家 李博旭 视频 常羽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