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技术设计 设计殿堂 正文

作秀成分居多 盘点自主品牌奇葩概念车

收藏 (0条) 举报/纠错 向编辑提问

 
●  荣威 W2

  特点:中英合作研发

  荣威W2是中英珠联璧合工作的结晶。由上汽技术中心主任高卫民博士统领的中方团队,与上汽英国设计总监Anthony Williams、上汽英国技术中心总经理David Lindley率领的英方团队共同合作完成。量产后W2改名为荣威550

汽车之家 上海汽车 荣威550 2012款 550G 1.8T AT品仕版

汽车之家 上海汽车 荣威550 2012款 550G 1.8T AT品仕版

汽车之家 上海汽车 荣威550 2012款 550G 1.8T AT品仕版

  反光镜的设计灵感来自高尔夫3号Spoon杆头。形如剑光一般凛冽。探头反光镜将路面后方的情况清晰传入车内显示屏中,即使在下雨天也能保持清晰的后方视野,大大增强了行驶的安全性。

汽车之家 上海汽车 荣威550 2012款 550G 1.8T AT品仕版

汽车之家 上海汽车 荣威550 2012款 550G 1.8T AT品仕版

  另外,尾部的设计则是典型运动车型的手笔,高耸的后箱配合LED不规则造型的尾灯,流露出一种霸气。保险杠下方的双矩形排气管整合设计,时尚中充满动感。

汽车之家 上海汽车 荣威550 2012款 550G 1.8T AT品仕版

  内饰方面W2最眩的设计体现在其大胆创新、充满未来科技感的内饰。中控面板采用触摸屏互动方式,镁合金构造的高强度模具使得中控台充满质感,并大大减轻了内饰重量。W2的仪表各有分工:左侧的状态表显示车辆状态数据,如里程、设备现状;中间的速度表使用亮斑面积来显示转速,而速度则用直观的数字表示;右侧的油量和水温表采用飞机跑道式的设计,用梯形亮块来显示。量产后的荣威550也很好的延续了概念车的设计,将科技化与可视化完美的结合。

  点评:荣威W2概念车是荣威的中国设计团队与英国设计团队的杰作之一,它就像一个混血儿一样,融合了东方人的审美和西方先进造车理念。量产后的荣威550保留了部分设计理念,同时也给这个混血儿整了整容,于是荣威550就这么不温不火的销售着。


●  荣威 N1

  特点:汽车进入3G时代的试水作品

  荣威N1是荣威W2后的又一成功作品。量产后更名为荣威350.其设计师团队仍是一支国际化团队,按照“特种作战”的理念配备了设计、信息、工程等不同领域的专家。引用厂家的宣传语,荣威N1是以创新的理念和产品引领全球新一代消费者进入汽车3G大时代。

汽车之家 上海汽车 荣威350 2012款 1.5自动新禧超值版

  当车展上第一次见到荣威N1时,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个家伙!前大灯造型犀利,绝对是前脸部分最有吸引力的外形元素。然而量产时大灯造型做出修改,官方称呼为“猎鹰眼前大灯”。个人认为多此一举,现在市场上的鹰眼式大灯多如牛毛,修改后荣威350反而失去了个性。

汽车之家 上海汽车 荣威350 2012款 1.5自动新禧超值版

  车身侧面,腰线相比车头更加具有运动气质,从前轮眉一条直线延至尾灯,外凸式的腰线立体感非常强,由于车头比较圆润,刻痕腰线就成了点睛之笔。车顶曲线也比较圆润,流线型车头可以有效降低风阻,车顶的曲线比较饱满,同时也增加了头部空间。 荣威N1尾部经由腰线与车身贯通自然,微微上翘的“臀部”性感又不失庄重厚重的设计使安全感油然而生。

汽车之家 上海汽车 荣威350 2012款 1.5自动新禧超值版

  作为卖点的inkaNet系统是荣威350凭借上海汽车与国内移动信息巨擎——中国联通的成功战略合作,成为国内同级首款信息化汽车。依托联通WCDMA 3G网络服务,荣威350独具的inkaNet智能网络行车系统成为通向精彩互联世界的窗口。抛开这些官方的论调,简单说inkaNet让荣威350成了一个移动的终端,通过这个终端你可以查询到你想要的很多信息。

汽车之家

  在车展上我们看到的概念车除了拥有这个很酷的技术理念还拥有一个造型也同样很酷的仪表台,又很可惜的是,量产后除了inkaNet系统理念得以延续,中控造型上返璞归真,变成居家风了。

  点评:荣威N1的设计同样是中西合璧,比起W2概念车外形上带给我们的震撼,这次inkaNet系统理念带给我们的震撼同样不小,只是这么先进的理念搭配这么居家的内饰风格,真的适合它吗?至少我更愿意看到一个年轻的N1.


