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车闻中心 行业动态 正文

煮酒论车|新朗逸折射家用车市场新趋势

收藏 (0条) 举报/纠错 向编辑提问

  [汽车之家 行业] 在我国,紧凑型轿车市场可以说是“最卷的市场”,很多车企的销量明星都集中在这一市场内。如果你手握10-15万左右的预算,那基本上绕不开朗逸(参数|询价)、轩逸、卡罗拉、宝来等车型。

  说到底,这个市场的火热离不开中国家庭。而家庭用车,历年来都有几个显著特征——空间大、皮实、省油,这也造成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这个市场的家用车设计都围绕着这几个需求展开。

汽车之家

  但随着汽车市场与消费者结构的变化,90后逐渐成为家庭购车的主流人群。在这些“互联网原住民”的眼里,科技与运动成为了彰显个性的需求,也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所看重的部分。这也就造成了紧凑型轿车市场正在出现新的潮流。

  如何适应这种潮流并快速做出反应,这对很多车企都是个不小的考验,而上汽大众给出的答案就是“新朗逸”。作为上汽大众的“当家花旦”,新朗逸身上的“变与不变”,折射出紧凑型轿车市场的大趋势。

国内紧凑型市场新变化

  近些年,紧凑型轿车市场正在出现新变化。

  原本沉闷、老气的车型,纷纷换上了运动化的新颜。越来越多车型都在设计上颠覆了上一代车型留下的印象,并且广受好评。而且有更多车企推出了主打运动的车型,哪怕这些运动车型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油耗和舒适性,有些还牺牲了空间,但这些车也可以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与此同时,科技浪潮袭来,同样不容紧凑型轿车错过。车内拥有一块屏幕只是最低要求,更多消费者要求这块屏幕要更智能、更易用。

  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很简单——市场和消费者都变了。

上汽大众 朗逸 2008款 1.6L 手动品悠版

『朗逸2008款』

  在21世纪的前10年,当时的中国汽车市场还处于增量时代。很多家庭刚刚给家里配备第一辆车,而这辆车要更多服从于家庭需求,而不是用于个性的彰显。例如要能搭载更多的人、更省油等等,个人需求只能排在家庭之后。

  而当下,汽车市场的竞争已经从增量时代转化为存量时代,家庭换购需求旺盛,很多家庭也开始购买第二辆车。相比于第一辆车,消费者会更多考虑个人喜好,开始重视个人需求,这也造成了紧凑型轿车市场的改变。

  不同于此前的70后、80后,90后人群已成为当下的主力消费者。90后的审美潮流是新生代的,因为伴随他们成长的是互联网与第四次工业革命,这塑造了一批喜欢彰显个性,喜欢与众不同的消费者。所以,伴随这种购车潮流,科技与智能不再是可选性,而是必备项。

上汽大众 朗逸 2023款 200TSI DSG星空满逸版

『新朗逸』

  事实上,在销量榜单中出现的车型,无一不是在设计上符合年轻、动感、大气等新生代消费群体中意的风格。机会摆在眼前,每个车企都在谋变。谁能够迎接浪潮作出改变,谁就会成为汽车市场的“常青树”。

  在新朗逸的身上,我们恰好能够看到上汽大众的思考。

科技与运动比重加大

  有人说新朗逸变了,有人说新朗逸没变,但其实这两种论调都能在新朗逸身上找到依据。

  上汽大众在打造新朗逸时,同时保留了上一代朗逸的空间表现和舒适性,这是在权衡大多数家庭用车需求之后的结果。多年以来,朗逸都是上汽大众的标杆车型,舒适程度和空间表现在同级车中都处于优势,而这些经典的产品优势,也经过了535万朗逸车主的验证。

上汽大众 朗逸 2023款 280TSI DSG星空满逸版

『新朗逸』

  对原有优势进行保留,可以更多获取老朗逸车主换购新朗逸的意愿,同时可以覆盖更广的用户人群。

  而与此同时,新朗逸在外观和科技方面也都进行了升级。这两处升级,和之前的设计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新朗逸看上去更像一台全新设计的车型。

