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FX50的车门就会马上看到这款车的配色与其他车辆的区别,棕色加黑色的配色方式确实比较少见,即便是在一些高档的车型中。实践证明,这样的配色方案非常适合FX50的定位,棕色提升了内饰的质感,黑色又突出了一点运动特征。
在FX50的座舱内,我们发现了一些比较有特色的设计。首先,仪表盘亮度调节按键的安放位置与其他车型都有所不同,仪表盘遮罩左侧这个位置可以使驾驶员不必改变坐姿,只需伸直手臂就可实现仪表盘亮度的调节。而且两个按键的面积都比较大,这样可以让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不必分散注意力去找按键的位置。
FX50的中控台上功能模块的区域划分的比较清晰。虽然刚开始接触的时候第一感觉会觉得中控台上的按键太多了,有点无从下手的感觉。但通过自己观察和实践发现,这些按键的功能指向性都非常强,而且每个按键的面积都不小,所以误操作的几率会非常小。
关于FX50车内的用料和做工,编辑非常满意。车门板内里全部采用的是软性材质,包括身体基本接触不到的车门下半部分也是软性材质包裹。皮革接缝处的明线缝合的也很到位,符合这个档次车的标准。
车内前后排的座椅编辑非常喜欢。无论是前排后排,往上一坐能想到的形容词只有舒服,软硬度和个方向的支撑能力都非常到位。驾驶席座椅除了多向电动调节外,还可通过按键分别调节座椅椅垫和座椅靠背的侧向支撑力度,大腿前部的长短支撑调节需要手动调节,前后行程大约有3cm左右,这一点多少有些遗憾,为什么不能把可调行程设计的再大一些而且都做成电动调节呢?多花不了几个钱,用户的感受就大不一样了。
车内空间方面FX50做的就不太让人满意了,前排座椅的头部空间还足够宽敞,但后排的空间表现就比较差了。在坐进一个身高180cm左右的男士时,其腿部空间就会变得非常局促,而头部又没有过多的空间余地,使得后排基本上没法满足一个稍高身材的人乘车长途出行,这样的坐姿容易让人产生疲劳。这样的空间表现主要是因为斜率较大的C柱占掉了后排更多的头部空间和整个都比较靠后的驾驶舱被发动机舱抢走了一些宝贵的空间。如果在这方面FX50能够有所改善的话,FX50会更有市场竞争力,毕竟谁也不愿意花这么多钱,买一款A级车空间水平的车。
和差强人意的后排空间相比,FX50的后备箱容积还是比较大的。再通过可以4/6分折后排座椅靠背。将这款车的容积提升到一个非常理想的高度。
总结:
在本次展会上英菲尼迪还没有公布FX50的具体售价,不过根据FX45的售价来分析,这款排量更大的FX50的售价估计会在100万元以上。小众车型中的性能版SUV的目标消费人群应该是个性鲜明又追求时尚的青年才俊们。对于公路上的性能要求和与众不同的外观设计会使这款车具备一定的竞争实力,如果可以改善一下后排空间的诸多问题,可能受关注的程度会再稍微的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