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试驾评测 试驾体验 正文

不按常理出牌 海外试驾新一代本田思域

收藏 阅读全文 (0条) 举报/纠错

车体结构:每次都有小惊喜

  第十代思域是这款车型历史上首次真正采用全球统一的架构(之前历代思域,北美版、欧洲版、亚洲版的平台并不相同)。在我之前写的雪佛兰科迈罗测评里面已经提过,目前汽车行业里一大趋势是采用同一平台派生出多款不同型号。本田也不例外,新一代的雅阁和HR-V跟第十代思域是共享平台的。

本田(进口) 思域(海外) 2016款 基本型

本田(进口) 思域(海外) 2016款 基本型

  全新一代思域的车身不仅多处采用了高强度钢材,而且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上图里示意的那些部位,并非把几块不同强度的钢材焊接在一起;相反,思域的B柱和后车身大梁都是一整块金属。这里问题冒出来了:为啥同一块金属会分出不同的强度,有点不可思议啊?

  本田在新思域的车架上应用了一项名为“局部金属压铸”的新技术。这项压铸技术由本田和供应商Gestamp花了三年时间研制。在压制结构件之前,首先把钢板加热到930摄氏度;在接下来的冲压塑形步骤里,本田在结构件目标区域里覆盖上一些冷却管道,因此整块结构件不同区域的回火速率不同,所以这就使得在同一块钢板上能形成不相同强度的区域。根据本田的资料,这种压铸技术可以在同一块钢板的不同区域做出从590到1500Mpa不等的拉伸强度。在接收到碰撞能量时,强度低一些的区域会首先形变。因此整块金属件会按照工程师预想那样,呈现出手风琴风箱皱褶式地压缩形变吸能,减少车内乘客所受到的冲击力。因此在新思域对应的吸能区里面,工程师不需要再像往常那样,在车架希望形变吸能的地方缩小一下横截面积(也就是在钢梁上做出一个小凹位),所以车体整体强度得到提升。

本田(进口) 思域(海外) 2016款 基本型

本田(进口) 思域(海外) 2016款 基本型

  总的来讲这种局部可变强度压铸方式的最大好处是:在不牺牲车身整体抗扭、抗弯刚度的前提下,做出吸能溃缩区,并且车架质量更加轻。按照本田的说法,新思域轿车版的车身抗扭刚度,比上一代提升了25%。能在思域这种价位的车型上率先应用创新的压铸技术,这是本田第二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地方。

  再仔细看思域车体结构材料示意图,我们就会发现它的车尾的高强度钢用量比车头明显少。为什么?道理很简单:各国的安全测试都不测追尾碰撞呗(或者是,测了但法律并没要求公开)。

本田(进口) 思域(海外) 2016款 基本型

本田(进口) 思域(海外) 2016款 基本型

  新思域的车体碰撞安全性按照IIHS碰撞测试的成绩来看,在目前同类型车子里面可以说是一流水平。虽然如此,形势对于本田仍然严峻,原因有二:1. 目前市场上其它品牌的竞争车型都是几年前的老设计了,扎实程度当然会逊色一点,因此思域只能说是占了“后来者”的优势而已;2. 当前一些同价位段新设计的车子,碰撞安全度已经赶上了思域的水平。比方说我今天写稿的时候IIHS刚刚公布了2016款丰田普锐斯的碰撞测试,成绩跟新思域比基本上持平,甚至稍微领先。因此未来几年内当别的竞争者们都纷纷换代之后,思域很有可能在结构安全度上会丧失目前的领先地位。

悬架和操控:不太像前驱车的前驱车

  新思域的悬架是经济型轿车里常见的结构:前悬架是经典的麦弗逊类型,后悬架是基于拖曳臂类型的多连杆形式。前后悬架基本是钢铁结构,只有后悬架的轮圈架采用了铝合金。

本田(进口) 思域(海外) 2016款 基本型

本田(进口) 思域(海外) 2016款 基本型

  思域这种价位的一些竞争对手,为了成本上的考虑已经改用扭力梁的半独立悬架了。前几代思域出于操控上的考虑坚持用独立悬架,这一点值得肯定。在2016款思域上采用的拖曳臂类型的多连杆后悬架,是成本、空间和性能上综合考虑的较好方案。主要原因是纵向安装的拖曳臂不太会占用后座和后备厢空间;并且拖曳臂的作用可以多抵一条连杆,成本上也有优势。因此很多中低价位的车型假若采用独立后悬,设计师经常会采用拖曳臂多连杆,道理就在此。

  2016款思域不同配置等级车型的悬架有微小的差别。对于采用2.0L自吸发动机的车型,后悬架采用的是实心橡胶衬垫;而采用了1.5L涡轮增压的车型,后悬架则是用上了内部封装了液体的液体垫圈。理论上来讲,后者应该能更好地过滤车辆行驶时路面的冲击力量。

本田(进口) 思域(海外) 2016款 基本型

  思域在转向机内部的齿条上采用了疏密程度不同的齿纹:靠近齿条中央区域的齿纹比较密,远离的区域比较疏。因此当方向盘在正中位置附近转动的时候,转向比较大,有利于高速行驶时提供类似长轴距大型轿车般的稳重感;方向盘转过较大角度之后,齿条上那段较密的齿纹开始发挥作用,方向盘稍微再多转一点车轮就会转过更大角度,有利于低速行驶时(比如说在停车场里泊车)让车子的方向控制更加敏捷和迅速。当然,这种设计在行业里不是什么新东西,但在同价位车型当中还是比较少见的。

本田(进口) 思域(海外) 2016款 基本型

  这一章的标题叫做“不太像前驱车的前驱车”,这里到底有什么乾坤呢?本田在思域上植入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设计,叫做“敏捷操控辅助”(Agile Handling Assist)。这项技术简单来讲就是在过弯的时候,制动系统对内侧车轮施加适量的刹车力量,从而对车辆产生一个额外的指向弯心的力量,来减少车子转向不足的影响。当然了,这种功能对后驱布局的车子用处不大,但由于本田绝大部分产品都是前驱车,这个设计就相当有用了。这套系统本田最开始是用在2014款讴歌RLX旗舰轿车上的,现在已经下放到本田品牌车型上去了。在2016款思域上,无论是低配还是高配,“敏捷操控辅助”都是标准的配置。这是本田第三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地方。这套系统实际体验如何?请看后面试驾感受一章。

文章导航
展开全部目录收起全部目录
收藏
+1
+1
推荐阅读
发表我的评论
您认为文章写的好么:
评价内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个网友评价,其中100.00%好评,0%差评。
评价理由:语句不通/文章阅读困难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最新文章
加载中

思域(进口) 2016款 基本型

指导价:暂无报价
级别:紧凑型车
发动机:0T 0
变速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