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改装/赛事 F1 正文

2010赛季F1半程回顾(一) 见证红牛崛起

收藏 (0条) 举报/纠错 向编辑提问

澳大利亚大奖赛:巴顿蝉联澳洲站冠军
时间:3月26日-28日
正赛圈数:58圈
地点:阿尔伯特公园赛道
杆位:维特尔(红牛)
冠军:巴顿(迈凯轮);亚军:库比卡(雷诺);季军:马萨(法拉利
最快圈速:韦伯(红牛)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比赛综述:2010赛季F1比赛新规引发了众议,禁止比赛中途加油,令巴林大奖赛索然无味。在休战两周后,阿尔伯特公园赛道,终于给了各支车队“豪赌”的机会。由于天气多变,换胎策略引发了正赛阶段最大的悬念。

汽车之家

  红牛赛车的极速表现,继续令人啧啧称奇,年轻的维特尔再次赢得杆位。正赛开始前20分钟,赛道上空下起了雨。这让不少车队不得不临时调整了轮胎策略。杆位发车的维特尔在发车时守住了第一的位置,马萨趁机抢下次席。

汽车之家

  比赛进行到第8圈时,巴顿选择进站更换了干胎,这个看似冒险的策略,却帮助他最终赢得了冠军殊荣。伴随着比赛的全面展开,赛道上的排位逐渐出现变化。在第26圈,维特尔出现失误,他所驾驶的赛车忽然冲出了缓冲区,年轻的德国人只好遗憾地退出了比赛。而巴顿抓住机会,成功跃至第一位,并将领先保持到终点。

汽车之家

  另外,在今年的澳大利亚大奖赛上,威廉姆斯车队的巴西车手鲁本斯•巴里切罗创造了一项新的纪录:他成为唯一一位连续15届从未缺席过该站比赛的现役车手。澳洲大奖赛自1996年从阿德莱德重返墨尔本之后,已经在阿尔伯特公园赛道举行了15届比赛,现在的澳洲大奖赛拥有F1各系列赛中长度最长的赛道。

技术小结:

汽车之家

  宝马索伯C29赛车在备战澳洲大奖赛时,加装了失速尾翼套件。这也是在迈凯轮车队成功研发了失速尾翼之后,第一支引进该技术的车队。宝马索伯车队在C29赛车的尾翼上增加了一个插槽,并在插槽上安装了相应配件,组成了一枚三元尾翼。

汽车之家

  雷诺R30则修改了前翼。他们继续沿用巴林站时的前翼套件,只不过在端板处稍微做了一些修改,一改过去的方形疏导片设计,将这个部位变得更小巧尖锐。在周五举行的练习赛上,库比卡对新前翼感觉不错,车队遂决定在正赛中继续使用,而库比卡最终获得澳洲大奖赛的亚军。

汽车之家

  迈凯轮MP4-25,曾经在巴林大奖赛时应比赛干事的要求,将前翼端板改为黄色。在移师阿尔伯特公园赛道后,他们又针对前翼端板进行了一些修改,老版本的端板过于锋利,出于安全方面的考量,在这一站,迈凯轮将端板变得圆润了一些,以此来控制气流漩涡对于前翼的干扰。除此之外,迈凯轮车队还对扩散器进行了修改,这是应国际汽联要求,做出的改变。中央部分的水平窗口被扩大,扩散器保持原来的形状,但是相应地缩小了一些尺寸。

汽车之家

  印度力量车队的VJM03对其可调节前排襟翼进行了小的改动,升级后的这部分有点类似梅赛德斯GP的赛车设计。这一改动,解决了VJM03在萨基尼赛道上遇到的转向不足的问题。

向编辑兴珉提问
文章标签: 汽车赛事
共3页<>
文章导航
收藏
+1
+1
推荐阅读
发表我的评论
您认为文章写的好么:
评价内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个网友评价,其中100.00%好评,0%差评。
评价理由:语句不通/文章阅读困难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最新文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