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之家 新闻] 非常遗憾,6月份北京购车摇号中签率为1:47.2,再次走低。这对急于购买京车的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件雪上加霜的事。然而,正当运气欠佳的朋友万般无奈时,一则“北京将实行拍牌政策”的传闻再次传出,由于北京很多政策具有代表和示范意义,所以此说法一出立即引发了人们的关注与争论,而对于“摇号”还是“拍牌”的问题我们也有自己的观点。
● 北京“拍牌”传闻由来:
故事是这样的,6月份,诸多信息平台传出,“北京将从9月起拍卖车牌,1万起拍9万封顶”。这简短的语句,但对于苦等抽签购车的北京百姓来说是能震动到神经的信息。其实,北京会用拍卖牌照来限制汽车总量的传闻在2010年就已经流传过。当时,北京市交通委非常明确的表示,“肯定不会采用”。
而两年过后,北京“拍牌论”再次盛传,虽然此次相关部门依旧快速作出澄清,表示“从今年开始凡参加摇号者每到3个月都要进行一次审查,说明至少在今年之内,摇号限购政策都不会有太大变化。”但言语中短期的否定“拍牌”让广大网民认为北京市实施车牌拍卖制度的实施概率并不低。
既然许多朋友对于此事非常关心。那么不妨让我们做个猜想,想象一下如果北京市施实施号牌拍卖政策那么会带来哪些影响。
● 猜想:北京“拍牌”
◆ “拍牌”为了什么?
目前,上海是全国唯一实行私人轿车牌照拍卖方式的城市,利用无底价拍卖形式,让出价高的购车者获得号牌,提高购车成本,从而起到控制新增机动车总量、缓解交通拥堵。而拍卖号牌所获得的资金,上海市政府曾表示,用于发展公共交通建设。
◆ “拍牌”的好处:
1.抑制机动车数量增长 缓解交通拥堵
通过拍卖方式获得车牌,从而增加购车成本,这样确实可以对车辆增长起到抑制作用,缓解交通拥堵。上海方面曾明确表示,“实践证明,在目前情况下,上海新增机动车额度拍卖措施确实起到了缓解城市道路拥堵状况、保证‘公交优先’战略实施等作用。”由此看来,如北京市也套用该方法,那么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缓解拥堵的作用。但是否比“摇号”有更好的效果,目前还无法评估。
2.购车不再靠运气
通过“摇号”获得指标实质上靠的是运气,所以,自然有运气好坏之分。运气好的购车者可能很快就能被选中,而运气欠缺的朋友则或很长时间与购车无缘。如果采用拍卖号牌的方法,那么就不会存在运气成分,只是价格上的博弈,如果刚需购车者出价高,那么购买指标便能拥有。
3.可规避“全家总动员”现象
北京购车摇号是以个人为单位报名的,而为了提高中签比例,许多家庭采用多人报名方法,最终只要一人中签,那么就算胜利。而这也导致并非刚需用户也参加摇号,无形中浪费了有限的购车资源,使得真正需要车的人中签几率更小。但如果采用拍卖号牌政策,便可规避这一现象,因为若想取得号牌,那么必须要花更高的价钱购买。
◆ 需要解决的问题
1.如何体现公平原则?
当然世事无完美,“拍牌”也有让人担忧的方面。车牌拍卖这一方法简单、纯粹,就是用钱说话,谁出的价格高,那么车牌就归谁所有。这样虽可满足部分预算充裕的刚需,但预算有限的购车者则无法接受昂贵的购车成本,故无法购买车辆。这样很可能导致不公平的社会资源倾斜,甚至引发社会仇富。
2.自主品牌经销商生存困难?
不仅如此,如若采用“拍号”政策,更不利于自主品牌车型在北京销售。据了解,在上海购得一个车牌照多则要花5-6万元,且未来还有上涨之势。要知道,这笔钱已经可以买一辆自主品牌汽车了,既然牌照就要5-6万,试问有多少一线城市消费者还会选择五六万元的车呢?因此,高价车牌费用支出,会使消费结构提前升级,对高价格、高档次的车辆需求比例会较高。这样势必对价格较低的自主品牌车型销售造成影响,当然仅北京区域的销量好坏,对自主品牌车企整体销量而言,或不会造成太大影响,因为企业是面向全国市场铺货。但对于北京当地自主品牌经销商来说,可能将面临生存挑战。
3.“拍牌”所得款如何使用?
此外,车牌拍卖后所获资金将用于何处?也是“拍牌”政策背后,令人关注的问题。在上海,高昂的牌照费依旧在上涨,这是市场需求较高的表现。而北京方面,目前,个人小客车指标申请共有948676个个人有效编码,其中无疑存在非刚需申请者,但即便将这些忽略不计,如北京实行“拍牌”后,那么每个月的拍卖款仍是不容小视的数目。上海市的做法是将这部分资金投入到公共交通建设中,且会将拍卖收支情况定期公布。而北京市如将“摇号”变“拍牌”,那么将如何使用拍卖款,如何做到收支透明公开化,并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也值得相关部门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