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等汽车制造商已提前锁定锂矿矿产,锂价格已达到了疯狂水平。
除非选择提高采购成本,特斯拉可能不得不直接大规模进入开采与提炼领域。本月初,马斯克曾扬言要进入上游原材料开采和提炼领域,尽管这一计划还停留在“嘴皮子层面”,尚未付诸行动,但事实上,特斯拉早已在上游领域采取了诸多举措。
早在2020年9月,特斯拉宣布在内华达州取得1万英亩含锂黏土层的使用权,并计划开始在北美打造自家的正极材料厂,运用北美所有的镍、锂资源。并且,在正极材料工厂附近,特斯拉会建设一座锂转化工厂。
此外,在2020年,特斯拉还与澳大利亚锂矿商Piedmont Lithium签署了为期5年采购高纯度锂矿石的协议,后者将为特斯拉提供位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矿床1/3的高纯度锂矿石产量——按照以往每年16万吨的年产量估算,其将每年为特斯拉提供5.3万吨高纯度锂矿石。
特斯拉不仅购买原矿材料,还在奥斯汀超级工厂新建了氢氧化锂精炼厂,将锂矿石转化为生产电池所需的原材料氢氧化锂,计划于今年年底投产,预计产量达8000吨/年。
事实上,不止是特斯拉,包括比亚迪等厂商近年来也在往上游原材料端进行布局。今年一月,比亚迪与智利签署了锂矿开采合同,以6100万美元拿下智利8万吨锂矿开采权、7年的勘探权以及20年的生产权。
汽车行业专家朱玉龙表示,车企进入上游领域并不代表车企要深入上游“挖矿”,而是一种避险举措,车企和上游矿商签订的供给协定并不是一次性交付的交易,而是一种虚拟交易。
类似的观点,伊维经济研究院研究部总经理吴辉也曾提及:“企业‘扫矿’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成本、控制供应链,目前主要是上游金属原材料涨价,如果像以前只单纯购买电池的话,将增加车企的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介于特斯拉与比亚迪既是主机厂,又布局电池生产的双重身份,其深入上游矿区的动因还可能与电池技术相关。一位宁德时代内部员工表示,在对电池降本的大趋势下,各家电池厂商都在往上游延伸,与上游原材料厂商深度绑定。
除了通过买矿保障原材料供应,大多数主机厂还通过签署供货长单/投资等方式锁定上游优质锂盐矿产能。据不完全统计,特斯拉、大众、宝马等9家国内外主机厂商在2018-2022年间先后与赣锋锂业、Livent等锂盐供应商进行合作;其中,仅是发生在2021年的交易就占了一半以上。
面对锂价疯涨带来的供应不确定性,越来越多的车企坐不住了。
特斯拉即将在美国自建锂矿炼厂,并计划推出不含稀土的下一代电机。3月2日,在特斯拉投资者日上,副总裁德鲁·巴格里诺宣布了这一计划,表示将通过降低成本和减少复杂性来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特斯拉下一代永磁电机将完全放弃稀土材料,以减少成本和简化制
在探讨电动车能否完全取代燃油车的问题上,我们必须深入探究地球上的矿物资源是否足够支撑这一转型。让我们首先看看镍和锂这两种关键金属的储量情况。 镍矿储量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报告,2020年全球镍的探明储量为9,400万吨,其中红土镍矿占比6
比亚迪在宜春布局锂矿并扩建电池产能,这对电池行业带来了哪些影响? 首先,比亚迪布局锂矿并扩建电池产能有助于满足能源需求。作为重要的动力电池能源,锂矿的扩充可以降低比亚迪的能源成本,提高其经营稳定性。 其次,扩大动力电池的生产规模将有利于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