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改装/赛事 赛车解析 正文

雪铁龙为何制霸 浅谈WTCC的车队和车手

收藏 阅读全文 (0条) 举报/纠错

雪铁龙车队

  雪铁龙从2014年加入WTCC,并高调宣称自己就是为夺冠而来。结果大家已经看到,雪铁龙车队以绝对优势取得了胜利。2015赛季,他们依然延续了这一势头,继续领跑WTCC。那么,他们是如何在刚加入WTCC之后就取得了如此的成就呢?从车队、赛车和车手几方面来看,他们确实拥有足够实力。

汽车之家

  我曾有幸参观过雪铁龙的赛车研发中心,当时WTCC 2014赛季还没有开赛,赛车还都处于研发阶段。研发中心是雪铁龙WTCC赛车和WRC赛车团队共用,车间只有一墙之隔(墙顶未被封死),而且一边是互通的,各研发部门则围绕在赛车车间周围。在参观之前,我一直在想,雪铁龙为什么这么有胆量,刚加入WTCC就奔着冠军而来,一点儿都不心虚!通过半天的参观,我得到了答案。在这里,他们分工明确,注重细节(完蛋,被洗脑了。另外,由于研发中心大部分区域禁止拍照,所以无法为朋友们提供详细图片,见谅)。

汽车之家

  研发中心分为很多部门,比如零件测量部门、车身轻量化及强化部门、发动机组装机调校部门、底盘部门。我看到工作人员对水箱的重量、长/宽/高、进出水口真圆度等进行反复测量;翼子板被大量切除,并安装上相对轻量化的碳纤维宽体翼子板;通过两只手分别拿着原厂配件与轻量化配件,能够明显感觉到重量差别很大,而它们从外观上看起来几乎一模一样。

汽车之家

  发动机部门内,我看到了分别为WTCC和WRC赛事提供的发动机,它们的发动机本体均是在1.6T发动机基础上改装而来,只是根据两个赛事的规则,在动力上有所不同,WTCC赛车为380马力,WRC赛车为320马力。每台发动机只由一位技师组装完成,这是为了确保发动机能够被更负责任地组装起来;底盘部门主要负责车辆操控和传动方面的零件搭配及组装工作。他们所使用的减振套件来自Ohlins,是按照车队要求进行定制的。减振套件被送过来之后,工作人员需要将其全部打散,逐个零件进行检查,这里还配备有大量不同弹性系数的弹簧。研发中心负责人透露,组装一辆赛车大概需要2个技师花300到500小时来完成。

汽车之家

  之所以啰嗦这么多,其实就是想告诉大家,雪铁龙赛车研发团队实力很强,除了设备完善,工作人员的技术也很有实力,不少工程师都是从F1及其他顶尖赛事的车队跳槽而来。当然,如果没有过硬驾驶技术的车手,再好的赛车也不会被发挥出来。下面就聊聊雪铁龙车队的车手配置。

汽车之家

  车手方面,首先介绍的是穆勒,他自2006年加入WTCC以来,总计获得过四次冠军、三次亚军、一次季军和一次第四,2015赛季目前总积分排在第二位,分站赛冠军数量高达44次。在2014年之前,他效力过西雅特车队和雪佛兰车队,而当雪铁龙加入进来之后,他随之投靠过来。身为法国人的他,加入同为法国的雪铁龙车队,感觉也没什么不妥。雪铁龙之所以把他撬过来可能还有一个原因是将可怕的对手变成队友,这样就保险多了。

汽车之家

  勒布,WRC九届世界冠军,在拉力赛上所取得的成就无人能出其右。而在宣布加入雪铁龙WTCC车队时,让很多人感到惊讶,支持他的人占大多数,而且他自己也曾说过,为了加入房车赛,一直在积极训练。在WTCC 2014赛季正式开跑之前,他曾参加过一场保时捷卡雷拉杯澳门站比赛,并捧得季军奖杯,取得这一成绩之后,人们对于他房车赛的实力也有了一个相对清晰的认知。2014赛季勒布取得了年度季军,正在举行的2015赛季,他目前处于积分榜第三位。勒布用实力证明了自己的存在。

汽车之家

  洛佩兹,阿根廷人。方程式车手出身,曾在阿根廷举办的多项赛事中取得过多届年度冠军,从收集到的资料中,看到他在2013年同时参加WTCC和Top Race V6 Argentina两项比赛,在总计40场的分站赛中,取得过6次冠军。2014年加入雪铁龙之后便夺得了WTCC年度世界冠军,2015赛季截止目前处于积分榜第一位置。

汽车之家

  马青骅,中国车手。CTCC 2011赛季年度车手冠军。2014年,他只选择性参加了4场WTCC分站赛,6月8日,首次代表雪铁龙车队征战WTCC俄罗斯站,在第二回合便夺得冠军。今年,他则代表雪铁龙参加全年比赛,目前总积分位列第四。

汽车之家

  从截止目前的2015赛季来看,雪铁龙车队自己形成了第一阵营。第四的马青骅,与第五名来自Zengő Motorsport私人车队驾驶本田赛车的车手MICHELISZ Norbert差距只有5分,算是较为接近的。而马青骅与第三名的勒布相差84分。