  在这次改款上,新朗逸首次推出了“双脸”战略,打造了新朗逸“星空版”。星空版前脸采用了更激进和前卫的设计语言,把星钻造型元素以参数化方式排布,呈现出向外扩散的视觉效果。而这种造型创意,也是星空版这个名字的由来。

  星空版还配有运动套件,这是朗逸车型在运动化方面的一次尝试。尾翼、熏黑后视镜、黑色车顶、熏黑尾灯等配置都没有缺席。这些细节的改变,让新朗逸这款车的运动气息更加浓郁,可以捕捉到更年轻、追求个性的消费人群。

上汽大众 朗逸 2023款 1.5L 自动五百万版

『新朗逸』

  在推出星空版的同时,朗逸同样没有放弃原有的设计,而是在原有较为稳重设计语言基础上进行小幅度调整,比如用全新样式的轮圈增加了新车的豪华感。一款车型搭配两种外观组合,此前我们在奥迪等豪华品牌上见得更多,这种创意虽然会带来生产方面的调整,但也可以让一款车型适合更多人群。

  除了外观,科技元素也能在新朗逸上捕捉到。这一次,中控屏由原来的嵌入式,改为大众品牌最新的12英寸悬浮式设计,座舱科技感提升不小,进一步跟上了“屏幕越来越大”的潮流。

  过往经验来看,大屏幕也要配上比较智能的车机系统才比较好用,不然就会演变成鸡肋,比如一些日系车型会单纯放大屏幕,但车机只有蓝牙音乐等功能,这就浪费了大屏本身的价值。MOS 3.X智慧车联系统的加入,让新朗逸在车机界面以及应用场景上,都有了进一步的优化。

上汽大众 朗逸 2023款 1.5L 自动五百万版

『新朗逸』

  举个例子,MOS 3.X智慧车联系统包括了场景化的在线导航,可以根据美食地图、夜晚地图、旅游地图等切换不同的场景,而且语音识别也较为准确,还能提前预测路况信息。在线餐厅预定、智慧加油这些功能同样没有缺席。

  以往海外车企的车机系统,给人的印象就是在适配本土化的方面一直步履蹒跚。很多海外车企不愿根据国内的实际情况,将国外的车机系统进行适配,所以就会导致很多车型在智能化方面要落后于中国品牌。就连特斯拉也不例外,在智能化方面不敌蔚来理想等车企。

  但新朗逸的车机系统可以进一步实现本地适配,连车载小程序也新增了航旅纵横等。能够看到,新朗逸是在用心地去适配国内市场。这为海外车企进一步了解中国市场、吃透中国市场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范本。

上汽大众 朗逸 2023款 1.5L 自动五百万版

『新朗逸』

  新朗逸在保持原有产品力的同时,重点在外观和科技方面进行了大幅度改进,这体现出了紧凑型轿车市场已经从家用舒适性的“内卷”,演变为了科技与运动的“外卷”。

  家用车已经做了20年的“舒适”。下一步如何实现自我突破?如何能够让年轻人更加喜爱?新朗逸正在为整个紧凑型轿车市场带来不同的新思路。

上汽大众年轻化战略下,新朗逸能否继续挑大梁?

  打造新朗逸,是上汽大众年轻化战略的进一步实践。

  作为最早入华的海外品牌,上汽大众已经有37年历史。在2021年,上汽大众零售量达到1342788辆,蝉联国内单一品牌销量冠军。面对市场转型的新契机,上汽大众仍然在求变。

  在2021年,上汽大众就以ID.系列为抓手,开启了年轻化的转型升级。或许会有不少人能够在各个商圈、各个繁华CBD看到上汽大众的体验店,而这些举动,只是上汽大众年轻化转型的表征。

