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常见的轿车中,除了老款甲壳虫和保时捷之外,后置发动机已经非常少见,菲亚特126P却采用了这种非主流的后置后驱的设计,而常用于摩托车的风冷发动机也出现在了126P上面,虽然这样的设计有利于简化结构,让动力和传动系统更为紧凑轻巧,同时风冷系统也比水冷发动机更容易维护,不过也存在发动机容易过热等问题。
菲亚特126P采用了一台直列双缸发动机,最初量产的126P发动机排量为594ml,这台发动机同样源自菲亚特500。而后期出口到中国的车型则使用了排量更大的653ml发动机(由594发动机拓缸而来,而最大功率也从17千瓦上升到18千瓦),这也就是车尾650标志的来历。
『早期图片质量不佳,请网友见谅』
650车型搭配4速手动变速器,让整备质量580公斤的126P可以达到105公里/小时的最高车速,这在当时的交通环境下也算够用了——要知道中国第一条高速公路在1988年才通车,而北京周边的京津塘高速在1993年才全线贯通,这样的最高车速显然完全不是问题。后来126P还有700ml排量的BIS车型,不过国内并未进口。
菲亚特126P发动机采用了风冷系统,这让对于小车显得负担不小的发动机冷却系消失了,结构和重量都减负不少,不过当车况不佳或者长时间低速行驶时,很容易导致发动机过热,甚至国内有的车主在90年代时,一到夏天就要打开发动机舱盖散热。
简单的动力系统显然更适合菲亚特126P这样纯家用的小车,动力性能并非设计诉求,主要还是易维护和稳定性,从这个角度看,126P确实做的不错,同样,在车身设计方面,126P同样延续了这样的设计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