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为操控而生
S660不是只是一辆有跑车外形的样子货而已。在车辆布局上,开发团队经过深思熟虑。如何布置车辆重心,对车重不到一吨的S660,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我认为有必要将这辆车一些技术上的特点分享给大家。如果你没兴趣,请直接跳转到第六页试驾感受。
在轻自动车的规范下,S660不能像其他国家的微型车一样,在设计上有那么高的自由度。所以S660的车宽只有1475mm,距离车宽上限1480mm只有5mm的差距。另外,虽然加宽轮胎就可以达到提升抓地力的要求,但是油耗也随之增加了。不过,底盘开发团队在这种充满挑战的环境下,还是让S660的车身重心比S2000还低。
底盘开发团队的目标,是要让车辆达到足够的轻巧性和韧性,所以,S660的减振并未被调的非常硬,相反地,在试驾的路途中,我还觉得这样的设定已经达到一种完美的境界,甚至觉得没有什么改装减振能够维持这种微妙的平衡了。
在悬架方面,本车并未使用铝合金悬架部件,结构均为麦弗逊悬架,后轮的下摆臂构造用上了双连杆形式,但是却使用了铝合金后副车架。在车体和车身结构上,本田针对底盘进行平整化。除了减低风阻和车底升力,还能提供冷却发动机所需要的冷空气。
另外,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S660的底盘使用了许多补强结构。玩改装的朋友们都知道,这些V字形的拉杆对车或车尾的刚性提升有着极大的效果。然而,在S660上,你不必再去购买坊间的改装品,因为原厂都已经帮你“改”好了。经过这些结构上的加强,S660的车重虽然只有830kg(6MT车型),但是车体扭转刚性却超越了同样以高刚性著称的S2000。
● 更高的安全性
敞篷车因为缺少车顶,所以在撞击时,力量全部都需由底盘分担,力量传导的路径比较集中。在保持安全性和轻量化的前提下,工程师将车门设计成力量传导的途径之一,分散撞击时的力量,从而保持车舱的完整性。
为了对应侧撞、翻滚,A、B柱和车门都经过强化。另外,本车的B柱也肩负着防滚架的功能,不像很多敞篷车,为了美观将防滚架设计成隐藏形式,侦测到翻滚时才从车内弹出,S660直接将结构显露在外,经过一番妆点之后,反而让车辆看起来更具性能风格。而先前提到强化过的A柱,虽然变粗了,但是并没有造成视线上的困扰,我们在市区行驶时,还没出现行人、自行车进入视觉死角的问题。
在对应后方撞击的对策中,车架的后端点使用了可溃缩结构(图中黄色部分),避免发动机受到挤压而向前移动。如果缓冲区还不能减缓撞击力道,后半部的车身结构能有效保证油箱不被破坏。另外,发动机舱还设置了发动机盖止动结构,这是为了避免发动机盖在追尾时入侵车舱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