上汽大众 凌渡 2022款 凌渡L 280TSI DSG炫辣版

『凌渡L』

  产品才是一家车企的本源,上汽大众的深层年轻化在于产品。近些年我们看上汽大众的新产品,能发现这家车企在越来越懂年轻人,也在一步步贴近年轻人。ID.车型如此,凌渡L、新朗逸更是如此。

  年轻化战略的进一步延伸,带来了外形、内饰、科技等方面的提升,新朗逸的每一个产品点都准确打在这届年轻消费者的喜好上。以新朗逸为起点,上汽大众的年轻化战略或许会贯彻到更多的车型。

上汽大众 朗逸 2023款 280TSI DSG星空满逸版

『新朗逸』

  截至目前,上汽大众90后用户占比已经达到32%,这一比例将随着新朗逸的上市进一步提升。

  新朗逸推出之后,面对的是一个厮杀更激烈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之中,新朗逸的竞争对手有轩逸、卡罗拉、思域等。针对这些车型,新朗逸有着明显的后发优势。

竞品对比
车型新朗逸卡罗拉轩逸
排量(L)1.4T1.2T1.6L
最大功率(kW)1108599
峰值扭矩(N·m)250185159

  从运动角度来讲,新朗逸的1.4T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110kW,最大扭矩250N·m,动力要明显强于轩逸1.6L发动机的99kW,和卡罗拉1.2T发动机的85kW。在外观方面,星空版的运动化氛围,要比轩逸和卡罗拉更浓厚。

  从舒适性的角度来讲,新朗逸要在舒适性方面明显强于思域,全系标配了LED大灯,也在后排全系加上了出风口,可以很好照顾到后排乘客的感受。

  换句话说,比新朗逸动力强的,没它坐着舒服。比新朗逸坐着舒服的,没它动力强。新朗逸在运动性和舒适性之间,找到了一个恰好的平衡点。

  在中国汽车发展的这几十年,人们饱受了同质化产品的困扰。新朗逸的出现,无疑给消费者的眼里增添了一抹亮色。在汽车这个充分竞争的市场上,最宝贵的就是差异。谁拥有了差异,谁就能在这个市场上打出自己的独特价值。

  紧凑型家轿市场即将迎来新一轮的竞争。新朗逸能否帮助上汽大众拿到下一个销量冠军?每个人都在拭目以待。(文/汽车之家行业评论员 爱德华)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煮酒论车|新朗逸折射家用车市场新趋势 汽车之家
查看同类文章:
行业视角
整车
更多精彩内容:
智能网联
技术发布
向编辑行业评论员提问
文章标签: 行业视角 整车
收藏
+1
+1
推荐阅读
发表我的评论
您认为文章写的好么:
评价内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个网友评价,其中100.00%好评,0%差评。
评价理由:语句不通/文章阅读困难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 朗逸 2021款 280TSI DSG豪华版 阅读测试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时) 刹车(100-0公里/小时) 油耗(100公里)
    8.36 40.49 6.60
    测试文章:“宝藏男孩”能否逆袭 明锐PRO对比朗逸
    评测编辑-郑雷:

    作为销量神车,朗逸的表现还是比较均衡的,虽然内饰中难掩老气,但确实挑不出硬伤,卖得好理所应当。

    评测编辑-谢玥:

    优惠大,产品力也比较全面,的确是一台很适合家用的大众。

    评测编辑-陶懞轩:

    朗逸的名字在国内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即便你没开过,也肯定坐过。我个人对它并没太大兴趣,但真正开起来后也渐渐明白它为何走量了。

  • 朗逸 2018款 两厢 280TSI DSG豪华版 国V 阅读测试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时) 刹车(100-0公里/小时) 油耗(100公里)
    8.98 40.23 8.49
    测试文章:掌声送给车尾 测试朗逸两厢280TSI DSG
    评测编辑-朱力神:

    从朗行到朗逸两厢,不仅体型变大了,储物空间也得以扩容,实用性方面有所改善。动力表现上,1.4T发动机动力表现依然不会让人失望,轻盈的驾驶表现与三厢版车型基本保持一致。

