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车型:马自达RX-7 1999款 基本型
● 车辆配重、车身强度、其它细节
FD3S相比第二代的FC,发动机位置降低了50mm,低重心是车辆优异操控性的基础。
发动机采用前中置(FMR)布置(布置于前轴之后),这使得第三代RX-7拥有了50:50的完美前后配重。对于这样一款弯道漂移性能车车来说,完美的配重是至关重要的。
副车架需要承担发动机和悬架系统,为了保证车身的强度,FD3S采用了钢质副车架,通过六点与车身固定。
对于后驱车而言,由于车身底部中间位置需要容纳变速箱、传动轴、排气管,导致车身底部不得不设计成倒U型槽状结构,但这样又影响了车身强度,只能通过加强件来弥补强度损失,车身后端限滑差速器处也装有加强件,FD3S通过前后两处的加强来提高车身强度。
后副车架同样采用了钢质材料,巧妙的三角形结构提高了稳定性,镂空的设计也使重量得到了降低,这样坚实的副车架很好的为后悬挂各控制臂和差速器提供了支点,同时兼顾了稳定性和轻量化。
制动管路布置于车身底部,均用护套遮盖,避免路面凸起或杂物飞溅造成的伤害。
由于被传动轴、排气管占据了空间,油箱只能被安置于车辆尾部。这样随着油量的消耗,会对车辆前后配重产生影响。
节选自《复活的军团Ⅲ 全面解读第三代RX-7底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