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更多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当前位置:
实测:车内温度低能降低车内污染物浓度?
郭骁
原创 · 0浏览·2012-09-04 07:09
关注

[汽车之家 用车养车] 8月21日,我们汽车之家对5款车在暴晒之后的车内有毒污染物的浓度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请点击这里了解》,得到了很多网友的关注。当时我们检测的时间选择在一天当中最热的时间段,而在文章的留言中,很多网友希望我们在早上温度比较低的时候也检测一下车内污染物的浓度,看看温度低的时候车内污染物浓度是不是会降低,换句话说车内温度的高低和车内污染物浓度是否有关系

为了验证各位网友的留言需求,我们进行了再次实验,选择早上温度低和中午温度高的两个时间段进行车内污染物的浓度检测。同时,为了公平起见我们这次找到7款车同时进行检测,这其中包括4台购买时间在半年内的新车和3台使用了1年以上老车。

而在检测正式开始之前,我们再次重温一下关于国家对车内污染物的相关标准和车内污染物的介绍。

国家是否有相关的车内环境标准?
--仅仅有非强制性的国家标准

2012年3月1日,由国家环保部与质检总局联合颁布的《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开始正式实施,该指南对常见的车内挥发性有机物浓度设定了限值。从此,无论是新车,还是使用中的车辆可参照该《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进行车内空气污染程度评测。

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已经对外公布,但并没有强制性要求,而这套指南中的参考标准也是源于现行的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其中大部分污染物浓度与室内空气质量的评判标准一样。虽然这个《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并不带有强制性,不过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消费者在维权上起到帮助,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约束车企选择环保材料和工艺。

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中规定的车内污染物浓度标准
(单位:mg/m³)
物质 标准值
甲醛 ≤0.10
≤0.11
甲苯 ≤1.10
二甲苯 ≤1.50
TVOC ≤0.60

这里我们也呼吁政府尽快出台一个具有强制性的车内空气质量标准,毕竟车内已经成为很多人每天停留最长的场所之一,如果这里没有硬性的空气质量标准是对所有驾驶员和乘员非常不负责的,所以尽快设立一个强制性标准迫在眉睫。

车内究竟有哪些“毒气”?

也许很多人会问,究竟是哪些东西让车内成为“毒气”室?在实验开始之前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车内有害物质的主要类型。目前车内污染源主要来自于5个方面,分别是甲醛,苯,甲苯,二甲苯和TVOC(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主要含乙苯、苯乙烯、乙醛、丙烯醛等),这些物质究竟对我们人身体有哪些危害呢?请见下图。

流言终结者(16)车内真的是“毒气室”? 汽车之家

流言终结者(16)车内真的是“毒气室”? 汽车之家

流言终结者(16)车内真的是“毒气室”? 汽车之家

流言终结者(16)车内真的是“毒气室”? 汽车之家

流言终结者(16)车内真的是“毒气室”? 汽车之家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已经把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车内污染物情况进行了介绍,那么下面我们就开始按步骤来进行车内空气质量检测,首先是检测车型的介绍。

● 7辆参与空气检测的车型介绍

我们本次检测的一共有7辆车型,包括4台购买时间在半年内的新车和3台使用了1年以上老车。3款使用1年以上的老车就是上次参与我们检测的:大众进口R36、上海通用雪佛兰景程中华骏捷FRV。而4款半年内的新车分别是:东风悦达起亚福瑞迪、进口起亚凯尊、进口大众迈腾旅行版和比亚迪速锐

参与测试车辆情况
车型 比亚迪
速锐
起亚
凯尊
起亚
福瑞迪
迈腾
旅行版
骏捷FRV 景程 大众R36
新车
老车
新车 老车
类别 自主 进口 合资 进口 自主 合资 进口
车辆使用状态 使用了1周 使用了4个月 使用了1个月 使用了3个月 1年3个月 1年6个月 1年

流言终结者(16)车内真的是“毒气室”? 汽车之家

除了我们在车内空气收集现场看到的这台大气采样仪外,本次试验还使用到了3420A气相色谱仪和722分光光度计。

实验过程和环境介绍

我们的实验采集分为两天,两天的天气情况都相差不多。第一天我们采集的是车内温度低的情况下的车内空气样本,采集时间是在早上7:00,车内温度约为23.3℃。

第二天我们采集的车内温度高的情况下的车内空气样本,采集时间为下午2:00,车内温度约为48.6℃。两次实验按照国家对于相关检测环境的规定,关闭车门车窗静止停放超过12小时。

检测所使用的仪器为专业环境监测中心提供的QC-2型大气采样仪,并且按照相关检测规定,将7台采样仪分别放置在所有采样车辆的后排座椅中间位置,采样时间为20分钟,采样结束将采集的样本放入密闭恒温箱中进行保存,供之后的数据分析使用,全过程符合相关要求。

流言终结者(16)车内真的是“毒气室”? 汽车之家

提示:支持键盘 “← →” 左右键翻页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举报/纠错
2025/8/4 17: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