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风而驰——风阻系数
车身外形所造成的空气阻力来自车后方的真空区,真空区越大,阻力就越大。一般来说,三厢车的外形空气阻力要比两厢车、掀背式旅行车要小。
风阻是车辆行驶时来自空气的阻力,一般空气阻力有三种形式:
第一是气流撞击车辆正面所产生的阻力,就像拿一块木板顶风而行,所受到的阻力几乎都是气流撞击所产生的阻力;
第二是摩擦阻力,空气划过车身一样会产生摩擦力,然而以一般车辆能行驶的最快速度来说,摩擦阻力小到几乎可以忽略;
第三则是外型阻力,下图可说明何谓外型阻力。一般来说,车辆高速行驶时,外型阻力是最主要的空气阻力来源。
车辆高速行驶时的空气阻力成为最主要的行车阻力,因此高性能跑车都很注重车身空气动力学的设计,要做到提供足够下压力的同时尽量减小空气阻力。
车辆在行驶时,所要克服的阻力有机件损耗阻力、轮胎产生的滚动阻力(一般也称作路阻)及空气阻力。随着车辆行驶速度的增加,空气阻力也逐渐成为最主要的行车阻力,在时速200km/h以上时,空气阻力几乎占所有行车阻力的85%。
『梅赛德斯-奔驰SLR迈凯轮超级跑车在做风洞实验,可见其车后方真空区很小』
风阻系数通常是以Cd做标示,风阻系数必须由风洞实验实际测试而得,并且严格来说,不同的行驶速度,风阻会产生细微差异。风阻系数越低,代表车辆行驶时所受的空气阻力越低。风阻系数越低的车,高速行驶越省油,也越有可能跑出较高的极速。近代的汽车越来越注重在空气动力学方面的设计,各家汽车制造厂都在努力的在为降低汽车的风阻系数而努力。一般来说,外型越流线、平整,风阻系数越低,所以在车身上自行加装的装备或套件,如晴雨窗、尾翼等,或是高速行驶时开启车窗,都会造成空气阻力增加,影响行车顺畅。
轮胎尺寸
在每一条轮胎的胎壁上面都会标明这条轮胎的规格尺寸,以标致旗下的307CC这款车型的轮胎尺寸为例,轮胎上面标注为:205/55 R16,这里面就包含了几个参数:
胎面宽:205mm,为轮胎与地面接触的宽度。
扁平比:55%,胎壁厚度为胎面宽的55%,也就是205×55%=112.75mm。
帘布层结构:R,其中R为子午线结构;B为交叉层结构。
轮胎内径:16寸,这一尺寸与轮毂尺寸相同。
另外,还有其他参数如:95S等,95表明的是轮胎负载指数,具体数值可查最高负载能力表,单位千克,S为速度等级。
常用的速度等级有:
P 150公里/小时;H 210公里/小时
Q 160公里/小时;V 240公里/小时
R 170公里/小时;W 270公里/小时
S 180公里/小时;Y 300公里/小时
T 190公里/小时;ZR速度高于240公里/小时
汽车在更换轮胎时,必须更换轮胎直径及胎宽合适的轮胎,更换直径太大或太小的轮胎,除了影响性能,也会造成时速/里程表失准。而换太宽的轮胎会增加行使阻力,轮胎内侧也容易磨到车身;换太窄的胎则会丧失应有的抓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