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特斯拉刚到底
目前Lucid Motors正在努力地产能爬坡中,该公司的CEO彼得·罗林森表示,明年将把产量提升至2万辆。“现在执行力就是一切,我每天都会和团队这样说。在将车辆交付给客户之前,从公司的角度来说,我们还没有取得什么成就。”
从新车规划来看,Lucid Motors野心勃勃,这个美国造车新势力将会在未来几年内持续发力,而它能从特斯拉手中拿到多少市场份额?也是很多人急迫想知道的答案。
在一众号称要挑战特斯拉的车企中,Lucid Motors是身份比较特殊的一个,它与特斯拉之间的故事堪比宫斗剧,之前我们也多次写过它们之间的爱恨情仇,点击图片可复习:
简单来说就是特斯拉最开始并不是马斯克创办,但在其加入特斯拉之后,特斯拉董事会成员兼电池研发负责人谢家鹏因与其理念不合离开了特斯拉,并创办了Atieva公司(后来更名为Lucid Motors),随后包括特斯拉创始人兼前CEO马丁·艾伯哈德、生产副总裁彼得·霍赫丁格等多名特斯拉元老都因为差不多的原因,离开了特斯拉加入Lucid Motors,因此这家公司也被叫做“复仇者”公司。
●还要在中国建厂?
如果Lucid Motors 是真“复仇者”,那么它一定不会放过正在飞速发展的中国电动车市场,在这里我们也做个大胆的猜想,Lucid Air(参数|询价)大概率不会进入,但之后的大型SUV和轿车很有可能引进到国内,甚至在中国建厂。
从Lucid Motors的路线来看,Lucid Air是拉高品牌定位的产品。但想要公司走上正轨和盈利,还得靠走量的车型,所以下面的那款SUV和轿车似乎更重要,这样在中国建厂绝对是它最好的选择。不仅可以撬动中国市场这块大蛋糕,还能拉低制造成本,为公司创造更大的利润。
编辑点评:
中国有句俗语叫做:“晚一步,步步晚”,用它来形容Lucid Motors刚好不过,但自古以来,商海沉浮,也并非能用一句简单的运气来解释所有。过去的已经成为历史,人们还得往前看。目前Lucid Motors还在初级阶段(首款车交付中),所以很难判断它的战力值,但这不妨碍它在技术层面带给我们的思考和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探讨。如果有一天,Lucid Air引进到国内,你会买吗?(文/汽车之家 姜田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