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车闻中心 高端对话 正文

陆对面|变革下半场 比亚迪开启新版图

收藏 (0条) 举报/纠错

核心技术才是王传福最硬的底气

  作为一位技术型企业负责人,王传福从创建企业之初就坚持核心技术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时间拨回到1995年,辞去“中国有色金属研究总院高级工程师”一职后,29岁的王传福带着梦想和借来的250万元成立了比亚迪科技有限公司,从老本行电池领域入手。

汽车之家

  彼时日本在充电电池领域还保持着一统天下的局面,国内大多数电池厂是通过买电芯组装的方式,利润少得可怜,产品竞争力也不足,于是比亚迪将目光投向技术含量最高、利润最丰厚的充电电池的核心部件——电芯的生产。

  但当时仅从日本引进一条电池生产线就需要几千万元,王传福手里的资本可以说是杯水车薪。于是他拆解了原有的电池生产流水作业工序,分成一个个可以人工完成的工序去生产,最终只花费100多万元就建成一条等同几千万成本的生产线。

汽车之家

  拆解产线、样品,自我学习和进化,就这样一步步啃下每块技术“硬骨头”。王传福将电池成本大幅度降低,陆续拿下摩托罗拉、诺基亚等订单。比亚迪于2002年在香港主板上市,并一跃成为国内第一、全球第二大的电池厂商。

  不能和下游企业竞争,这是此前王传福给手机厂商的承诺,于是他把目标瞄向了复杂程度高百倍的汽车领域。那一年是2003年,由于汽车产业较高的利润率,整个制造业掀起了一股“汽车热”,手机、家电、烟草等行业巨头纷纷试水。美的签下了20亿元的“云南美的汽车整合项目”;奥克斯集团出资5000万元收购沈阳双马汽车95%股份。波导、五粮液、红塔也都拿着大把资金打算涉足汽车领域。资本、企业不断涌入,颇有当下新能源之势。历史总是如此相似。

汽车之家

  “当行业发生变革或革命的时候,就需要技术的变革,那么谁是技术的领导者,往往就是行业的领导者”。多方势力进入,但留下的凤毛麟角。和当初钻研电池技术的韧劲一样,除了玻璃、轮胎和钢板以外,比亚迪逐渐包揽了汽车几乎所有的零部件,通过低成本技术路线与垂直整合模式,逆袭了汽车圈主流的高度自动化和分工生产方式。

  尽管一开始的逆向开发有很大争议,但王传福并不否认参照成熟的产品是当时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价格低廉、性能过关的F3也确实降低了消费者的购车门槛,推出后的几年里销量连续翻番。

汽车之家

  趟过无序扩张的低迷期,让比亚迪再次站在聚光灯下的,是新能源汽车,这也是王传福从一开始就打算走的道路。新技术的投入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需要决策人去选择方向。从2005年就开始超前布局,才有了后来在2018年底发布IGBT 4.0技术的扬眉吐气,成为国内唯一掌握IGBT技术的新能源车企,打破外资垄断。

  “如果当初没有出来创业,你还想做什么?”面对陆敏提出的假设,王传福几乎不作停顿回应道:“科研,可能在进行半导体领域的研发,反正不会离开核心技术。”在整个交谈过程中,王传福一提到技术相关领域,神态和话语间都有明显提振的热情。

汽车之家

  2018年比亚迪的研发投入占比达到营业收入的5.8%,在国内车企中排名第二。比亚迪的“校园”里有两万多名技术人员,每年从大学招3000名工程背景的学生,逐步筛选培养成工程师。工程师大军的研发覆盖在比亚迪的四大绿色梦想——“太阳能电站”“储能电站”“电动车”“轨道交通”之中,马不停蹄配合王传福实现他的构想。

  在激荡的市场变化与比亚迪自我调整适应中,如果有什么不会改变,那就是王传福赋予的技术底色。

“工科男”王传福与“斜杠青年”比亚迪

  从只有250万元资本起步,到如今发展为营收超千亿元的企业,是王传福的自信与坚持成就了比亚迪。“我们中国人,只要给了机会就能够成长,不管环境有多么恶劣都能发展好。”这或许也是公司起名BYD(build your dreams,成就你的梦想)的原因。王传福的梦想是“技术创新、技术底蕴”,这也给比亚迪深深地打上了个性烙印。

