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汽车文化 汽车生活 正文

哈弗/长安/甲壳虫 南美最穷国有什么车

收藏 (0条) 举报/纠错 向编辑提问

年老色衰的美国车

  由于经济和政策的原因,走在玻利维亚的街头你会发现上了年纪的老车要远远多过新车,而这些老家伙中最“年迈”的无疑就是美国车了。60年代的旅行车、70年代的长头卡车以及车漆已经斑驳的美式“大船”,它们年代久远、车况不佳,但仍能够在路上颤颤巍巍的行走,让人不禁感叹:原来汽车的“绳命”也能如此顽强。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比起以上这些,首都拉巴斯市内还有一道更加有趣的风景——色彩斑斓的“古典”小巴车。这些小巴车遍布于拉巴斯的大街小巷,定位低于面包车小巴,票价1块玻币(约合人民币0.92元),招手即停。它们通常身披鲜亮的蓝色或绿色涂装,比涂装更引人注意的还要数它们“古色古香”的造型,从这种造型你能感受到很明显的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风格(那时的汽车整体趋向方正,但细节之处还能看到不少曲线的装饰)。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这些“古典”小巴都是在70年代初期美系轻型卡车为基础打造而来的,品牌以道奇雪佛兰为主,偶然也能见到一些福特。显然它们得到了定期的维护和保养,因为外观看上去还很不错,但机械方面就不如看上去那么好了——在遍布拉巴斯的坡道上,这些老家伙走起来极为艰辛,而且只要大脚给油,一股浓厚的黑烟就能从它们身体的中后偏下部喷涌而出……

汽车之家

  要说玻利维亚保留这么多六七十年代的老车,首先肯定是因为穷(要不早换新的了),至于为什么这些车大多是美系的,其实也很简单:二战后美国成为了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经济上),从50年代开始美国汽车工业进入到最鼎盛的黄金时期,而南美洲又属于美国的“后花园”,当时大量进口美系车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其实日系车当时也已经开始登陆海外市场了,不过毕竟是起步阶段,日本人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在美国站稳脚跟,自然顾不上偏远的南美市场。

物尽其用的德国车

  日系车最开始无暇顾及南美市场,但同样是二战战败国的德国却早早地将汽车卖到了这里。毕竟是汽车的发明者,当年德国的工业基础和传统都是日本不能比的,二战结束没几年,德国车企就跑到巴西建立了自己的工厂,从此开始了在这片土地的耕耘。

汽车之家

  1953年,大众巴西工厂刚开业时,组装的第一款车就是大众甲壳虫。这是一款非常传奇的车,它的产品策划是阿道夫·希特勒,设计师是费迪南德·保时捷。现在如果在国内你能拥有一台第一代甲壳虫,那绝对是B格的象征,但是对于南美人来说,这台车仅仅是日常生活的的一部分。

汽车之家

  大众在南美的产品策略用一句话形容就叫“逮到个蛤蟆攥出水来”——不论多老的车,只要能卖钱就继续生产。老甲壳虫就是最完美的例子,从1953年开始,大众巴西工厂生产老甲壳虫直到2003年。一共有超过300万台老甲壳虫被卖给了南美市场,其中自然包括玻利维亚。

汽车之家

  除了经典甲壳虫,玻利维亚街头还能看到不少甲壳虫的衍生车型——大众T1、T2面包车。作为一款更加实用的厢型车,封闭货车、皮卡等各个版本的大众面包车在玻利维亚人的生产生活中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

汽车之家

  以奔驰L系列卡车和O系列公交车为代表的五六十年代的欧洲商用车在玻利维亚同样不难见到,这些拥有60岁高龄的老家伙会让你觉得本应属于老电影和动画片中,但它们却在玻利维亚实实在在地“负重前行”着。

总结

  这里是南美洲最贫穷的国家,这里的汽车永远不需要报废,各种年代的汽车让玻利维亚的公路变成了一座活的汽车博物馆——六七十年代的美国车、八九十年代的日国车以及最新的中国车争相占据着舞台中央。不夸张地说,玻利维亚的公路就是一个“横截面”,它完整地展示了二战后几乎整个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脉络。

  如果对本文和后续的《车坛勐料》节目有任何想法,除了本文评论区外,您也可以在我的编辑博客和微博(@王勐先生)中和我沟通。好了,下回见吧!(文 汽车之家 王勐)

哈弗/长安/甲壳虫 南美最穷国有什么车 汽车之家
查看同类文章:
车坛勐料
精彩汽车生活
更多精彩内容:
经典车实拍
向编辑王勐提问
共3页<>
文章导航
收藏
+1
+1
推荐阅读
发表我的评论
您认为文章写的好么:
评价内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个网友评价,其中100.00%好评,0%差评。
评价理由:语句不通/文章阅读困难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最新文章
加载中

相关车系

车型推荐
00:00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