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rcury水星(1935-2010年)
经典指数:★★★☆
品牌亮点:美式肌肉车品牌代表之一
消失原因:太过依赖于福特、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
水星是福特汽车旗下的中高级轿车品牌,1935年,由亨利·福特的儿子艾德塞尔·福特创建,一开始水星品牌在福特只是一个部门,并没有推出独立的车型或商标,其主要工作就在于寻找在北美市场的定位以及分析其同城竞争对手的情况。1938年,水星品牌的第一款车型设计成功,被命名为Mercury 8(水星8),第一年就销售了58000台。
在水星的发展史中共计经历了两次的发展巅峰,第一次是在上世纪60-70年代,当时美式肌肉车盛行,水星品牌在肌肉车发展的年代充当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而第二次则是在90年代,当时水星旗下推出了相当多的新车型,1993年创造了销量新高达到了48万台。而在水星发展的这75年中,经典车型包括了Cougar(美洲狮)、Capri(卡普里)、Grand Marquis(大侯爵)等。
到了21世纪,水星的品牌发展非常艰难,新车型越来越少,而且其车型越来越趋向于福特,逐渐失去了自己的风格。同样基于福特不断推出贴牌车型,到了2010年,水星的总销量已经少于9万台,在北美市场的份额仅占了1%,而福特则为16%。所以在2010年6月2日,福特正式宣布2010年年底关闭水星的生产线。
编辑点评:
如果你对于福特野马有深刻了解的话,可能对水星这个品牌也会有一定的感情,毕竟水星的美洲狮是与福特野马同平台打造,并且在当时也有相当高的声誉。不过,到了2000年以后,它已经基本成为了福特旗下的贴牌车,品牌的个性也完全消失。
● Moskvich莫斯科人(1930-2003年)
经典指数:★★★☆
品牌亮点:苏联汽车工业的旗帜、曾经最受俄国人欢迎的品牌
消失原因:生产平台老旧、转型困难、质量差
Moskvich(莫斯科人)汽车厂成立于1930年,上世纪70、80年代占据着俄罗斯汽车业的龙头地位,曾经被认为是苏联汽车制造业的一面旗帜。Moskvich于1947年生产首批Moskvich汽车,之后随着市场上的占有率越来越高渐渐把Moskvich推上了苏联汽车业第一大厂的交椅。
说起这个品牌其实它最早和欧宝还有一定的关系,1945年德国战败,俄国军队占领了德国东部,在东部的德国工业基地都成了苏联红军的战利品,包括欧宝士官生K38在内的好几条汽车生产线都落到了俄国人手里,经过仔细分析后,俄国人认为士官生K38轿车比较适合苏联战后社会的需要,于是他们把汽车联盟的DKW-F8轿车(奥迪前身之一)生产线留给了东德政府,带着士官生K38的生产线回了国。交给了由一群热血沸腾的莫斯科大学生建造的列宁共青团汽车厂(莫斯科人汽车厂的前身)。经过两年的准备后,1947年生产出首批“莫斯科人”汽车。命名为莫斯科人400型,市场价格是9000卢布,是当时苏联最便宜的轿车。
在莫斯科人的发展历史中,较为经典的还有莫斯科人2141。这款车型1986年投产,模仿了法国的Simca 1307车型,它不仅摒弃了传统苏联车习惯使用的后轮驱动方式,改为前轮驱动,而且用上了最新式的麦弗逊前悬挂和扭力梁后悬挂。另外2141的风阻系数仅为0.35,这在那个时代是非常了不起的。再加上法式的靓丽外形,刚推出市场的2141就被疯抢,再后来迅速被西欧国家也接受了。
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莫斯科人2141也曾大量进口到中国北方市场,只不过当时很多都是挂着拉达标志的。南方市场由于当时有太多走私日本汽车,因此极为难寻莫斯科人2141的踪影。
而至于倒闭,其实最早Moskvich汽车厂在设计之初就建造为一个高度集中的综合性大厂,把冲压、铸造、焊接、油漆等生产流程全部集成在一起,使得产品的改型极端困难。再加上90年代的经营不善,汽车服务保障不尽人意,品牌声望大幅下降,也让Moskvich欠下了近10亿美元的债务。在2001年全年Moskvich仅生产800辆左右的汽车,在2002年更是一辆车也没有生产,导致1500名员工近一年都领不到工资。
由于Moskvich汽车厂有60%的股份是国家控制,而债务大部分也是欠俄罗斯财政部的,因此俄罗斯政府一度试着挽救Moskvich,但最终无果,最后于2003年全面停产,Moskvich也渐渐的消失在人们的记忆里。
编辑点评:
作为曾经俄罗斯最大的汽车品牌,莫斯科人的影响力不言而喻,并且在上世纪80-90年代,我国还大批量的进口过,作为国家领导人的专属座驾,所以它的存在可以说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也做出了不小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