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车闻中心 合作媒体 正文

[华西都市报] 9成车主受经销商保养诱导

收藏 (0条) 举报/纠错

  中国市场新车销售竞争进入白热化状态,在抢占市场份额过程中,新车销售的利润正变得越来越低。由此,售后服务和二手车业务成为经销商赢利的第二和第三渠道。近日,华西都市报联合汽车之家定向投放《2013汽车售后养护状况调查》问卷。本次调查总共收到问卷10803份,其中车主的样本为9637个。调查数据显示,由于车主专业知识的缺乏,以及商家的诱惑,有77.6%的车主曾遭遇爱车“过度保养”,这其中驾龄3年以内的车主遭遇得最多。21世纪经济报道汽车周刊主编徐锋提醒,过度保养对车子没什么好处,而且花费更高,车主应该理性对待经销商的各种保养“诱惑”。

  九成车主受经销商保养诱导 应多问多学防止被忽悠

汽车之家

  汽车进入中国普通老百姓家庭也就是10多年,大多数中国消费者对汽车工作的原理以及用车规律等并不是很懂,所以对汽车4S店的提示和诱导存在盲目信任。经汽车之家数据研究中心联合华西都市报深入调查发现,在遭遇“过度保养”的车主中,91.3%的人是在商家提示下发生的,而在种种提示手段中,最为常用的手段为短信和电话。事实上,除了短信和电话,在4S店内,车主也会受到诱惑。“我经常接到类似的电话,朋友从4S店打来电话问,售后建议换掉某某零件,问我有没有必要。听了我的建议后再决定是否更换零部件。”《新快报》汽车周刊主编徐晨华告诉华西都市报记者,这种问题在汽车售后服务领域非常普遍。“一个建议是,一定不要盲从4S店工作人员,要多问多咨询身边懂汽车的人,这样才能防止被4S店诱导。车主弄清楚汽车保养节点后,对经销商的诱惑短信和电话大可以置之不理。”消费者多一个“心眼”的同时,汽车行业的相关协会也应该制定相关政策,约束经销商的这种诱导车主“过度保养”的行为,倡导诚信消费。“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欧美等一些汽车文化非常发达的国家,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徐晨华表示,一方面在国外,诱导过度保养容易遭到消费者起诉,要付出的经济代价非常高;另一方面,国外消费者非常懂车,不会轻易受到经销商诱惑。

汽车之家

  所谓“过度保养”,指车辆未到实际保养周期,却被动受外界商业因素影响所进行的保养情况。比如,同一款车在国外和国内的保养周期是不同的,在国外保养每1万公里/次,而在国内可能由于商家的说辞,保养就变为每5000公里/次。再比如,消费者购车时首保为5000公里/次,但未到首保时就收到4S店“保养营销”提示而去进行保养。小贴士在保养方面,新京报汽车周刊主编何醒言提醒消费者,尤其是低驾龄车主应注意以下几点,谨防过度保养:1.保养并非越勤越好,保养过度车子容易患“富贵病”;2.无需一味追求高标号汽油,汽车标号并非越高越好,即使高档车也不等于必须加高标油;3.轮胎不一定要进口的,国外的新款轮胎对国内用户并不一定实用;4.机油并非加得越多越好,机油太多会导致发动机在工作时轴柄、连杆大端会产生剧烈的搅动,增加了发动机内部功率损失,还使溅到缸壁上的机油增多,产生烧机油故障。应将发动机油底壳中的机油控制在机油尺的上下刻线之间为好。

  《2013汽车售后养护状况调查》还发现,性命攸关的行驶异常情况最受车主担心。去年5月,张楠买了一辆10多万的轿车用于上下班开。现在开了有7000公里,一直都没什么问题。但最近几天开车的时候,张楠发现,在油门不动的情况下车偶尔会一顿一顿的,就像有人不时踩了一下刹车的感觉,主要是在时速60公里内出现。去了4S店,也没有问出具体的问题。上网查了一下,有的说是油路、油泵的问题,有的说是点火线路、火花塞的问题。张楠很担心,这种情况是否会导致他出交通事故。从本次数据调查分析来看,每百名消费者中,有56.4%的消费者会担心购买车辆出现行驶异常的状况,比如车身抖动,跑偏等。车辆变速系统异常是消费者第二担心的故障问题,比例达到48.7%。由此可见,越是性命攸关的事情,消费者越是关注。

文章标签: 合作媒体报道
收藏
+1
+1
发表我的评论
您认为文章写的好么:
评价内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个网友评价,其中100.00%好评,0%差评。
评价理由:语句不通/文章阅读困难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最新文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