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想说说的是转向手感与响应方面,星越L(参数|询价)给转向模式起了三个非常有意思的名字,淑女、标准和型男。
全部体验过后,就算听起来最硬气的型男模式,我觉得对于大部分驾驶员来说只能属于正常的转向沉度,整体而言在我看来可以将三个模式看作是非常轻、非常轻、轻。毕竟设定与产品定位有关,所以这样的设计看作是新意就够了,别太认真。
转向手感偏轻不代表着车头响应差,恰恰星越L在实际驾驶过程中,能够给予我响应积极的感觉,尽管产品更趋向于舒适性调校,但与过去包括博越等产品不同,它可是有着十足的进步,面对山路驾驶能够给予驾驶员比较好的驾驶信心,我认为这样就足矣了。
底盘的设定或许与你所预期不同,星越L并没有倾向于做成一台坐起来像船一样忽忽悠悠的SUV产品,反倒是它有着一种“德味儿”的即视感,中低速行驶面对路面颠簸不平的细碎振动时,悬架与底盘不会将这些振动完全过滤掉,反而会适度还原给感受的用户。
然而这也绝不是牺牲舒适性而来的,弹簧初段压缩过后,紧接着迎来的就是足够柔软的一部分,这也是奠定星越L舒适性基础的一个关键,它在面对大块的路面不平整时,表现的那种姿态就非常从容,基本很少会有碎杂的余振传入车内,所以说这种表现与德系车很接近。
最后简单回顾一下产品细节,星越L确实可以说是一款较为精致产品,也算是摆脱现有SUV产品线的设计思路,能够让人眼前一亮,这点值得肯定。另外提供的几款配色当中,翠羽蓝与玄武灰是我挺推荐的两款配色,相较于其他颜色看起来更大气,减去一丝浮躁。
尾部包括贯穿式尾灯等新鲜元素都有融入,点亮时也具备着一些仪式感和识别度,整体来看虽然饱满有佳,但相较于车头的设计就显得低调许多了。
内饰的一大特色则在于用料和配色,大胆的青铜色麂皮材质与玫瑰金饰板的组合并非能够简单驾驭,但星越L却在这部分上做的恰到好处,对于东方神韵的诠释很到位。
另外一点想要聊的则是在多媒体系统方面,副驾驶的第三屏对于顶配车型为标配,至于中配产品则提供选装来满足用户的需求。我个人通过模拟各种使用场景来感受,由于目前App市场尚未开放,诸多内置App基本都是音乐类软件,因此“第三屏”的使用率并不高,未来随着更多App的开放,相信这块屏幕的价值会更高,比如副驾驶看个电影之类的,当然前提是你得不晕车。
至于目前我认为这三块屏最实用的功能,还是集中在内置导航上,副驾驶可以通过打开导航插块,来输入目的地发送到中央多媒体显示屏,开始导航之后驾驶员可以通过三指左滑操作移至主驾驶液晶仪表屏,这个联动的使用概率还是非常高的,且操作也有着挺强的仪式感。
总结:
可以说作为一款15万元左右区间的紧凑型SUV来说,星越L确实有着降维打击的实力,超过2米8的轴距更好的能够满足它大五座的定位,甚至相比起大部分紧凑型SUV产品,它都有着绝对的尺寸优势。另外成熟的动力系统虽有偶发场景的小瑕疵,但毕竟瑕不掩瑜,整体的驾驶感受真的与合资产品没有差别,所以面对7月20号的终极大考,我倒是对这台车未来销量表现,挺有信心。(文/图/摄 汽车之家 周宇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