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几乎都看涨
七月中国车企也在全线发力,几大主流车企普遍表现不错,均实现同比正增长。其中吉利汽车依然保持着绝对领先。吉利汽车7月销量为105218辆,同比增长约15%;前7月累计销量超过63万辆,完成年度销量目标的45%,想要实现141万辆年销量目标压力不小。
去年7月,吉利曾提前预判了市场压力,下调当年销量目标至136万。虽然此前吉利曾多次表达不会调整销量目标,不过今年遭遇新冠疫情这一不可抗力,不知道吉利最后会不会改变目标。
『红旗E-HS9』
从涨幅来看,红旗一骑红尘,以99%的同比增长率大幅领先,今年以来红旗同比已经实现“七连涨”。累计来看,今年前七月红旗品牌销量达87500辆,同比增长108%。虽然销量不断攀升,但2020年红旗想要实现20万辆级销量目标,目前来看难度也是不小。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新能源一哥”比亚迪终于也可以松一口气了。根据数据,这家企业7月销量为31382辆,同比增长1.28%,今年以来首次实现月度正增长。不过,销量上涨更多还是要感谢燃油车,7月比亚迪燃油车销量为16282辆,同比增长12.9%。
新能源方面,比亚迪7月销量仍处于同比下滑状态,不过也已经开始回暖。特别是纯电动乘用车领域,销量为10462辆,同比增长10%,这是比亚迪自2019年8月以来首次在该领域实现正增长。去年中旬,新能源补贴调整以后,比亚迪销量持续走低,此次能有所好转,一方面是得益于市场环境走好,另一方面也与汉的推出密不可分,比亚迪希望借此车型进一步抢占市场。
『汉2020款 EV』
不过,也并非所有车企7月迎来的都是好消息,海马汽车即是少数同比下滑的。7月海马汽车合计产量868辆,同比下降65.56%;汽车销量875辆,同比下降68.41%。其中生产和销售的车型均为SUV,基本型乘用车产量和销量为零。
可以看到的是,在车市下行压力,以及新冠疫情影响下,车企现金流、零部件供应等压力加剧,一些抗风险能力较差的企业处于淘汰边缘。
新造车企集体寻求上市
经过几年的发展,新造车企在中国车市已经小有话语权。特别是新能源领域,今年上半年蔚来、理想、威马、小鹏和哪吒5家车企累计销量已经能占全国新能源总销量的13.1%。7月总体销量数据还未发布,但头部新造车企已在陆续发声。
首先发声的是蔚来。在获得六家银行104亿元综合授信后,蔚来汽车显然更加“自信”了,这点体现在了市值上,也体现在了销量上。8月伊始,蔚来便迫不及待的对外公布了交付数据,7月交付3533台,同比增长322.1%。交付量达到单月第二的成绩,仅次于今年6月。
『中国建设银行安徽省分行等六家银行向蔚来提供104亿元人民币综合授信』
几乎同一时间,威马汽车也公布了销量数据。官方信息显示,威马7月份销量为2036辆,同比增长近一倍,环比实现五连增,且再次刷新年内单月销量纪录。其中,威马EX5自2018年上市以来累计销量突破3万辆,居新势力造车企业单车销量冠军。
理想和小鹏则因为赴美上市原因,销量发布较晚,不过成绩也不错。其中理想7月交付2516辆;小鹏交付2451辆。值得一提的是,从7月开始,小鹏汽车P7进入正式交付环节,它也将成为该公司交付主力,7月小鹏汽车P7已经达1641辆,G3则下降至810辆。
从近几个月数据来看,头部新造车企销量已经进入相对稳定时期,月销量在2000辆左右。不过与特斯拉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后者今年上半年全球销量已达17.9万辆。除了特斯拉之外,传统车企也在新能源领域强势发力,对于新造车企来说,“战争”才刚刚开始。
为了能够更好地迎接挑战,7月新造车企在不断储蓄力量。一方面,随着疫情的向好,融资环境也有所改善,小鹏、合众等车企陆续传来了融资的好消息;另一方面,不满足于一级市场,新造车企纷纷在寻求上市路。目前蔚来、理想都已经上市成功,小鹏汽车则提交了IPO文件,威马和合众也有计划上市消息传出。
钱重要,产品和技术更加重要。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新造车企想要真正的“杀”出重围,需要不断提升产品技术,拥有差异化竞争力,才能活下去。而活下去,才可能有未来。
编辑总结
疫情之下,汽车行业一切以防疫为先,企业发展强弱被淡化。随着疫情散去,车市也将更多暴露真实的自己。对于部分车企来说,疫情过去也意味着一些积压行为得以释放,企业将迎来销量“小高峰”;对于另一部分企业来说,疫情是压倒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走向衰败已成定局。而对于中国车市整体来说,优胜劣汰也并非是坏事。(文/汽车之家 章涟漪 杜俊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