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之家 车史上的今天] 在我们印象中,越野车也被称作吉普车,而吉普则是Jeep的音译,换句话说,Jeep则是越野车的代名词。和大多数汽车厂商不同的是,Jeep前身的成立时间则是与一款二战期间的传奇车型相一致的,没错,那就是Jeep Willys。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已渐渐威胁到美国,此时的美国正全力备战。1940年夏季,为了取代军队中老旧不堪的两轮、三轮摩托车和军用福特T型车,美国陆军向全美135家汽车制造商发出竞标通知,为其生产军用侦察车。军方提出的要求是;车辆必须为四轮驱动、配备可收起的前挡风玻璃、拥有300公斤的有效载荷、整车车重不高于590公斤、轴距超过1900mm,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项,需要在49天内完成样车设计,75天内完成测试工作。
全美135家大大小小的汽车厂商都知道,竞标成功的话,战争打响后便会得到军方源源不断的订单,则会为公司带来巨大的收益,因此残酷的商业竞争便在战前打响了。最终脱颖而出的三家公司分别为班塔姆(Bantam)、威利斯越野(Willis-Overland)和福特,其中班塔姆公司最先将样车Blitz Buggy交付军方进行测试。
班塔姆本以为占得了先机,然而让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测试过程中车辆出现了大量问题,而且班塔姆公司的规模完全无力承担军队的需求。因此,另外两家公司得以参与测试工作,威利斯带来了MA测试车,而福特则带来了GP测试车。测试过程中,军方提高了先前的参数要求,由于威利斯MA拥有较强的动力,因此获得了生产权,同时军方将福特GP和班塔姆测试车的优势整合到了威利斯MA身上,并将其命名为MB。
1941年7月23日,美国军方正式与位于俄亥俄州托莱多市的Willis-Overland车厂签订制造威利斯MB的合约并正式投产,尽管当时还没有使用Jeep的品牌名称,但这一天却成为Jeep诞生之日。在随后的生产中,由于军方对威利斯MB的需求量极大,造成Willis-Overland产能不足,最终在军方的协调下,福特在1941年拿到了威利斯MB的图纸并与其一同生产威利斯MB越野车(福特名为GPW)。
二战期间,威利斯MB和福特GPW广泛用于运送人员和物资,由于强大的拓展性,几乎没有它办不到的事,用美国大兵的话说就是:“除了不能拷蛋糕,它什么活都能干!”从1941年至1945年,威利斯MB共生产了36万辆,福特GPW生产了近28万辆。此后该车被众多汽车厂商模仿并生产,威利斯MB也被称为越野车的鼻祖。如今,威利斯MB经典的前脸造型已成为Jeep的Logo之一,我们熟知的Jeep牧马人正是传承了威利斯MB的诸多经典设计元素。Jeep众多车型上也能看到威利斯MB的造型以及“SINCE 1941”的字样,可见威利斯MB对Jeep品牌深远的影响力。(图/文:汽车之家 李昊鹏)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汽车之家视频平台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汽车之家视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