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汽车文化 车坛轶事 正文

90年代我们坐过的那些出租车—国产车篇

收藏 (0条) 举报/纠错 向编辑提问

出租车大军中已被遗忘的国产、合资车型

海马HMC6470旅行车(原型车——马自达929 Wagon)

汽车之家

  曾经国内街头形形色色的出租车中,有一款方头方脑的旅行车混迹在其中,至今绝大多数见过它的朋友仍然不知道它究竟叫什么。1988年,海南汽车冲压件厂从时局动荡的菲律宾低价购买了福特汽车与菲律宾前总统马科斯个人合资的汽车厂,这家工厂以复原建设的方式被办到海口金盘工业区。1991年,海马汽车成立并与日本马自达合资小批量试产HMC6470旅行车,1992年HMC6470旅行车正式投放市场。

汽车之家

  HMC6470旅行车的原型车为1980年至1987年生产的马自达929 Station Wagon,HMC6470旅行车车身尺寸为长4650mm,宽1690mm,高1445mm,轴距2610mm,车重1205kg。最初搭载排量为2.0升的直列四缸化油器发动机,最大功率90马力(66kW)/5000rpm,最大扭矩154N·m/2600rpm,采用5速手动变速箱,最高车速160km/h,每百公里油耗9.6升。此后,海南汽车又推出了换装95马力2.2升国产丰田4Y电喷发动机的HMC6470旅行车,其国产化率已达到了85%。

汽车之家

  HMC6470旅行车因其宽大的尺寸、良好的实用性和低廉的售价,使得当时国内一部分城市的出租车公司和个体出租车司机纷纷将其作为出租车使用,但国产后的HMC6470旅行车装配工艺并不是很好,印象中的它总给人一种很松散的感觉,过于老旧的外观和技术也使其慢慢被人们所遗忘。


进口及合资生产的马自达323

汽车之家

  90年代中期,北京街头曾出现过一批第六代进口马自达323轿车,其中绝大多数采用醒目的绿色涂装令人印象极为深刻,由于做工出众、耐用且经济省油,不少出租车公司纷纷采购,将其作为出租车使用。这些进口马自达323采用1.6升直列四缸化油器发动机,最大功率86马力(63kW)/6000rpm,最大扭矩123N·m/3100rpm,这些马自达323出租车在当时赢得了较高的赞誉,从而使得马自达323这个名字慢慢被国人熟知。

汽车之家

  1994年,以第六代马自达323为原型的海南马自达323(HMC7130)轿车正式投产。在那个合资车型相对老旧的年代,海南马自达323的外观可以说相当的时尚,横贯式的尾灯设计让人印象颇为深刻。相比此前的HMC6470旅行车来说,海南马自达323的装配工艺则有了很大的提升,由于最初进气格栅还悬挂着老马自达的“太阳”Logo,使得不少人都认为这是一辆进口马自达小车。

汽车之家

  海南马自达323车身尺寸为长4215mm,宽1675mm,高1375mm,轴距2500mm,整车重量1020kg。最初上市的车型搭载1.3升直列四缸化油器发动机,最大功率73马力(54kW)/6000rpm,最大扭矩101N·m/3700rpm。此后,海南马自达又推出了搭载1.3升丰田8A电喷发动机的马自达323,最大功率提升至85马力。国产后的海南马自达323陆续以出租车的身份出现在全国各个城市中。


中华子弹头

汽车之家

  90年代国内街头经常能见到一款被我们亲切的称为“子弹头”的车型,不过这里要讲的并不是雪佛兰“子弹头”,而是一款印象中造型怪异,工艺粗糙的国产中华子弹头。此“中华”非现在的华晨中华,而是1994年10月成立的北京中华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工厂位于北京市丰台区的一个小村子里,与其说工厂倒不如说只是间小作坊。

汽车之家

  中华子弹头的外观设计相当怪异,车头长长的大灯感觉好像快要连在一起一样,其整体造型更像是一款旅行车,但让人大跌眼镜的是,中华子弹头根本没有所谓的后备厢盖,完完全全是封死的,实用性几乎为零。印象中的中华子弹头车身永远都是凹凸不平的,其实这是因为中华子弹头采用手工打造的玻璃钢车身,重量轻和耐用也是中华子弹头的一大“特色”。这里说的耐用是指撞一下裂开之后简单修补下就好,所以曾经街头的中华子弹头外观永远都是破旧不堪的。

汽车之家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中华子弹头的车门,内饰和当年的夏利完全相同,其实中华子弹头除车身外壳外,剩下的基本就是一辆“夏利”,其动力总成也同样来自于夏利的三缸发动机,但中华子弹头的整体质量却远远低于当年的夏利。有趣的是,中华子弹头也曾短暂出现在出租车市场中。1997年,北京市出租车管理局出台政策,规定每购买5辆中华子弹头可奖励1个出租车指标。一时间,每公里1.2元的中华子弹头出租车大量出现在北京街头,但由于极其糟糕的质量,导致很多出租车司机和乘客大为不满。1998年,中华子弹头悄然无息的停产,昙花一现的中华子弹头很快便消失在众人面前。

有奖猜车游戏时间:

汽车之家


总结:

  国内的出租车车型从最初价格低廉、用途广泛的黄“面的”,红遍大江南北的国民小车夏利,再到统治国内出租车市场的“老三样”。从不断变化的出租车车型中能够看出人们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这些国内五花八门的出租车中,已经消失的黄“面的”和红夏利虽然技术老旧、廉价且几乎谈不上舒适,但却承载着人们无数美好的回忆,同时也成就了那个年代国内特有的一股出租车文化。下期我们将为大家带来90年代国内出租车进口车型篇(皇冠、公爵、拉达、波罗乃兹、雪铁龙CX、达契亚等车型),如果在90年代有哪款进口出租车车型令你印象深刻,欢迎在评论中告诉我们。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点击汽车之家·文化团队,进入汽车趣意世界<<

90年代我们坐过的那些出租车—国产车篇 汽车之家
查看同类文章:
经典老爷车
更多精彩内容:
王勐游记
享乐机器
德国游记
向编辑李昊鹏提问
文章标签: 经典老爷车
共4页<>
文章导航
收藏
+1
+1
发表我的评论
您认为文章写的好么:
评价内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个网友评价,其中100.00%好评,0%差评。
评价理由:语句不通/文章阅读困难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最新文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