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阳光明媚,天气会变得暖和很多。
春分时节,我国除青藏高原、东北、西北和华北北部地区外都进入明媚的春天,在辽阔的大地上,杨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香。
华南北部地区,春分平均气温在13~15℃,华南南部则在15~16℃。此外,除了全年皆冬的高寒山区和北纬45°以北的地区外,中国各地日平均气温均稳定升达0℃以上。此时严寒已经逝去,气温回升较快,尤其是华北地区和黄淮平原,日平均气温几乎与多雨的沿江江南地区同时升达10℃以上而进入明媚的春季。
但是,根据气压的影响,春分时期也可能会出现连续阴雨和倒春寒天气,所以是否真的变暖目前还未知。春分节气,东亚大槽明显减弱,西风带槽脊活动明显增多,蒙古到东北地区常有低压活动和气旋发展,低压移动引导冷空气南下,北方地区多大风和扬沙天气。
春分时期,自古就有踏青郊游的习俗,尤其是在上巳节的时候。
春季踏青游,放风筝是一个重要项目。风筝,古时称为“鹞”、“鸢”,“鹞”和“鸢”都是鹰类猛禽,古时的风筝大多用绢或纸做成鹰的形状,因此风筝又称为“纸鹞”、“纸鸢”。
古人在春季放风筝,主要目的是为了祈福辟邪,借放风筝表达对新一年春季的祈盼。此外,春分后天气逐渐暖和,不论男女老少都需要外出活动活动,而放风筝就是一种很好的全身运动,所以春分踏青放风筝,不仅好玩还有益身体健康。而对于儿童来说,放风筝对眼睛还有好处,《燕京岁时记》中就有记述:“儿童放风筝之空中,最新清目。”
欢迎探索古老智慧的魅力:二十四节气的深层解读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二十四节气犹如一个精准的时间刻度,代表着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和谐共生。它们不仅标志着气候变化,还是农事活动的重要指南。让我们一起揭秘这富有诗意的时节序列: 夏至与冬至,阳光直射与
春分时节的饮食与习俗 春分时节的饮食与习俗 春分,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大约为3月20日左右,是全球各地昼夜平分的日子。2022年的春分是在公历2022年3月20日,农历二月十八,星期日。民谚有“春分春分,百草返青”,春分是春天的好时节。
2022年春分具体时间是2022年3月20日23点33分15秒,此时南北半球昼夜平分。春分在天文学上具有重要意义,标志着太阳直射位置开始向北半球推移,北半球白昼开始长于黑夜,南半球则相反。在中国,春分还被分为三个候候:玄鸟至、雷乃发声、始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