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福特旗下,如今已经消失的汽车品牌
●71年荣耀与沉沦,福特主宰水星沉浮
水星对于国内的网友来说可能有些陌生,这个诞生于福特旗下的中高端豪华品牌曾在半个多世纪前缔造了无数辉煌,当时的水星仅在林肯之下,与同一时期的别克、奥兹莫比尔齐名,如今彻底消失的水星品牌已成为老车迷们心中美好的记忆,而更多的人对水星的记忆则几乎为零。
1935年,亨利·福特的儿子埃德塞尔对福特车型进行了大规模的重新设计与开发,在此期间他设计出了一种更为豪华、性能也更加强劲的车型,这款车型出产后,埃德塞尔有意将它定位于林肯与福特之间,作为一个新的中高端品牌独立进行生产与经营,而此时福特公司内部却有不同的声音,有些人认为这是多此一举,但亨利·福特却坚决支持了儿子的观点,最终将这款车定名为水星,并作为独立的品牌进行销售。
虽然成立了独立品牌,但起初水星还只是福特汽车公司的一个部门,福特也一直在北美市场为水星找寻着适合它的定位,这一时期的水星有时作为福特旗下的性能部门进行新产品的开发与应用,有时则是为了与通用旗下别克与奥兹莫比尔品牌的产品相对位,生产一些中高端产品。
1938年,水星推出了旗下第一款车型水星8,这款车搭载一台最大输出功率96马力的V8发动机,当时一台水星的售价为916美元(约合2010年的14000美元),绝对不算高,也正是因此,水星8在推出的第一年便卖出了惊人的65800辆。
然而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水星的生产于1941-1945年被迫中断,直到1945年底,福特才正式将水星品牌独立出来,成立了林肯—水星分部。面对水星品牌的定位,福特公司高层更倾向于将它称为“初级林肯”而不是“高级福特”,这样做的目的显而易见,如果将水星定名为“高级福特”,那么潜台词就是“福特”是个相对低端的品牌,这会令福特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大打折扣,在营销与管理方面,福特公司的确老谋深算。
1949年,水星引入了“火箭车”的全新车身设计理念,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引领福特集团内部的设计风潮,1952年,水星推出了包括Park Lane(园巷)与Turnpike Cruiser(公路巡洋舰)等设计更加现代的车型。
1958年,Edsel(埃迪塞尔)品牌进入林肯-水星分部,而这个以亨利·福特儿子命名的品牌成立的目的就是为了与水星联手抢占当时美国中高档汽车市场。当时通用集团在这个市场有庞蒂克、奥兹莫比尔与别克这三个品牌,克莱斯勒公司也有道奇和迪索托,福特公司认为仅凭水星一个品牌争夺市场显得过于势单力薄,但是埃迪塞尔的出现并没有缓解这一现象,当时的人们并不认同这个品牌是可以与水星、别克、奥比莫比尔相媲美的中高端品牌,埃迪塞尔更是在成立仅3年后便悲剧的退出了北美市场。
然而埃迪塞尔的消失却似乎给水星品牌带来了好运,上世纪50年代末期,水星迎来了自己品牌发展的全盛时期,当时的水星车型基于福特平台打造,又添加了许多林肯车型上的豪华元素,这东拼西凑的设计理念却也使得水星汽车自成一派,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高性能汽车品牌。
而拥有了自身独特设计理念的水星也在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开始逐渐脱离福特,独立研发几款完全属于自己品牌的车型,这一时期的Turnpike Cruiser公路巡洋舰(当时水星旗下旗舰车型)、Park Lane园巷、Marquis侯爵等便是水星自主研发的典型代表,而最值得一提的便是水星S-55跑车,它是水星旗下的首款运动型跑车,与福特Galaxie共享平台,在当时售价为3500美元。
