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主销后倾角的前提是要了解汽车悬挂系统类型:
对于麦弗逊式悬挂系统,需要调节硬点来实现;而对于双叉臂悬挂系统,则需在上控制臂上添加垫片来调节。若采用滑板式前钢板弹簧,且部件未超出限制,可在前钢板弹簧与座之间加楔形垫块进行调整。但是,对于采用铰接式前钢板弹簧的汽车,若部件未超出限制,则无法调整主销后倾角。
在独立悬架的前轮定位中,例如V形独立悬架,主销后倾角可通过转动上摆轴来调整。同时,还可以通过改变下臂与支撑杆之间的距离来调节,这种调节方法常用于柱式悬架或双摇臂悬架。另外,调长或调短前轮上的推力杆也可以调整主销后倾角。对于具有双叉臂的汽车,可在上部调节臂上加个垫圈进行调节。
完成调整后,需要在检验仪上进行测试检验,确保左右两边调整一致。若四轮定位检查数据不在合理范围内,应及时进行调整。例如,如果左后倾角调整螺栓数据是红色,应将其调整为绿色标准值;右后轮外倾角调整螺栓数据为红色,也应调整到绿色标准值。
主销后倾角是指从车辆侧面看,上球头或支柱顶端与下球头连线向前或向后倾斜与地面垂线的夹角。它分为正后倾角、负后倾角和零后倾角三种。正后倾角表示连线向后倾斜,过度后倾可能导致转向困难。主销后倾角有助于保证正确的转向稳定性,车辆行驶中通常应为正值。当轮轴寻求相等负荷时,两侧主销后倾角相等,车辆会自动趋于转向正直位置。
主销后倾角对操控的影响主要有对外倾角的影响、转向回馈和保持直线行驶。正后倾角转向时,内侧半轴相对路面向下移动,外侧半轴向上移动,可以把主销看作轮毂旋转中心。
汽车前轮定位包括四个关键参数:主销后倾角、主销内倾角、前轮外倾角和前轮前束。这些参数直接影响到汽车的行驶稳定性和转向性能。 主销后倾角是设计转向桥时,使主销在汽车的纵向平面内向后倾斜一个角度,即主销轴线和地面垂直线在汽车纵向平面内的夹角。这
车轮的外倾角是指从汽车正前方看,车轮顶端向内或向外倾斜的角度。当车轮顶端向外倾斜时,我们称为正外倾角,反之则为负外倾角。外倾角的主要作用在于增加汽车直线行驶的安全性。当汽车转向时,外倾角能够减小车轮偏移量,从而降低转向力。此外,由于外倾角的
主销后倾角在汽车的侧面视角下,通过上球头或支柱顶端与下球头形成的连线来定义,这个角度如果向后倾斜,就会形成正主销后倾角,也就是向后为正。当主销后倾角过大时,车辆转向将变得困难。相反,如果主销后倾角向前倾斜,即呈现负后倾角,车辆行驶方向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