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型小巧玲珑,运动气氛足
[汽车之家 原创试驾] 如果家中已经有一台满足全家出行需求的“大车”,在增购第二台或者更多车型时,很多刚成长起来的年轻人会考虑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具有个性化特征的车型。选车时他们或许会关注能源成本低廉的电动车,也可能会考虑轻巧灵便的紧凑型小车,亦或许以上两种需求都有。能够满足以上两种条件的车还是有的,就比如我们今天体验的这台MG MULAN。
● MG MULAN造型小巧前卫,运动感十足。
MG MULAN并不是一款仅面向国内市场开发的车型,整车造型由上汽集团中英两地团队合作开发,除了中国市场之外,它还要满足欧洲以及更多国家用户的用车需求。今年7月MG MULAN正式开启了出海之旅,首批1000台新车以名爵4 EV的身份发往欧洲。除了抢滩欧洲市场,上汽集团还计划2023年进军澳新、中东、墨西哥、南美等国家和地区。
整车造型采用了较为激进、运动的设计语言,尤其是车头部分看着非常凶悍。作为一款主打年轻运动的纯电小车,从侧面看MG MULAN体型小巧,实际外廓尺寸以及体量感与大众ID.3相仿,这样的体型更便于在拥挤的车流中穿梭,泊入各种停车位中也更加方便。
尾部线条相比车头来说复杂了不少,无论是带有镂空设计的分体式扰流板还是底部的护板设计,起伏的造型增加了不少灵动趣味。尾灯造型也可谓与众不同,贯通式LED不仅灯罩有着明显的向外凸出的趋势,两侧的分叉设计也增强了视觉张力。
● 浅色内饰有居家的氛围,造型设计简约实用。
MG MULAN的内饰采用的是较为简约的设计语言,更有那种居家的氛围。造型上独特的设计我觉得就是中控屏下方突出的小托盘式设计,上面仅有旋钮挡把、手机充电槽以及电子手刹三个功能,高度和突出距离都恰到好处。仪表屏和中控车联屏的尺寸分别为7英寸和10.25英寸,可视面积不算特别大,够用就行。车联系统为上汽集团目前主打的斑马洛神座舱系统,联网功能较为全面,相信在MG MULAN这款车上也会提供较为智能的语音助手、手机App互联等功能。
车内座椅采用了多色皮革相拼的设计,色彩反差明显,视觉效果较为跳跃。前排座椅中仅有主驾驶座为电动调节形式,除此之外前排座椅还配备了加热功能。后排座椅的坐垫和靠背的倾斜角度都不小,坐姿比较舒展放松。
起步凌厉加速好,动态表现有惊喜
● 乘坐与储物空间满足基本使用需求。
乘坐空间方面,身高180cm的体验者坐入MG MULAN的主驾驶座,将座椅调到最低之后,其头部空间大约为1拳,纵向空间算是比较宽敞的。不过考虑到我们今天体验的是没有配备天窗的版本,未来若是有天窗的车型,头部空间还是要比我们今天体验的版本稍小些。后排空间表现还算不错,头部和腿部还都有富余,达到该级别车型应有的水准。
储物能力方面,MG MULAN后备厢空间规整,即使采用了后置电机的布局形式,后备厢地板高度依旧与常规前驱车型一本保持一致,加上4/6比例放倒的后排椅背,空间表现还是不错的。座舱内储物格数量也不少,其中主副驾驶座背后的置物兜采用了多层设计,一些轻薄的零碎物品(诸如湿纸巾、手机等)可以塞在这儿。
● 起步&加速响应积极,操控有运动感。
MG MULAN有单电机后驱版和双电机四驱两种动力“套餐”,其中单电机后驱又分为低功率版(125千瓦)和高功率版(150千瓦),此次我们在场地中体验的是高功率版,也就是150千瓦/250牛·米的版本。与永磁同步电机搭配的是一套固定齿比变速箱,传动机构基本是目前的主流配置了。
由于此次试驾主要在封闭的场地内进行,受限于客观环境,我们暂时无法为大家分享新车在实际道路上的表现。先来看看MG MULAN在场地内的表现吧。上车之前教练反复提醒此车动力输出较为迅猛,踩加速踏板的时候需要多留心。此前我也已经体验过许多电动车了,即使心里已经有了准备,但是当我踩下加速踏板的瞬间,还是被它迅猛的加速给惊到了。
电动机的动力输出对于这样一台小车来说可能有些过剩,再加上它还采用了后轮驱动,关闭车身稳定系统(实际上无法彻底关闭,只能关闭部分功能)之后,找片安全且空旷的场地就能实现烧胎、甩尾、漂移等动作,有一定的可玩性。当然这样操作对于轮胎等部件的损耗自然是十分惊人的,需要量力而行。
