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改装/赛事 F1 正文

专业视角点评2010赛季F1各车队赛车研发

收藏 (0条) 举报/纠错

  [汽车之家 赛事 ] 本周,英国《汽车运动》杂志邀请前乔丹F1车队技术总监加里-安德森(Gary Anderson),以一个工程师的专业视角,回顾并深入分析了2010赛季成绩靠前的几只F1车队在研发上的得与失。下面,我们将其编译后呈现给大家,相信会对各位了解今年F1车队的表现有所帮助。

车队冠军——红牛

  红牛车队无疑是最令人羡慕的,在赛季初他们就拥有了场上最快的赛车,并将这一优势保持到赛季结束,最终他们站上了世界的巅峰。RB6赛车的研发,可以说是对各个部件的持续优化升级。红牛无疑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他们的车基本上在任何赛道都有竞争力。

汽车之家

『红牛赛车的速度无人能及』

  前半个赛季,其他车队基本上都在针对红牛使用争议部件的投诉中度过。红牛赛车的可变型前翼会影响赛车的高度,他们的前翼有时几乎贴着地面。当国际汽联对此进行了最终的裁决后,红牛依旧保持着优势。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结果,是因为纽维和他的团队知道研发的方向。

车队亚军——迈凯轮

  迈凯轮MP4-25赛车的空气动力学对于赛道表面相当的敏感,其依赖程度远远大于红牛和法拉利。虽然可以依靠持续开发套件来提升下压力,从而给赛车更多的抓地力,但同时也会影响到车手的驾驶。

汽车之家

『迈凯轮不得不适应两个车手的不同风格』

  迈凯轮不得不适应两种风格的车手,其中巴顿毫无疑问是个“完美主义者”,而汉密尔顿则是那个挑战心跳的人。这让我们回忆起上世纪末拥有哈基宁和库特哈德的迈凯轮,哈基宁可以很轻松的驾驶,但苏格兰人想追上芬兰人却没那么简单。

  本赛季,你可以看到汉密尔顿经常能获得赛车以外的东西,但巴顿对这辆车却没有太多的好感,卫冕冠军显然希望车子更适合自己。迈凯轮本赛季在研发上最大的失误是忽略了赛车对于赛道表面适应性的提升,如果你一直坐视这个固有的问题不管,问题会变得越来越大。也许你的赛车很快,但是问题依旧存在。

  在这一条赛道表现的不错,不意味着能在另一条赛道表现的一样出色。这限制了迈凯轮的表现,有时这个问题让调教赛车变得很棘手。你经常可以在车队广播里听到车手抱怨轮胎的过度磨损,其对于轮胎的依赖大于赛车本身。

车队季军——法拉利

  赛季前,法拉利F10在长距离测试和轮胎搭配的表现都不错。在揭幕战,他们仍然很不错,但是后来法拉利一度迷失了。在迎来赛季中期的前翼升级前,法拉利在研发方面几乎没有亮点。随后他们做了本赛季最大的提升,使用三片状前翼。

汽车之家

『法拉利并没有看到他们的前翼有着预想上的优势』

  不过直到最后一站,法拉利仍在对三片状和以前的两片状组件做持续测试,看起来他们是没有找到正确的方向。前翼,毫无疑问是F1中最重要的部件,假如前翼工作不正常,那么其他部件也不可能正常工作。以研发前翼来使赛车的其他部分得到优化,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事实上,法拉利的前翼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新的部件没能使他们的赛车变得更快。不过法拉利差点拿下了车手世界冠军,但主要原因是红牛经常在正赛中“掉链子”,而并非法拉利的赛车在性能上,能与红牛抗衡。纵观整个赛季,法拉利没有发挥好不同套件在赛车上的作用。他们在不断的怀疑中,度过了下半赛季。

  为了一个理念(也许不是很成熟),必须赌上一切的开发思路,真的很划不来。现在来看,假设要更换前翼,得记住这是一个会影响到赛车其他部分的区域。退一步说,保持相对好的基础并不断的向极限研发其他的部分,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否则请在开始前,尽早断了这个研发念头。

第四名——梅赛德斯GP

  这一年来,梅赛德斯的研发十分有限而且没有亮点,也缺乏侵略性。对于时隔45年重返F1的梅赛德斯车队来说,今年无疑是令人极其失望的一年。梅赛德斯GP的前身布朗车队获得了去年的双料世界冠军,布朗GP在后本田时代表现得非常完美。当2010赛季落下帷幕,留给我们的疑问是:2009年的成功是昙花一现么?2010年才是这支车队真正的实力?