文章标签: 汽车赛事
文章导航
收藏
+1
+1
推荐阅读
发表我的评论
您认为文章写的好么:
评价内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个网友评价,其中100.00%好评,0%差评。
评价理由:语句不通/文章阅读困难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 爱丽舍 2014款 1.6L 自动豪华型 阅读测试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时) 刹车(100-0公里/小时) 油耗(100公里)
    11.46 43.11 7.73
    测试文章:新时代的再聚首 全新爱丽舍对比捷达
    评测编辑-于晗:

    全新爱丽舍1.6自动豪华型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是它的车内配置,与对手相比很有竞争力。发动机的数据保持与同级车型相近的水平,但4速自动变速箱还是跟不上时代。一踩就窜的油门是全车中最影响舒适性的地方。

    评测编辑-胡正暘:

    全新外观内饰设计跟上了时代,给人好感,内饰品质的提升是值得表扬的,软覆盖材质、中控屏等等都是加分项。4AT是个问题,所以大部分消费者还是会选择手动版本。

    评测编辑-时睦华:

    如果从测试结果来看,全新爱丽舍的成绩其实很一般。特别是在与捷达的对比中几乎全面落败。但也许不少消费者关心其它方面多一点,比如它靓丽的外型、时尚的内饰,还有这款顶配车型的导航和倒车影像这些有面子又实用的配置。只可惜4AT的综合表现差强人意,如果换成6AT,也许我会给9分。

  • 爱丽舍 2014款 1.6L 手动舒适型 阅读测试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时) 刹车(100-0公里/小时) 油耗(100公里)
    10.56 43.85 --
    测试文章:一瓶实惠的餐酒 测全新爱丽舍1.6L手动
    评测编辑-梁巍:

    一次久违的换代,新车外形设计更精致,更有档次,并且空间是它最大的亮点,绝对满足家用的需求,动力方面硬件没有亮点,仍然是成熟的一套动力总成,但是实际表现不俗,总体俩看新爱丽舍是一台相当不错的入门级家用车。

    评测编辑-胡正暘:

    外观升级之后高端大气上档次,在国内市场入门级家用轿车确实该有这方面考虑,空间大,看上去很实惠的样子。选它还是得买手动,4AT就算了。9.28万的售价略高,能低个几千才好。

    评测编辑-罗浩:

    新爱丽舍完全跟上了标致家族最新的设计潮流,各方面都很吸引人,除此之外底盘和动力等核心方面的改动不大,注重可靠性,空间表现也够用了,作为家庭第一辆车值得考虑,是新捷达、新桑塔纳的有力竞争者。

  • 爱丽舍 2010款 三厢 1.6L 自动科技型 阅读测试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时) 刹车(100-0公里/小时) 油耗(100公里)
    12.00 44.90 --
    测试文章:只为解放左脚!小测2010款新爱丽舍1.6AT
    评测编辑-韩路:

    不贵!还自动挡!至于是4速还是几速就不重要了,最关键是8万买个自动挡还是合资品牌,我知足了。回想2年前,8万连个1.6手挡206都买不到。

    评测编辑-王苦公:

    爱丽舍也算是车坛老爷爷了,至今仍存在的理由也就无非是可靠的发动机、低廉的价格、方便维修。自动挡车型也不过是为了满足不同人的需求。其实这车的发动机没什么技术,但还挺有劲儿的,动力尚可。就是做工和质量下降太让人难以接受了。

    评测编辑-孟庆嘉:

    对于老三样,我早已经出现审美疲劳,多了自动挡车型中,新爱丽舍面对中年用户又多了种选择,不过对于我没有一点吸引力,并且它这个价格也可以选择不少自主品牌的车型了。

  • 爱丽舍 2008款 1.6L 手动舒适型 阅读测试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时) 刹车(100-0公里/小时) 油耗(100公里)
    11.71 46.57 7.84
    测试文章:务实家庭的选择 测试新爱丽舍1.6手动
    评测编辑-韩路:

    刹车差了点,除了这点之外我对新爱丽舍代步工具没啥不满意了。但是正因为刹车的性能匮乏,使得新爱丽舍在我这里被扣了3分!刹车性能是救命的地方,不能有任何妥协!除了刹车的不足,其他方面,新爱丽舍做的比较平均,属于很亲民风格的家用入门紧凑型车。

    评测编辑-王苦公:

    虽然看上去好像没有彻底的变化,但这次爱丽舍的改款确实非常全面,我是指在车型定位方面。为了抢攻低端市场,新爱丽舍更换了内饰材质,配置也进行了调整,沿用之前的动力总成,一切以实用为主。不过刹车系统确实急需改进。

    评测编辑-孟庆嘉:

    终于改款的新爱丽舍给人的感觉还不错,至少前脸的巨大变化已经让审美早就疲劳的我有所改观;做为“经典”的家用车,爱丽舍将自己的定位准确把握,实惠、实用的路线也将再次被人认可,但不知这次的热情是否会因为出租事业的发展而受到影响。

最新文章
加载中

爱丽舍 2015款 质尚版 1.6L 手动时尚型

指导价:8.38万
级别:紧凑型车
发动机:1.6L 117马力...
变速箱:5挡手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