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29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在天津公布了今年第四批6个车型的C-NCAP碰撞评价结果,其中吉利熊猫以45.3分的成绩获得五星认定,成为自主品牌首款五星级经济型轿车,这是继2008年吉利远景成为自主品牌首款四星级轿车以来,吉利在安全技术领域取得的又一突破性成果,也是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安全技术取得显著进步的标志性里程碑。
这样一款A00级尺寸的“袖珍”小车,何以取得超越很多更高级别车型的碰撞成绩,在通常只能获得两星、三星成绩的自主品牌经济型轿车中脱颖而出,成为当之无愧的“国内最安全小车”呢?答案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吉利熊猫确是“真材实料”,在安全技术方面狠下了苦功,下面就把“无敌熊猫”的“安全功夫”给大家解析一番。
吉利以“造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的好车”作为自己的企业使命,吉利汽车研究院则将“安全第一”奉为研发核心战略之一,并明确提出了GTSM(Geely Total Safety Management)全面安全管理的研发理念,吉利熊猫就是从GTSM的孕育中诞生的。
GTSM是指从车辆研发初期策划、到安全技术开发、再到生产环节,从主动安全到被动安全的全方位整车安全管理体系。吉利熊猫就是在开发初期就定义了远高于法规标准的安全目标,从策划到研发再到具体设计,从安全配置到零部件质量再到供应商的选择等,一切均以安全为重点,各个方面都有严格的管理与审核,从而真正实现了全方位的安全管理。
早在造型设计阶段,吉利熊猫在进行仿生熊猫设计的时候,就综合考虑了安全性能的需要。例如外造型方面,保险杠及大灯的造型充分加入行人保护的设计元素;又如内部造型方面,对仪表台及车门内饰的造型,同样考虑了要在碰撞中对内部乘员发挥良好的保护作用。
图2:车门内饰造型的乘员保护设计
在车型总布置阶段,设计了最有利于碰撞压溃吸能的发动机舱空间布置方案,并对乘员舱内部空间进行了最大程度的合理化设计,将乘员舒适性的人机工学要求与碰撞安全性的被动安全要求结合起来,加以综合衡量和协调控制,形成了“小车大空间”的高安全性整车框架。
在产品部件设计阶段,也全面考虑了安全性能。以车身设计为例,突破了“厚度越厚、强度越高的板材就越安全”的传统设计思想,采用了大量不同强度的钢板,并在关键部位采用高强度钢板;在车身开发过程中,使用了大量先进的计算机仿真模拟和开发试验手段,从而确保了这款A00级小车能在较低重量的前提下拥有出众的安全车身。
又如车身前横梁设计,对行人保护和碰撞防撞性能必须要进行综合考虑:既要弱化前横梁来降低对行人碰撞的伤害,又要强化前横梁来满足高速碰撞中防撞性能的要求,如何处理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是对设计人员的巨大挑战。最终,经过刻苦攻关,吉利汽车研究院成功开发出了“压溃式前横梁”,同时满足了行人保护和防撞性能的要求。
同时满足行人保护和防撞性能要求的“压溃式前横梁”
再如在开发内饰的过程中,对内饰材料的选择既要满足环保要求,具有高可回收性,又要考虑碰撞中对乘员的保护要求,具有适宜的软硬度,这同样是两难的抉择。吉利熊猫在精密计算和反复试验的基础上,对内饰材料进行了适宜的选择,确保在安全测试中内饰也能发挥一定的保护作用。
在安全配置方面,吉利熊猫更是充分体现了“安全第一”的理念,全车采用了6安全气囊(帘)和预紧限力式安全带的高端配置,这通常是B级车型的安全配置水准。6安全气囊包括主副驾驶正面安全气囊,主副驾驶座椅侧面安全气囊,主副驾驶侧面安全气帘。而高端的预紧限力式安全带,能够更为有效地控制乘员在碰撞过程中的姿态,从而可以显著降低乘员的胸部伤害。
此外在吉利熊猫上还配备了主副驾驶安全带未系提醒装置和乘员检测系统,帮助司乘人员养成良好的驾车习惯。
图7:6安全气囊系统
图8:预紧限力式安全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