    评测编辑-曹昊旻:

    朗逸两厢作为朗逸的延伸车型,它有着比朗逸更加个性和时尚的外观,同时后备厢的载物能力也有提高。动态方面它与三厢版朗逸区别不大,是满足更多需求的好选择。

    评测编辑-祁子鑫:

    与三厢版朗逸相比,朗逸两厢在动力表现上并没有什么不同,1.4T发动机动力充沛,变速箱的匹配也不错,无论低速还是高速路况都表现良好。悬架调校略有区别,相比三厢版而言两厢的减振器更显硬朗。至于在这两者中如何选择,那就要看您对储物空间的需求了。

  • 朗逸 2018款 1.5L 自动舒适版 国V 阅读测试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时) 刹车(100-0公里/小时) 油耗(100公里)
    12.98 38.35 6.80
    测试文章:这就是跑量车型 测试全新朗逸1.5L 6AT
    评测编辑-黄正桥:

    小排量发动机领域也分增压和自然吸气两派,全新朗逸1.5L显然属于后者。牺牲一些加速的快感,换来更好的平顺性和高速行驶的后劲,我认为是值得的。更何况这台1.5L舒适版的配置相当均衡,加之新平台的运用,相信这款车型未来将成为车系中的最热销车型。

    评测编辑-曹昊旻:

    更换平台的全新朗逸驾驶质感明显提升,从转向到悬架都更为舒适,同时空间和乘坐舒适性也有提升。对于主销车型1.5L自动挡来说,加速表现一般,油耗很不错,是台够格的家用车。

    评测编辑-盛元珺:

    全新朗逸1.5车型的总体动力表现与现款1.6车型差异不大,与6AT变速箱的搭配也比较默契。车辆在中低速驾驶时的平顺性表现不错,动力尚可。不过在急加速时,发动机声音会比较大。悬架调校风格偏舒适,同时车辆对稀碎颠簸的过滤也很得体,开起来的那份高级感较现款更优,这或许是新平台的优势吧。

  • 朗逸 2018款 280TSI DSG豪华版 国V 阅读测试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时) 刹车(100-0公里/小时) 油耗(100公里)
    7.96 38.66 6.50
    测试文章:做好简单的事 抢先测试全新朗逸280TSI
    评测编辑-曹昊旻:

    在更换MQB平台后,加速、刹车和油耗性能全面提升的全新朗逸进一步加强了竞争力,尤其是在动态表现方面,比现款更舒服,开着更加轻松。静态方面外观高级感更强,内部座椅更舒服,可以说这次换代是全面提升。

    评测编辑-祁子鑫:

    全新朗逸外观和内饰变得更加时尚大气,迎合了中国消费者的主流审美。1.4T车型动力表现令人满意,不仅降挡积极,而且最大扭矩输出功率区间很宽广,在城市快速开起来游刃有余;并且油耗的表现也很出色。

    评测编辑-朱力神:

    全新朗逸最大变化就是更换了MQB平台,虽然后悬架还是扭力梁非独立悬架,但是调的舒适性不错。另外后排座椅舒适性的提升也很重要,再加上比较沉稳的外观内饰,上市后肯定又要大卖。

  • 朗逸 2017款 180TSI DSG舒适版 阅读测试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时) 刹车(100-0公里/小时) 油耗(100公里)
    9.84 39.63 5.80
    测试文章:超越1.6L车型?测试大众朗逸180TSI DSG
    评测编辑-黄正桥:

    在1.2T这个很小的排量上,大众是为数不多仍在使用四缸结构的厂家。物理结构决定了这款发动机的平顺性优势,实际动力表现上也与1.4TSI非常近似。难能可贵的是,新的7速DSG变速箱和这台发动机的匹配完全可以打90分,这也让朗逸1.2TSI开起来比1.6L车型更有乐趣,也更省油。所以在配置类似的情况下,相比1.6L自然吸气车型,我还是更推荐这台1.2TSI的朗逸。