  在中国汽车产业粗放发展的前些年,比亚迪依靠垂直整合,极大地控制了成本,也迅速占领市场。但当行业进入成熟期,劳动力成本快速攀升,自动化、分工模式带来的效率更高。长期处于垂直整合之下的比亚迪,零部件供应链等比较封闭,限制了其市场的进一步扩大,技术路线也存在偏离风险。因此,王传福在逐步修正自己的管理思路。

汽车之家

  变化的关键词是“开放”,最先从老本行电池领域见效。2017年市场份额被竞争对手赶超之后,比亚迪“着急”了,宣布要开放动力电池供应,并且频繁接触了一些原本是竞争对手的意向客户。计划在2019年将动力电池业务拆分完毕,2022-2023年实现独立上市。

  更激进果断的一步还在后头。2018年6月26日,比亚迪全新一代唐上市发布会上,王传福宣布比亚迪要全面放开,这就不限于电池,而是打造全球共享电动车平台。与此同时,全面开放智能网联系统,喊出了“标准化汽车硬件供应商”的定位。

汽车之家

  紧接着,比亚迪陆续与长安、百度等企业合作,一步步将规划落地。比亚迪秦Pro将作为首款前装车型加入百度Apollo体系,成为全球唯一提供全面开放的线控底盘、人机交互、传感器接口及开发者接入技术的智能汽车开发平台。无论对于比亚迪等传统车企来说,还是新造车企,这开放力度都可以说很大了。其背后是比亚迪变革的决心,我们也将看到一个更加开放的比亚迪。

  从垂直封闭到平台开放,不仅是策略的转变,更是理念体制的革命。比亚迪内部的改革和调整也在加速进行。为了提升整体的组织运作效率和市场反应速度,王传福确立了“事业群+事业部”的形式完成组织架构的改造,几乎涉及到所有的业务单元,并加强了外部人才,尤其是国际人才的引进。如果开放的路径实施到底,对比亚迪来说将是脱胎换骨。

汽车之家

  感性来说,比亚迪“不解风情的工科男”形象也在发生变化,包括极其重视粉丝维护、别具一格地启用篆体汉字LOGO、强推“加速时间”作为吸睛点、聘用国外设计师改善外观造型等等。

  比亚迪就像一个“斜杠青年”,有着多重职业和身份。它不是互联网公司,但转型变革能力不输于任何一家互联网公司。王传福每次带领比亚迪跨入新领域的举动,在旁人看来都像在豪赌。但他并不认同。“其实我胆子很小,根本不会去豪赌。”看似“大胆放开”的王传福实际上也在小心的试探着。面对出行、无人驾驶等陌生的领域,王传福更多选择的是合作。

汽车之家

  老陆有话说:在与王传福交流之前,我对于比亚迪,或者说王传福本人的理解,主要是技术为王、工程师思维等,在深入交流后发现,这些关键词正逐渐向“变革”“用户导向”等延伸。我认为,一个企业要想做好主要看三方面,第一是经营,第二是创新和变革,第三是管理,三足鼎立,缺一不可,从比亚迪来说,其近年来无论是管理还是经营都取得了不错的进步,汽车之家也希望利用自身的大数据、论坛等平台,去帮助消费者、帮助主机厂,做好桥梁纽带作用。我们也期待中国品牌的未来会越来越好,汽车之家也将会对其保持持续关注。(文/汽车之家 章涟漪 杜俊仪;摄影/汽车之家 耿源)

  不要着急,还有一个两年之约在等你——

汽车之家

陆对面|变革下半场 比亚迪开启新版图 汽车之家
查看同类文章:
陆对面
中国zhi造
带你懂行业
更多精彩内容:
资本运作
共2页<>
文章导航
收藏
+1
+1
推荐阅读
发表我的评论
您认为文章写的好么:
评价内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个网友评价,其中100.00%好评,0%差评。
评价理由:语句不通/文章阅读困难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最新文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