后轮驱动在这个级别的电动车里还是不多见的,整车采用了更偏向于运动化的设计与调校,减振器支撑性不错,高速过弯时车身姿态依旧从容。而在通过减速带时,减振器的压缩和回弹响应及时,车身没有明显的上下起伏,必要的舒适性还是有保障的。
● 编辑点评:
轻快灵便四个字基本就能概括MG MULAN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了,作为一款紧凑型纯电小车,在满足基本出行需求的基础上,它还融入了更多运动化的特征,满足一部分年轻人对驾控的渴望。当然MG MULAN同样可以胜任通勤代步的重任,尤其是对于那些生活在人口密度较高区域的用户来说,娇小的外廓尺寸搭配小转弯半径更便于穿街走巷和泊车,或许一部分女性用户也会喜欢它的吧。(文/图 汽车之家 朱力神)
MULAN四驱版场地体验
[汽车之家 原创试驾] 您好,我是张立祥,之前我同事朱力神已经试驾过MULAN的后驱版本,感觉不错。一个多月后,我们在上海的上汽试车场中试驾到了MULAN的四驱版本。最直观的地方,就在于这辆车的加速真的好快,快到让你觉得“也太猛了吧”。
我们这次体验的部分主要集中在动态部分,像是加速、绕桩、金卡纳以及麋鹿测试。四驱版本车型除了多了四驱,还有车身上的一些细节也有些许变化。我们先来看看静态的部分。
※本次试驾车型非量产车型
● 静态部分
一眼看过去,四驱版车型的外形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车身尺码依然是4287×1836×1516mm,轴距没变,还是2705mm。不过轮圈造型则是有明显的不同,您还能看到轮圈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刹车卡钳,很吸引人,不过仔细看,这个“卡钳”似乎是一个卡钳罩。亮橘色的配色非常亮眼。
我觉得车尾应该是整辆车最好看的地方,不管是造型略显夸张的尾翼,还是尾灯的样子,在同级别中都算是颜值出众的,再加上运动感十足的后包围,和它的性能是能互相匹配的。
内饰没有太多变化,挡把座用上了悬浮式设计,上面有手机无线充电座,下面则是USB接口和储物空间。不过本次的试驾车型使用了大面积的翻毛皮,对于性能的氛围营造的很到位。
● 机械部分
本车的架构和后驱车型相比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唯一的不同就是多了一台150kW的前电机。后悬架也还是维持了一样的结构。
由于之前已经介绍过这辆车的机械特征,所以在此不再赘言。厂家宣称四驱车型的0-100km/h加速只需要3.8秒,能不能达到这个水平?厂家安排了加速体验环节。
● 体验环节
由于加速体验环节无法亲自测试,所以我们在这里只有当乘客的份。电动车测加速比汽油车简单直接,直接“电门”到底就好。起步的时候能听到四条轮胎打滑的声响,但是车辆还是不断地向前奔驰,而且令人有点晕眩恶心。厂家宣称当天最好地一笔成绩为3.83秒。我体验的时候已经是六七位媒体轮流体验之后了,还能做出低于3.9秒的成绩,没有什么衰退的迹象。
在绕桩等操控体验的环节中,我个人觉得这款车还是偏向舒适、易于操控的类型。老实说,你不会感受到非常强烈的战斗感,但是车辆在各种测试环节中就是很听话,不会有什么特别的“幺蛾子”,即便你知道它的动力很强。
虽然泰然者T005 EV似乎跟性能挂不上钩,但还是能带来稳定的抓地力。能感受得出来在转弯过程中,轮胎的胎壁较为柔软,稍微影响了一些转向感受。不过我相信大多数用户更加重视的是舒适性,而且本车的转向手感十分匀称,手感油润。
麋鹿测试环节时,本车的反应还是一贯的从容,不过有个部分让我印象比较深刻,就是电门和刹车踏板的脚感,操作感非常线性,不会有轻轻一点就有很大反应的问题出现,这点对于驾驶者很重要,在常常堵车的地方,过分不线性的踏板设定会让人十分疲累。
● 编辑点评:
本次体验主要集中在动态驾驶方面,基本上这辆车还是继承了后驱版本的“轻快灵便”。而它的动力表现更能匹配它的运动化的特征,0-100km/h的加速表现让人印象深刻。当你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代表售价马上就要公布了,猜猜它的价格区间在什么位置?公布价格后,是不是落在您心中理想的价格区间带呢?(文/图/摄 汽车之家 张立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