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大奖赛:红牛内斗毁掉三连冠
时间:2010年5月28日-30日
地点:伊斯坦布尔赛道
正赛圈数:58圈
杆位:韦伯(红牛)
冠军:汉密尔顿(迈凯轮);亚军巴顿:(迈凯轮);季军:韦伯(红牛)
最快圈速:佩特罗夫(雷诺)
比赛综述:这个周末,伊斯坦布尔赛道上的最大新闻,无疑是红牛车队的“内讧事件”。极速红牛在排位赛上可谓是风光无限,澳洲车手马克·韦伯连续第3站抢得杆位,汉密尔顿居次席,另一名红牛车手维特尔排在第三位。土耳其站的发车非常精彩,先是两部红牛赛车成功将汉密尔顿排挤在外,随后,小黑在T2/T3的连续弯,完成反超越,再次抢回了自己的发车位置。
第16圈,韦伯与汉密尔顿同时进站,但由于换胎时出现失误,英国人回到赛道时,已被维特尔取代了第二的位置。此时看起来,红牛车队极有可能包揽冠亚军。但正当比赛看起来波澜不惊时,第41圈,维特尔突然想自己的队友发起进攻——两部赛车短兵相接,德国小将在T12前急于超越,他的右后胎与韦伯前翼,前者的赛车失控侧滑,随后爆胎,随即退赛,后者则被带入缓冲区。紧随其后的两部迈凯轮赛车渔翁得利,分获冠亚军,韦伯艰难完赛,获得第三名。
技术小结:
由于车王舒马赫的表现一直不如大家期许的那么如意,因此梅赛德斯GP车队不得不加大了升级赛车的步伐。在看到加装了空气动力配件的车队,都有着不凡的表现后,车队方面也从这一站开始,为W01安装了失速尾翼。其实,这个套件在中国大奖赛时就接受过测试,到了伊斯坦布尔赛道后又经历了全新升级。与其他车队的设计不同,失速尾翼的操控阀门被安装在离合器附近,由车手通过脚踏触点启动。
红牛车队的内斗门将大家的目光都引向了两位车手之间的私人关系,因此,RB6更新后的失速尾翼,反而未能引起媒体的关注。这次修改的关键部分,是被安装在风发动机罩上方的气流吸入口。与法拉利相似,RB6版失速尾翼的控制阀门也在驾驶舱的左手边,操纵起来简单方便。
这个周末,如何升级自己的失速尾翼,几乎成了强队的必修功课。根据测试后的数据分析,为了满足阿隆索与马萨的驾驶习惯,工程师将失速尾翼的气流控制阀门向前推进了一些,更加靠近仪表盘的位置,使车手们的左手不必离开方向盘,也可以轻易触碰到控制钮。另外,气流所要通过的管道布局,也根据两位车手的不同情况加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