    评测编辑-盛元珺:

    朗逸1.2TSI车型的动力表现可以说超越了我此前对它的预期,日常开着感觉与1.4TSI车型很接近,而且不到10秒的加速成绩也可以令人满意。同时,该车在配置方面也较原来的蓝驱版进行了优化,取舍后的配置更符合大部分消费者的喜好。不过,它也有着不少小排量增压车的通病,就是加速时振动略多。

    评测编辑-曹昊旻:

    1.2TSI比我想象的要平顺一些,也比我想象中动力更好,比之前的1.6L车型开起来驾驶感受好很多,同时还有着大空间的优势,完全有替代1.6L车型的能力,现在来看朗逸综合实力依然很强劲。

  • 朗逸 2015款 1.2TSI DSG蓝驱技术版 阅读测试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时) 刹车(100-0公里/小时) 油耗(100公里)
    10.63 41.93 5.28
    测试文章:请忘记1.6L!测试朗逸1.2TSI蓝驱技术版
    评测编辑-黄正桥:

    如果预算有限买不了1.4TSI,那么同价位上也不要考虑1.6L了,直接买这个1.2TSI就行。虽然没有天窗和真皮座椅,但是其他配置非常合理,重要的是动力一点不弱,百公里油耗也才5L出头。除了胎噪大一点,底盘质感和朗逸其他车型一样单薄之外,正常家用的话还真找不出太大的缺点。

    评测编辑-盛元珺:

    采用1.2TSI发动机朗逸蓝驱驾驶感受可以说完全超越了我的预期,动力表现与1.4TSI车型相比差距很小,而比1.6L车型则给力太多了,在考虑到实测仅5L左右的油耗,以及14万元出头的价格正好介乎于1.6L和1.4TSI车型之间,也还算合理。可以说,在朗逸家族中,这车在价格、油耗和动力这三个问题上找到了一个不错的平衡点,这车值得推荐

    评测编辑-朱力神:

    原以为1.2T的发动机在动力表现上肯定不及1.6L,而真的开起来之后才发现,实际动力表现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逊”,当然这仅限于时速低于120km/h,想要开得更快的话,一来法规不允许,而来动力表现确实有些跟不上了。百公里5.28升的油耗表现也是相当不错,动力够用、油耗表现不错,只是操控起来依然有些单薄,隔音表现也不佳,自然不能给出一个高分。

  • 朗逸 2015款 230TSI DSG豪华版 阅读测试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时) 刹车(100-0公里/小时) 油耗(100公里)
    9.40 39.80 7.50
    测试文章:颜值性能均提升!测新款朗逸/朗行1.4T
    评测编辑-黄正桥:

    销量第一的紧凑型车,每个月4万个新用户谁都不是傻子。这次改款之后外观内饰再一次进化,毫无疑问是更好看了,也是进一步提升了竞争力,看来上海大众是要把朗逸这颗常青树继续再卖N年。如果要我推荐,我推荐大家购买1.4TSI车型,动力强,油耗低,何乐而不为?如果再嫌贵,买手动挡就好了。

    评测编辑-盛元珺:

    朗逸作为中国紧凑型车市场中销量最好的一款车型,它从外观内饰的造型设计,再到空间、动力以及配置等方面的表现,都很明白中国消费者的需求与喜欢,并对症下药。总的来说,算是一款不一定有突出优势,但也找不出明显缺点的产品。而如今推出的新款朗逸,通过对部分造型细节的调整与升级,使之看着更时尚,同时部分配置的升级也在一定程度上会进一步提升整体竞争力。如果你想要一台很主流的代步车,朗逸是个不错的选择。

    评测编辑-盛元珺:

    我是一个热爱驾驶的人,所以我对朗逸的动力非常满意,这台EA211 1.4T发动机的动力储备超过了我的想象,而油耗真是非常的低。不过这台车有几个我不满意的地方,比如坐垫短,底盘单薄,方向盘太轻等等,不过考虑到他的颜值又有了进化,而且真的非常好看,对它的销量我真的不太担心。

