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安全技术通过提前设置的预防措施,防止事故发生,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例如,汽车上配备的ABS防抱死制动系统、EBD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ESP电子稳定系统和TCS牵引力控制系统,这些系统能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实时监测车辆状态和道路情况,并通过自动控制或提醒驾驶员操作,确保行车安全。
被动安全则是在事故发生后,利用车辆内部的安全装置来减轻对人员的伤害。常见的被动安全配置包括安全气囊、安全带、防撞钢梁和头颈保护装置等。这些装置在车辆碰撞时迅速启动,有效保障车内人员的安全。
简而言之,主动安全侧重于预防事故的发生,而被动安全则是在事故发生后减轻伤害。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为汽车的安全性能提供保障。
汽车的主动安全性是指汽车为驾驶员提供一个符合人体生理特征的外部环境,以确保驾驶员能够顺利地完成感知、判断和操作三个步骤的循环。其内容涵盖了视野性能、操纵性能、仪表信号系统以及许多确保行驶安全的零部件。 当涉及到车辆安全时,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
汽车主动安全性在不同路况下的表现确实差异明显。 在干燥平坦的路面上,制动防抱死系统(ABS)能够有效避免车轮抱死,从而保障紧急制动时的转向能力,减少侧滑和跑偏的风险。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EBD)则根据轮胎摩擦力合理分配制动力,进一步增强制动
ESP是车身稳定控制系统的简称,它属于汽车主动安全系统的一部分,是对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和牵引力控制系统(TCS)功能的进一步扩展。ESP通过控制车辆的纵向和横向稳定性,确保车辆按照驾驶员的意图行驶。这意味着在紧急制动或在湿滑路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