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阶段:“Rapid”再复活,率先在印度投产(2011年至今)
要点:成为不折不扣的家用车
2011年,“Rapid”再次出现在新闻报道当中,与前面介绍的不同,这次“Rapid”是以三厢家用轿车的身份在印度全球首发亮相,并且很快投产。它率先在印度投产的原因是强化斯柯达在当地的地位,实现2018年全球销量超过150万辆的战略。从目前的市场反馈来看,“Rapid”成了斯柯达目前在印度的主要增长点,其中2012年的销量对斯柯达总销量的占比超过50%,它的表现也被当地杂志评为“年度最佳家庭用车”。
“Rapid”印度版基于大众Vento车型(在国内是三厢POLO)进行设计和改造,车身尺寸为4386×1699×1466(mm),轴距达到2550mm,定位介于晶锐和劳拉之间。除了进气格栅、前大灯、保险杠、尾灯和一些外部装饰,整体轮廓和大众的车型很相似。
内饰方面,Rapid印度版的中控台设计与POLO非常相似,只是方向盘造型略有不同。空调出风口、音响系统、控制按键以及旋钮都是典型的大众风格,上深下浅的内饰配色突出斯柯达Rapid的居家定位。事实上,除了方向盘的位置,它的设计与昕锐同样很接近。
动力方面,“Rapid”印度版搭载了汽油和柴油两款1.6L发动机,其中汽油版最大功率为105马力(77kW)/5250rpm,最大扭矩153N·m/3800rpm;柴油版在应用燃油共轨技术之后,最大功率为105马力(77kW)/4400rpm,最大扭矩250N·m/1500-2500rpm。另外,它采用了前麦弗逊独立悬架和后扭转梁式半独立悬架的组合。
● “Rapid”在欧洲市场
要点:已经在捷克销售,2014年初登陆俄罗斯
在印度之后,斯柯达很快将目光瞄向了欧洲市场,捷克成了它的第一站,同时将陆续推向欧洲其它国家,预计2014年初登陆俄罗斯。与印度版不同,欧洲版的“Rapid”是一款在欧洲更受欢迎的五门掀背车。
外观方面,“Rapid”欧洲版保持斯柯达硬朗的线条,但是整体造型保持浓郁的大众风格。车身尺寸方面,它的长宽高为4483×1707×1461(mm),轴距为2602mm,规格与现在国产的昕锐相当。
内饰方面,“Rapid”欧洲版无论设计还是布局仍然大众范十足。对它来说,最大亮点在于空间,在后排座椅未放倒的情况下,它的后备厢容积为550升,将后座放倒,后备厢容积可以扩展至1490升。
斯柯达Rapid在欧洲市场提供多种发动机选择,汽油发动机方面,入门级搭载1.2L自然吸气发动机;主力车型则搭载1.2TSI发动机,并提供两种不同调校版本选择,最大功率分别为86马力和105马力;顶配则搭载1.4TSI发动机。传动部分根据不同的发动机匹配5MT、6MT和7速DSG变速箱。
● “Rapid”在中国——已经正式命名为“昕锐”
要点:与桑塔纳同平台,斯柯达未来的走量车型
毕竟中国才是现在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斯柯达的产品布局在国内与其它车企相比还是稍显单薄,引入新的产品刻不容缓。事实上,昕锐早在2011年的日内瓦车展上作为VisionD概念车进入中国消费者的视野,同时斯柯达公布了品牌的全新标识。随后的法兰克福车展上,基于VisionD改造的MissionL正式发布,事实上它就是现在昕锐的雏形。
2012年7月,在上海大众斯柯达品牌五周年庆典期间,斯柯达董事会主席范安德明确表示昕锐将在2013年国产,并且希望它成为销量的新增长点,实现未来五年,中国销量占斯柯达全球总销量40%的目标。
在新桑塔纳上市之后,昕锐已经迫不及待为自己“造势”。2012年9月,它在国内路试的谍照遭到曝光,随后我们汽车之家也第一时间为大家送上它的抢先实拍文章。2013年3月,上海大众宣布,国产斯柯达昕锐正式启动预售,同时公布了“昕锐”的中文名称。
昕锐与全新桑塔纳、全新捷达基于相同平台打造,并共享核心技术,只是在外观设计方面略有区别,昕锐呈现出未来斯柯达车型的家族新特征。值得一提的是,昕锐是国内首款采用斯柯达全新标识的车型。
昕锐的车身尺寸分别为4501×1706×1469(mm),轴距为2603mm,数据方面与全新桑塔纳相当,同属入门紧凑型车,比印度版要大一号。当然,它与欧版作为掀背车型不同,在国内它是三厢轿车。动力方面,斯柯达昕锐将搭载1.4L和1.6L发动机,传动方面匹配5MT和6AT变速箱。
全文总结:
斯柯达似乎对“Rapid”这个名字情有独钟,经过70多年的发展,这个名字得到了延续,只不过现在的Rapid已和上世纪30年代、80年代的车型不同。如果说曾经的Rapid是个喜欢耍酷的帅小伙,那么现在的Rapid就是务实的中年男人。在斯柯达的家族谱上,Rapid也许只是一个称谓,但很高兴厂家把它传承了下来,如果接下来能够在销量方面独树一帜的话,可以说也是一种辉煌。(文/图 汽车之家 陈海佣)
●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