而大名鼎鼎的Cougar(美洲狮)也同样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这款基于福特野马设计的美式肌肉车搭载V8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390马力,这款车历经8代车型量产时间长达45年,是水星旗下车型中的“常青树”。进入70年代的水星达到了它作为独立品牌的巅峰,这一时期如S-55、美洲狮等车型不仅对其他同级别对手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也对福特野马、雷鸟等车型的销量造成了影响,影响最严重时,福特野马甚至换贴水星的标识进行销售。
1977年,水星用美洲狮取代了曾经的Montego车型,这款能够在轿跑车与旅行车间任意转换的车型一经推出便在北美市场引起了轰动,并帮助水星品牌在1978年缔造了历史,仅这一年时间内,水星品牌便销售了58万台车,这一成绩打破了此前福特汽车公司所有销售记录。
与许多美国汽车品牌一样,进入80年代的水星同样受到了全球石油危机的严重影响,当时美国原油价格在一年之内从15.85美元/桶飙升为39.5美元/桶,这就使得高油耗、大马力的性能车越来越难以生存,由于这类车型不再被市场所接受,水星品牌也一度陷入了危机,此时摆在水星面前的只有一条路,减小车身尺寸,提高燃油经济性。
此后水星便对旗下几乎所有车型进行了“瘦身”,有些是减小了车身尺寸、更换排量更小、更为经济的发动机,有些则是舍弃了后驱系统,改为前轮驱动,那个时期水星旗下车型排量几乎都在6L以上,经过这次的集体瘦身,排量在5.0L以上的车型已经寥寥无几,与此同时水星还推出了新款美洲狮车型,但由于这款车的外形并没有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加之当时美国经济并不景气,以至于这款美洲狮的销量仅有上一款的三分之一。
进入上世纪90年代,水星品牌迎来了品牌历史上第二个发展高峰时期,这一时期的水星车型种类繁多,且配置丰富、性能可靠,而同一时期的通用及克莱斯勒新车型则少的可怜,外观设计上也归于平庸,仅1993年,水星汽车销量便高达48万台,与此同时,水星还推出了加长229毫米、搭载3.8L涡轮增压发动机的第七代Cougar(美洲狮),另外还有一款5.0L自然吸气发动机也被装配到了第七代美洲狮上,可以看到,这一时期的水星将大排量车型发挥到了极致。
在小型车市场水星自然也不甘示弱,水星Tracer车型在沉寂2年后重新生产,这次的水星Tracer与马自达323共享平台,并搭载了一台排量为1.9L的四缸发动机。与此同时水星还积极开发MPV车型,曾经在北美市场颇受关注的水星Villager便是水星与日产共同开发的产物,这款车采用了日产VG30E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151马力,看到它的外形您可能有些似曾相识的感觉,没错,它便是日产Quest(贵士)的水星版本。
然而进入21世纪的水星却在新车型的研发方面停下了快速发展的脚步,为了维持品牌的生存与盈利,水星车型的设计越来越趋向于福特,有些车型甚至玩起了通用集团惯用的“换标销售”把戏,来让我们盘点一下这一时期的水星与福特“共享平台”的车型:Milan米兰与福特Fusion同平台;Mariner(水手)与福特Escape(翼虎)同平台;Marauder(掠夺者)与福特Galaxie同平台;Monterey(蒙特雷)与福特Freestar同平台。
也正是因此诸如此类的同平台车型不断增多,水星品牌最终彻底失去了自我,成为福特车型的“代工工厂”与“加工工厂”,直至水星品牌关闭之前,旗下80%以上的车型都是与福特同平台的产物,2010年,水星品牌旗下所有车型的全年总销量仅有可怜的9万台,占北美市场份额的1%,面对全球金融风暴以及水星品牌如此糟糕的现状,福特汽车公司在当年6月份宣布将彻底关闭水星生产线,2010年底,水星工厂正式被关闭,曾经风光无限的水星黯然走下了历史舞台。
小结:
水星,一个由福特公司一手创造,最后又由福特公司亲手关闭的汽车品牌,它曾经凭借独特多变的车型在北美乃至世界车坛叱咤风云,却也因为共用平台的策略而失去自我,沦为鸡肋。最终,水星的命运随着福特公司无奈的“挥泪斩马谡”而结束,如果不是过早的消失,也许“水星”能够成为国人在中级车市场新的选择,而如今的我们,只能在历史的长河中找寻属于水星支离破碎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