●  MG Zero

  特点:汽车借用时尚数码产品的设计元素

  MG Zero依旧是中英两国共同设计。量产后就是我们熟知的MG3.

汽车之家

  MG Zero借鉴了苹果iPod和iPhone的造型元素,让MG Zero与时尚数码产品发生关联,在内外造型上多次应用圆矩形元素,包括前后保险杠格栅、主仪表、中控台、空调出风口和门把手等部位 

汽车之家

  车头正中的MG八角形标志呈放射状,有点像宝石的棱面;连接两侧前灯、细窄而修长的进气孔,它没有传统中网的较大面积和镀铬装饰;上小下大的双格栅组合。它们共同组成了MG品牌标志性的图形特征,总之从外观上你就可以看出它很MG!

汽车之家

  回到内饰上,第一次看到概念车的内饰,你会惊讶于它的简单,甚至会觉得有些过于简单。其实这都是假象。一切都是用手指触摸控制的,以从“零”开始的态度,为驾乘者提供展示自我、实现自我、享受自我的空间。在MG Zero上,彩贴、织物、饰件可以自由设计组合,后窗光导玻璃可以玩游戏、绘背景、发布Twitter交流信息,车内灯光音响模式根据音乐节奏自动变幻等新奇好玩的创意层出不穷。

  点评: MG Zero的设计理念够超前,MG3也延续了这些元素,但从市场的反馈看,不是很理想,究其原因与产品定位有关,说白了就是喜欢的人买不起,买得起的人不喜欢。


●  MG5

  特点:依旧走精致路线

  刚刚上市的MG5在厂商的宣传中MG5是主打精致、运动的路线。概念车与2011年上海车展公布。当初的MG6因为价位过高而没有取得很好的销量,走精致小车路线的MG3也表现的并不突出,因此MG5则肩负重任。

汽车之家

  前脸从概念车的眯着眼变成了眉头紧锁的愤怒的小脸,尾部设计因人而异,概念车结实紧绷,运动感十足。量产车平和居家。轮辋造型稍加改变。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MG5的多媒体系统的前身就是当初荣威350上所用的inkaNet系统,不过现在它已经升级成为2.0版本,并且有了一个更洋气的名字:iVoka,一款可以完全“中文”语音人机交互的多媒体系统,MG5先期上市的只有1.5VTi-Tech自然吸气发动机车型,这款发动机具有连续可变气门正时技术,最大功率109马力/6000转,最大扭矩135牛米/4500转。动力参数表现中规中矩,基本与大多数同排量发动机相同,而后期才会上市1.5L涡轮增压发动机。

  点评:MG5那愤怒的小脸是因为油价飞涨还是因为担心自己销量不好呢?


全文总结:

  我国的汽车工业起步很晚,我们的人才很稀缺,我们的很多车企浮躁,于是每届车展自主品牌都会推出数量众多的概念车,而车展过后大部分概念车就被打入库房,车企不参考概念车的设计而是继续闭门造车,下次车展再推出更多奇葩的概念车,这样畸形的循环下去。试问这样的概念车除了作秀还有什么作用?暂且不谈与国际品牌竞争,这样的造车态度在没有国家扶持下该如果生存下去都是问题。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想改变这种局面不能只靠国家扶持,更不能依赖车迷的支持。希望自主品牌明白做概念车不是为了炫耀实力,花费巨资研制的概念车更不该只是一个秀场的展品,而应该从中吸取设计元素,完善产品。请自主品牌不跟风,少作秀。自主品牌加油!(文/汽车之家 唐朝)

相关链接

汽车之家

 


汽车技术很难懂?汽车设计太遥远?谁说的?这些内容也可以很有趣!

汽车之家

>>想了解更多汽车知识成为达人?一起去汽车之家科技看看!<<

向编辑唐朝提问
文章标签: 图说概念
共5页<>
文章导航
展开全部目录收起全部目录
收藏
+1
+1
推荐阅读
发表我的评论
您认为文章写的好么:
评价内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个网友评价,其中100.00%好评,0%差评。
评价理由:语句不通/文章阅读困难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最新文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