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对交警出具的认定书无异议,并且涉及民事赔偿,双方可以根据责任比例进行赔偿协商。达成一致后,签署赔偿协议;若协商不成功,受害者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责任人赔偿。在此过程中,认定书作为关键证据将起到重要作用。
若对认定书有异议,认为事实未完全查清或责任划分不合理,当事人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向上一级交管部门提交书面复核申请,并准备好现场照片、证人证言等支持材料。复核结果将用于后续处理。
交警出具事故认定书后,通常还有以下后续事项:
赔偿协商:根据认定书划分的责任,各方可以就赔偿事宜进行协商。协商内容涵盖医疗费、误工费、财产损失等。如果能达成一致,可以签订赔偿协议。
调解申请:任何一方当事人对事故损害赔偿有争议,可在收到事故认定书之日起规定时间内,书面申请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进行调解。调解过程中,交警会居中协调,促使双方达成赔偿方案。
保险理赔:事故双方依据责任情况,向各自的保险公司报案理赔。提供认定书等相关材料,按照保险合同流程获取赔偿。
处罚执行:若涉及交通违法行为,交警会依法作出处罚决定,如罚款、扣分等,当事人需按时履行。
复议复核:当事人对认定书不服,可以在规定期限内申请复核,上级交管部门会对事故认定进行审查并作出决定。
交警出具交通事故认定书后,责任划分原则上是不能随意变更的。但是,如果有新的证据证明原责任划分有误,是可以申请复核或通过民事诉讼等方式来改变的。例如,发现交警认定时遗漏重要证据、事实认定错误等,当事人可以自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送达之日起三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复核申请。复核申请应当载明复核请求及其理由和主要证据。
或者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可以向法庭提交新证据,由法院根据庭审情况重新审查认定责任,这种情况下责任划分可能会发生变化。总之,虽然认定书具有权威性,但并非绝对不可变,关键在于是否有足以推翻的新证据或合理理由。
面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存在异议的情况,了解相关的法律救济渠道至关重要。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四条的规定,当事人对交通事故认定书不满时,不能直接提起行政诉讼。然而,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
在处理交通事故时,开具事故责任认定书是一个关键步骤,它明确了事故中的责任方。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当事故发生后,交警会进行现场调查,并在调查之日起的10天内制作出交通事故认定书。如果需要进行事故责任认定的证据检验、鉴定或者重新检
发生交通事故以后,交警会出具交通事故认定书,以明确事故责任。那么,警察依据什么来判定责任归谁呢?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这方面的知识。 根据《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调查后,会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