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新能源汽车的价格成本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电池,其成本占比高达40%以上,是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电池的材料成本占70%,其中正极材料占30%-40%,隔膜占15%-30%,电解液占20%-30%,负极占5%-15%。
其次是电机,其成本占比约为15%-20%,市场主流的电机类型是永磁同步电机,这种电机的永磁体、定子铁芯和壳体占比较大。
然后是电控,其成本占比约为10%-12%,包括电子控制模块、驱动器和功率变换器等,这些模块的发展趋势是高安全性、高功率密度、小体积、高压化和EMC高等级化。功率模块是制约国内发展的主要难题。
除了电池、电机和电控这些核心部件,车身、底盘、内饰和汽车电子等部分也会产生成本,但占比相对较小。纯电动汽车的成本结构还包括电驱动零部件,这部分占8%,其他部分占25%。锂电池成本中,人工和水电占20%,折旧占10%。
在电池领域,具有电机生产经验的传统电机企业,如大洋电机和信质电机,参与其中;专注于制作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的企业,如上海电驱动和上海大郡,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整车企业中,比亚迪实现了全产业链自给,国内市场中,比亚迪和上海电驱动占据较大份额。
总体而言,电动新能源汽车的成本结构中,电池、电机和电控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规模的扩大,未来成本结构有望不断优化。
电动车充满电后能跑多少公里?当谈到纯电动汽车时,人们常常会问:“这种车辆的实际续航能力到底如何?有哪些驾驶习惯可以最大化地提升续航里程?”这个问题的答案往往取决于车辆品牌、电池容量以及驾驶方式。 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纯电动汽车的官方续航里程在
拥有新能源牌照的车主在更换车辆时,仍然可以使用原机动车号牌。这一政策自2017年6月20日起生效,要求原机动车号牌使用满一年后即可申请保留,而在此之前需要使用满三年。 具体来说,当新能源汽车车主想要更换新车时,可以保留原车牌号。不过需要注意
增程式电动汽车是在新能源汽车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通过减少动力电池并配备增程器系统,实现了能量来源的多样化。增程式电动汽车不仅可以通过地面电网充电,还可以利用增程器系统在最佳工况下供电。这种设计不仅使车辆更加环保,还提升了能源使用的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