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能:AT>湿式双离合>CVT>干式双离合;
稳定性:AT=湿式双离合>CVT>干式双离合;
平顺性:AT>CVT>湿式双离合>干式双离合;
传动效率:湿式双离合>AT>干式双离合>CVT;
这四种变速箱的大致排名应该如此,而干式双离合基本排在最后一名。这种变速箱理论上用在赛道是传动效率最高的一种,但匹配在民用车上为了解决结构缺陷的问题,调教反而偏保守,升降档积极性要和理论值差太多,唯一的优点就是成本低而已。缺点是故障率高,适合玩车党或者家里有矿的。
湿式双离合变速箱则没有这些问题,离合器片有充分的润滑和散热,仅此一点就决定了稳定性足够高。有充足的防护之后传动效率也不用考虑减少半联动,所以传动效率民用车的湿式反而比干式更高。与AT同样材质的齿轮组抗拉伸强度很高,理论上是与车辆同使用寿命的。
AT变速箱的优点是结构稳定,液力变矩器和行星齿轮组的内部结构是目前自动挡变速箱里最有年代的类型,经历了十数年的考验质量是公认最好的。
平顺性通过档位的增加和技术的升级并不比CVT差,特殊的加速或减速状态CVT有冲击感AT反而好一些。缺点是结构复杂维修成本高,不过正常保养一般都不会有问题。
CVT变速箱主要优点是成本低,平顺性只是一方面,稳定性虽然不差但是耐久性差AT和湿式双离合很多,钢带的强度远低于铸造件的齿轮。一般使用寿命在30万公里左右,对于家用车来说可以开到报废,商用车就不适合使用这类变速箱了。
这四种变速箱定位不同匹配的车型也不同,AT适合追求驾驶品质兼顾动力的中高端车型、湿式双离合适合追求性能的车辆、CVT适合入门级以及日本车、干式双离合适合奸商……
在发布上篇文章《国外AT国内双离合,大众为何区别对待国内消费者?》的时候,发现有很多人对变速箱的知识并不了解,居然有人说双离合变速箱的结构相比AT更复杂更高级。这位同学是这么说的:
不得不佩服大众洗脑洗的成功,今天我们就来说说CVT、AT、双离合三种变速箱各自的构造和特点,以及究竟该怎么选。
AT变速箱一般都被叫做自动变速箱,但是自动变速箱是一个统称,AT的学名是液力自动变速箱,由液力变扭器、行星齿轮和液压操纵系统组成,工作原理是通过液力传递和齿轮组合的方式来达到变速变矩。其中“液力”两个字即液力变矩器,是AT变速箱最重要的部件,是AT变速箱的灵魂。液力变扭器由泵轮、涡轮和导轮等构件组成,兼有传递扭矩和离合的作用。
汽车上的三种自动变速器是指AT、CVT和双离合。虽然目前公认最好的是AT变速箱,但CVT和双离合器也有各自的优势,这些优势使得它们在汽车工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现在,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它们的优缺点。 首先,CVT无级变速器通过改变两个带轮的半
双离合与AT变速箱之间的争论由来已久,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个问题逐渐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以新上市的中期改款朗逸为例,它展示了两种变速箱的不同特点,而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做出选择。 大众作为双离合变速箱技术的先驱者,已经积累了丰富的
随着汽车在中国家庭中的普及,人们越来越重视汽车性能和驾驶体验。作为汽车三大件之一,变速箱在汽车动力性和行驶质感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根据用途不同,汽车变速箱通常被分为手动、液力机械、无级和双离合等多种类型。然而,哪一款变速箱更好,始终是大家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