汽车之家

『梅赛德斯的2010很失望』

  梅赛德斯车队在这一年做的不多也不少,赛车最大的变化是增加了轴距。其实在上个赛季末,布朗的赛车已经失去竞争力了,要不是因为上个赛季上半程统治级的表现,或许布朗车队的奇迹也就不会存在。去年,车队在土耳其站升级了前翼,巴顿也赢得了那场比赛。自此之后,车队一直保持着两片状前翼。或许是因为前翼上方的气流发生了变化,导致车队放弃了这条研发思路。

  梅赛德斯车队对于失速尾翼的开发,令人感觉奇怪又复杂。原理是让气流通过底盘底板并在尾翼端板上升,最后流向副翼。出于某种原因,梅赛德斯车队并没有拷贝其他车队的方式,使用的是连接引擎罩和尾翼的方式。

  梅赛德斯车队的做法没有起到正面效果,罗斯布朗和舒马赫经常抱怨前胎的抓地力不够,但是在其他车队上,普利司通表现的已经够强了,甚至舒马赫的队友罗斯伯格也能适应。日本企业为舒马赫单独开发的年代已经过去了,他们必须接受统一的轮胎供应。

第五名——雷诺

  从赛季的前2/3来看,雷诺在研发上做的不错。他们很明白哪些是R30赛车需要的,哪些套件能帮助他们的赛车。

汽车之家

『雷诺拥有一个不错的赛季』

  赛季之初,雷诺赛车还有些“原始”,不过这也给了他们很大的提升空间。首先,一个很好的技术提升就是被称为三片状前翼的组件,这是一个非常巧妙的设计,很好的结合了端板。这些成果马上就在比赛中起了作用。雷诺是第一支在主翼板上通过气流让尾翼主翼板也失速的车队(而非仅让尾翼上层翼板失速),从而更好的减少阻力,在直道上获得更大的尾速优势。很多车队的竞相模仿无疑是对雷诺努力的最好褒奖,这支队伍真的很有竞争力。

  但在赛季后半程,雷诺车队似乎后劲不足,停滞不前了。不知雷诺是因为没有足够的力量一边继续今年的研发,一边设计明年的赛车,还是缺乏预算,他们没能将良好的势头延续到底。我们还是相对比较乐观的,假设他们能有赛季前2/3的状态,2011赛季的莲花-雷诺将是一支很强的车队。

第六名——威廉姆斯

  威廉姆斯车队曾多次拿到过世界冠军和分站冠军,但时过境迁,如今他们已经没有当年的风采了。2010赛季,由于丰田彻底退出F1,威廉姆斯只能更换考斯沃斯引擎。这似乎让大家对他们今年的前景不甚看好。但从车手角度来讲,拥有300多场F1经验的巴里切罗让车队明确了研发的大体方向,而年轻新秀胡肯伯格所需要做的就是在这个赛季证明自己的价值。

汽车之家

『威廉姆斯本赛季的进步值得肯定』

  威廉姆斯FW32赛车整个赛季都在不断进步着,但是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因为考斯沃斯引擎在赛季初的表现,要知道一个引擎制造商重新回到F1是需要适应时间的,不可能一回来就达到所期望的最大值。在某些方面必须要保守些,否则在比赛中得到的,必定是一个鸡飞蛋打的结果。

  其实纵观赛季,我们也没看到这辆赛车有太多的改进,但是他们与时俱进地跟随其他车队研发了失速尾翼和废气涡轮扩散器。令人欣慰的是这辆赛车拥有一个整洁的前翼,威廉姆斯车队也充分利用有关刹车制动管的规则。或许是因为引擎随着赛季的进行,变得越来越好,威廉姆斯在比赛中还是蛮有竞争力的。他们的工作很扎实,这是前进道路上所必须经历的。(文/汽车之家 李伊文)

文章标签: 汽车赛事
收藏
+1
+1
推荐阅读
发表我的评论
您认为文章写的好么:
评价内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个网友评价,其中100.00%好评,0%差评。
评价理由:语句不通/文章阅读困难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最新文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