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克华中文化之旅”是“寰行中国•别克中国文化之旅”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程3000公里,历经湖北、湖南、江西三省17个城市,主要分为六大线路:武汉-襄阳-荆州;荆州-宜昌-恩施;张家界-凤凰-衡阳;衡阳-长沙-岳阳;九江-景德镇-上饶;上饶-鹰潭-井冈山。有些路段地势险峻,为保障旅途顺利推进,本次活动车队选择具有较好操控性和越野性的别克君越、昂科拉。选择地点汇集了荆楚文化、湖湘文化、红色文化之精华,有襄阳古城、恩施峡谷、凤凰古城、婺源徽派建筑等自然与人文景观,也有楚绣、瓷器等传统艺术瑰宝。以唤起公众对祖国优秀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更好地诠释和践行别克“心静思远,志行千里”的品牌精神。
2014.08.11.——文艺清新的昙华林
真心忍不住想夸赞一下今天出行的好天气。刚刚熬过半个多月高达三十七八度的酷暑高温,今日天气尽是如此地善解人意。寰行中国•别克华中文之旅,带着刚刚立秋的凉风细雨从武汉拉开帷幕。历时一个半月的时间,我们将在别克君越和昂克拉的陪伴下,完成这次3000公里的行程。
昂克拉的车主,多为城市白领小清新小文艺,因此武汉之旅第一站安排参观昙华林。
昙华林东起中山路,西至得胜桥,是明洪武四年(1371年)武昌城定型扩建形成的一条老街,迄今为止较完整地保留了几十处拥有上百年历史的近代建筑。1861年武汉开埠后,昙华林一带逐渐形成今天中外合壁的整体建筑风貌。有教会的仁济医院、文化书院、瑞典教区,有原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旧址、孙中山战友石瑛旧居、著名国学大师钱钟书之父钱基博先生故居。这些优秀建筑深深融入昙华林街道两旁,支撑着整条街区独特的历史风貌。
近年随着昙华林名气越来越大,曾经安静的小街新增了不少休闲娱乐小店。徐刀刀鲜花饼店、猫盒小杂货店、DREAM-CITY奶茶店、半亩园美术馆、大水的店等等,以其独具的特色吸引着大批年轻人前来驻足消费。傍晚或周末,经常有人相约来这里逛逛创意小店,淘淘自己喜欢的小玩意。消费者甚至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亲自参与小商品的制作,品尝自己独一无二的劳动成果。融园曾经是传教士的旧公寓,现在成了武汉最著名的咖啡店。年轻白领们三三两两来到这里喝上一杯现磨咖啡,或是独自找个角落把自己深深埋在沙发里读书,各取所好。
不知不觉时间就这样飞快地流逝,下次有时间我叫上几个朋友来武汉昙华林好好感受一下这里的独特风韵。@寰行中国•别克华中文化之旅
2014.8.12.——武汉“租界”,记录城市历史的变迁
下午休息半天,“都教授”驾驶别克君越把我们送到汉口“租界”。 租界虽是西方列强入侵中国不平等的产物,但也记录下了中国近现代变迁的历史。汉口租界武汉,就是这样一座有历史的城市!
一路前行,沿途随处可以领略到风格各异的各式建筑。在租界2804亩的面积上,建立了12个外国领事馆,近30家外资金融机构和100多家洋行,先后有18个国家前来通商。建港、办工厂、开商行,使汉口呈现出一派带有殖民色彩的畸形的繁荣景象,汉口外贸出口额达1.3亿两白银,成为仅次于上海,居全国第二位的商贸中心,是殖民者们乐而忘返的“东方芝加哥”。从汉正街出来的沿江大道,台湾银行、旧上海银行、汇丰银行、花期银行、日清银行、横滨正金银行,一栋接一栋,令人目不暇接。许多国有银行区域总部,仍然在这些拥有上百年历史的美式、英式、俄式建筑里办公。
而位于租界中心的黎黄陂路,则是这段屈辱历史的缩影。黎黄陂路是原俄国租界时的夷玛街,建于1900年(光绪26年),全长604米,为黄陂人所建,故名黄陂路。走近街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宋庆龄汉口故居,也即原民国中央银行汉口分行旧址。这是一栋杏黄色的三层塔楼,属于典型俄罗斯风格建筑。1926年12月,宋庆龄曾在这里生活了八个多月。在这幢小楼里,宋庆龄接待过美国著名作家文森特•希恩、安娜•露易斯•斯特朗等,通过他们向世界介绍了中国革命斗争的史实;她发表了“讨蒋通电”和“七•一四”声明,以维护三民主义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直至7月17日因时局动乱而被迫离开汉口。
黎黄陂路的“街头博物馆”, 17处旧址集中体现了俄式建筑的整体风格。这里不仅较好地保留俄国巡捕房、道胜银行、保安洋行、宝顺洋行旧址,中华基督教大楼、美国海军青年会原貌,而且“八七会议”旧址也得到了较好保护。八七会议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后,在关系党和革命事业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参加八七会议的24个人中,除毛泽东、李维汉等4人,瞿秋白、邓中夏等人全部在1930年前牺牲了。瞻仰缅怀革命历史,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