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用车养车 用车指南 正文

假如有一天 骑共享单车的人变成司机

收藏 阅读全文 (0条) 举报/纠错
文章导航
分页浏览模式
1

骑车人与老司机互换身份

  [汽车之家 丹车日记]  如今这路面上,怒路症不光是开车人的专利,也存在于马路上的其他角色,比如骑车人和行人,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三方转着圈儿互相埋怨:“你个傻X,会不会开车/骑车/走路……”尤其是现在共享单车时代大爆炸,马路上的自行车暴增,开车的和骑车的矛盾就更深了。

汽车之家

  共享单车一多,各种问题也就都出来了,什么占道的、乱停乱放的、把车搬到自家炕上藏起来的……花样之繁多,都能把人给气乐了。有的人说,这是共享单车资本爆发的恶果;有的人说,这是国民素质低的集中表现。这不,我的同事张哥(十年驾龄老司机)老杜(各类共享单车App深度用户),今天也聊到了这个问题,一聊不要紧,马上进入脸红脖子粗模式……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眼看着两人要呛呛起来,我赶紧把他俩拦下,出了个主意:“不如这样,你俩角色互换一下,明天张哥上下班骑小黄车,老杜开车当一天司机,互相感受感受,怎么样?”

  我这话一出,他俩大眼瞪小眼地瞅着对方,没言声。我一看没人接话,直接拍板——就这么定了!


骑车人与老司机互换身份的一天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 新晋骑车人跑到机动车道玩儿逆行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 红灯?压根没瞅见!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 机动车占自行车道还抢行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 鸠占鹊巢,让你无处停车

汽车之家

- “我要依偎着你”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2

共享单车这把双刃剑

   老杜遇到的,只是路上几件司空见惯的事,当他从一个骑车人变成司机,换个角度,就能发现共享单车和汽车之间,需要更多的理解,以及合理的解决办法,光斗气没用。

● 毫无疑问,共享单车的贡献值得肯定

  共享单车的优点,往大了说,有助于节能减排,实现低碳出行,而且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交通压力;往小了说,花很少的钱就能让我们的出行变得更方便。

汽车之家

  拿我自己举例,从地铁站到我家步行需要20分钟,买辆自行车吧觉得不值当,现在有共享单车了,骑车回家只需要7分钟,节省了一大半时间,大大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问题”。而且蹬车可比走路舒服多了,赶上红包车还能赚个一块多钱,简直不要太美好哦~

汽车之家

同时,共享单车也带来了负面问题

汽车之家

- “爆仓”的共享单车

  共享单车到底有多火爆,相信大家一出门就能感受到,堵在楼门口的小蓝车,围住地铁口的小黄车,横穿马路的小橙车,占领盲道的小绿车……这些五颜六色的共享单车又让咱们这个“自行车大国”变得名副其实了。

汽车之家

  共享单车数量一多,最直接的问题就是——占用了更多的空间,准确点说,是占用了更多的公共空间资源,因为它和私家自行车不一样,不能搬回家、不能停进小区里,只能停在外面的公共空间,而这种“占用”一旦超过负荷,必然会影响其他交通工具和其使用者。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 “不安分守己”的共享单车

   据交通部统计,2013年自行车数量比20年前减少了一半,随着自行车减少,机动车越来越多,可是现在,重新被共享单车撑起来的“自行车大军”又杀回来了,机动车车主们自然是很难消化的,路权之争变得更加白热化了。

汽车之家

  那些血淋淋的事故,咱们就不一一举例了,大家心里都明白,但有时候总是想抢那么一两分钟,觉得“出事儿的是少数”、“非机动车路权优先,汽车不敢撞我”。是,这些错误的骑车行为也许不会丢了性命,但却百分之百丢了规矩,丢了素质。

- 需要监管的共享单车

  App建立信用体系

汽车之家

  信用体系能在很大程度上约束使用者的行为,比如很多共享单车App都有规定:共享单车应停放在“路边白线或停车架”,如果您的目的地附近100米内都找不到白线,请将单车停放在其他单车聚集的地方,切勿放在影响交通的地方。

  规定是规定,用什么样的办法约束使用者执行,那就要见仁见智了,引入信用体系就是个不错的办法。打个比方,用共享单车交押金的时候绑定支付宝,一旦车辆被举报,就扣除相应的芝麻信用,当信用低于某个值,就会影响支付宝的使用。谁也不会乐意因为违规停车而不能愉快的买买买吧?

  出台相关规定

  今年5月,交通运输部对外发布《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进行为期两周的公开征求意见。要求各城市制定规划,引导共享单车有序投放和停放,推广运用电子围栏等技术;同时要求共享单车企业实行用户实名制,禁止为12岁以下儿童提供服务;鼓励采用免押金方式提供租赁服务,为用户购买人身意外伤害险和第三者责任险,保障用户和其他人员的人身安全。

  不过立法需要过程,遇到新鲜事物更多的是摸索,不光是共享单车,共享汽车也是如此,这个咱急不得。

- 需要自觉的我们

  既然这共享单车方便了每个使用它的人,那么我们也应该担起一份社会责任,包括:对这一交通工具的正确使用和爱护、对他人生命安全的考虑、对道路中所有角色(行人、其他骑行者、司机)的包容理解等等。如果每个人都憋着气,那这路上的争吵可就没完没了了。

同样地,机动车司机们也需要自觉

  相对于非机动车,机动车有着比较完善的监管机制,通过号牌能够直接对应到个人;而且各位司机都是需要学习、考试才能拥有驾驶资格的。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机制,机动车的行为会规范很多。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前几天,某共享单车运营商倒闭,很多司机朋友窃喜:“你看吧,共享单车搞不长。”道路是大家的,当它出现了问题生了病,责任也应该所有人共同承担。毕竟共享单车对社会做出了推动性的贡献,当它引发了一些问题的时候,难道错真的都在共享单车一方身上吗?

汽车之家

  这也是老杜和张哥互换角色之后,感触最深的一点:换位思考,理解万岁,但最重要的,还是要规范行车——任何车,甭管是开汽车的还是骑共享单车的。(图/文 汽车之家 沈丹)

文章标签: 丹车日记 电动车车闻
文章导航
分页浏览模式
收藏
+1
+1
推荐阅读
发表我的评论
您认为文章写的好么:
评价内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个网友评价,其中100.00%好评,0%差评。
评价理由:语句不通/文章阅读困难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最新文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