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惜别了安徽美丽的古城后,我们再次踏上征程,驱车赶往一百公里以外的“中国最美乡村”--江西婺源。
婺源最美的季节是油菜花开放的时候。余邵鱼*诗云:“油菜花开满地黄,丛间蝶舞蜜蜂忙;清风吹拂金波涌,飘溢醉人浓郁香”。三月中下旬,棵棵粉红的桃花、洁白的梨花点缀在漫山遍野金黄色的油菜花中,掩映着白墙灰瓦的建筑,使得每一个逃离纷繁都市的人都能找到归宿。
篁(音黄)岭地处婺源石耳山脉,地理位置处在北纬30度线上,气候宜人,面积15平方公里,由索道空中揽胜、村落天街访古,梯田花海寻芳等游览区域组成。每年3、4月万亩油菜花集中开放,与桃花、梨花、杜鹃花交相辉映,美不胜收。
在这里我们还与另一组“寻茗之旅”胜利会师,虽然从杭州分别只短短两天时间,但却有故人相见分外亲的感觉啊。
婺源篁岭古村,属典型山居村落,居民围绕水口呈扇形梯状错落排布,周边千棵古树环抱,万亩梯田簇拥。如果说婺源古村是中国古建筑的大观园,篁岭无疑是一朵雅致动人的奇葩。
篁岭因“晒秋”闻名遐迩,村落“天街”似玉带将经典古建串接,徽式商铺林立,前店后坊,一副流动缩写版“清明上河图”。
挂在山崖上的篁岭古村,地无三尺平。数百年来,村民早已习惯用平和的心态与崎岖的地形“交流”。自然条件的局限却激发了村民的想象和创造力,在无意间造就了一处绝无仅有的“晒秋人家”风情画。
篁岭古村数百栋徽派古民居在百米落差的坡面错落有序,每当日出山头,晨曦映照,整个山间村落饱经沧桑的徽式民居土砖外墙与晒架上、圆圆晒匾里五彩缤纷丰收果实组合,绘就出世界独一无二的“晒秋”民俗景观、最美的乡村符号。
踏上小镇上的青砖时,仿佛时间也如静止般,在这里可以享受宁静悠闲地生活,可以看着错落有致的房子发呆。或许在哪个店里还会听到些许乡音,打个招呼一起谈天说地。
继续乘坐索道下山,在这里我们众泰T600也留下倩丽的身影。瞬间就围上好多众泰的粉丝,说都知道T600上市,但是一直没有见到车,向我们仔细的询问T600的性能、价格,瞬时那种骄傲感爆棚。
与大家挥手道别,我们又赶往了下一个目的地--铅(读沿)山。
铅山或许大家对它并都不熟悉,对它的名字也是知之甚少,但探访过这个冷门古镇后,才对它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意义及文化有所了解。
在商、周时期,铅山这块土地上就有人类劳动生息。南唐保大十一年(公元953年)置县。因永平镇西四里有铅山,遂以山名县,隶信州*。北宋一度直属京师,可见这里在古时的重要性。
铅山现隶属于江西省上饶市, 县人民政府驻河口镇。因地处闽浙赣边,有水运之便,形成周围省、县的货物集散地。明清时期商业盛极一时,号称“八省码头”,为江西四大名镇之一。鸦片战争以后,逐渐衰落,现在河口镇依然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
早在明朝中叶,铅山已发展成为江南地区五大手工业区域之一,以手工造纸业与松江的棉纺、苏杭的丝织业、芜湖的浆染业、景德镇的制瓷业齐名。河口以纸张、茶叶之大宗集散,带来了百业之繁盛,而成为与景德镇、樟树镇、吴城镇齐名的江西四大名镇之一。《中国通史》记载: 自明嘉靖起,“河口即逐步成为南方内陆水运中心和茶纸加工、转运的贸易大市场”
铅山县城的河口镇,曾是历史上江西四大名镇之一。北宋时称“沙湾市”。明嘉靖年间,这里手工业发达,水路直通鄱阳湖,商品交换的扩大促进了"沙湾市"的繁荣。到了清乾隆年间, 河口进入鼎盛时期, 闽浙皖赣川广荆苏等货物集散于此, 转销全国,成了商贾云集的“八省通衢”之地。
如今,这里仍保留着旧时繁华的印记和古朴的风貌.沿河五米长的明清古街,层楼绵延, 鳞次栉比, 古老而典雅;青石板路面上的道道车辙, 记录下当年小镇的繁荣。镇内小河蜿蜓迥转,一座座青石桥横跨两岸,增添了小镇的水乡情调。沿江码头的碑石上, 字迹历历可见, 令人回想起当年"货聚八闽川广, 语杂两浙淮杨,舟楫夜泊,绕岸灯辉 " 之盛。
古镇北面,是闻名的九狮山,为县北门户,又称龙门。山下江水深不可测,据说从这里可以直达龙宫,故名“龙门第一关”, 镌刻在峭壁上的“龙门第一关“五个大字仍清晰可见。九狮第一山下的明代“天乳寺”为明代佛寺, 寺边有一天然水池, 上书"天乳寺", 相传为康熙手迹。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 是世界的饮料之王。而让中国茶走向世界的使者是河红茶。河红茶全称河口红茶,因产地在江西上饶铅山县河口镇而得名。河红茶是最早出口西方的中国茶,被称为红茶鼻祖,据说上品何红茶“正山小种”是英国王室传统茶饮。
河口历史上的商业繁荣, 与河红茶兴旺分不开。制茶业是铅山的传统产业。北宋, 铅山的舟山茶、白水团茶、小龙凤团茶等就是贡品。河口成为中国红茶贸易中心和制河红茶的技术中心,当时的河口镇从事红茶加工的就有三万之众。河口镇的九弄十三街上,茶栈茶铺栉比林立,江边十个码头,茶箱茶篓堆积如山,装船的罗侠(搬运工)挥汗如雨,忙个不停,英国商人威廉•乌克思*在其所著《茶叶全书》写到:“河口镇为中国内地最重要茶市“。
只是到了近代,河红茶才每况愈下。解放后,为重振铅山茶叶产业,铅山县与1956年成立了国营河口茶场,这个茶厂是江西省最早的国营茶厂,并且重新恢复了对日本、新加坡、欧美、香港等地的茶叶输出。但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河红茶又日渐低迷。2010年经过多方努力,铅山县“河红茶”制作技艺已经列入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不仅是单纯的要大力生产红茶鼻祖河红茶也,更加致力于将何红文化传播开来。
“河红茶”的起落,让我想到了众泰T600这款车,“寻茗之旅”已经是众行中国第三季活动了,许多经历过前两季活动的媒体人们,这次看到了众泰T600很多让人欣喜的变化。例如18寸铝合金轮毂、真皮包覆内饰、360度倒车影像、ESC+TCS+ABS+EBD+BA主动安全系统以及诸如电动座椅调节、手套箱植绒、氛围灯照明等数不胜数的细节升级。 这些改变说明众泰人对产品的精益求精,对客户的认真负责,也正是这次“问茶之道“活动的主旨。
第四天行程揭秘:武夷山风景区,武夷山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南郊,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区和避暑胜地,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武夷山崖墓群)、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
茶贴士:
1、 余邵鱼:字畏斋,福建建阳县人,约明世宗嘉靖末前后出世,善写通俗小说。
2、 信州:即古时的江西;
3、 威廉•乌克斯7-20世纪初叶撰写了《茶叶全书-All About Tea》,它与中国唐代陆羽的《茶经》和日本建久时代的高僧荣西和尚的《吃茶养生记》,并称世界三大茶叶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