  • 朗逸 2013款 1.4TSI DSG豪华版 阅读测试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时) 刹车(100-0公里/小时) 油耗(100公里)
    9.75 42.58 7.46
    测试文章:穿上统一制服 测试上海大众新朗逸1.4T
    评测编辑-梁巍:

    改款产品,并非全新换代,新设计的外形感觉亲和力足够,但是没什么新鲜感,和新帕萨特相似度很高。外加已经烂熟于心的动力总成,性能表现不用体验也大概知道是什么感觉。底盘悬挂纯柔软舒适风格,标准的家用车。唯一不太满意的就是内饰做工,水平只能和国产车相当。

    评测编辑-胡正暘:

    朗逸穿上全新外衣,定位比速腾略低。这车大面上很符合购车需求,大卖没问题。但它的缺点我都很难接受,比如用料做工很一般、驾驶品质单薄,与新速腾差距明显,就给7分吧。

    评测编辑-罗浩:

    新朗逸终于统一了大众家族外形,除此之外本质上还是原来那辆车,各项性能中规中矩,表现稳定但也缺乏惊喜,其他就没什么可说的了。

  • 朗逸 2008款 1.6L 自动品轩版 阅读测试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时) 刹车(100-0公里/小时) 油耗(100公里)
    13.00 42.30 10.20
    测试文章:舒适安静/刹车稳/油耗不低 测朗逸1.6AT
    评测编辑-韩路:

    我印象里,2.0我就打了9分,1.6升车型经过测试,不少性能还都说的过去,比如刹车稳定性、噪音成绩,都是让我眼前一亮的内容。对于这个大空间家用车,我评价不错,9分。

    评测编辑-梁巍:

    多了很多适应国情的装备,更加符合国人的用车习惯,但少了德国车的质感,有些遗憾。1.6升的朗逸总体来说符合老百姓用车的需要,但前提是要求不要太高,有得必有失嘛。还是那句话,朗逸最大的意义不是产品本身,而是本土化改造,沿着这个思路,今后的产品会更有看头。

    评测编辑-孟庆嘉:

    对朗逸1.6最大的印象就是它的舒适性,无论是悬挂的设定,座椅的舒适度,对噪音的抑制还是变速箱细腻的工作都透出一种舒服的感觉,不过除了这些我很难再找到喜欢它的理由,动力与油耗并不是我特别满意的,相比之下我还更青睐新宝来1.6款。

  • 朗逸 2008款 2.0L 自动品轩版 阅读测试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时) 刹车(100-0公里/小时) 油耗(100公里)
    11.90 42.40 --
    测试文章:迎合中国用户胃口 朗逸2.0AT性能测试
    评测编辑-韩路:

    朗逸2.0在这个价位区间内是具有绝对实力的,也许大家会揪着两气门、铸铁发动机这些老家伙耿耿于怀,但是真是买车之后,一旦你去保养的时候,对比旁边的先进发动机的明锐1.8TSI,你就明白自己的保养价格是让明锐用户多么多么的羡慕了......总结一下:80%的地方都符合中国用户对紧凑家用车的需求。

    评测编辑-王苦公:

    大众的研发策略变了,过去从德国、巴西拿产品,而现在着手于本土研发,在我看来这是朗逸最大的意义。对消费者来说,本土研发总是好的,朗逸在空间、配置和舒适性等方面都很贴近中国用户,价格也不再高得吓人。不过价格确实实惠了,质量好像也有些下降。

    评测编辑-孟庆嘉:

    朗逸的诞生让我看出了上海大众精明的选择与准确的产品定位,我认为一款家用车拥有大气的外表;大方的内饰与大空间就算合格,这点朗逸没有任何问题;但其中我最接受不了的是在价格优势下,内饰的用料质量有了明显的下降,有失一贯的水平。

最新文章
加载中

朗逸

指导价:8.00-15.19万
级别:紧凑型车
询底价
车型推荐
00:00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