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之家 技术] 前两天,上海的同事抢先体验了宝马新一代互联驾驶技术,并参观了位于上海的BMW互联驾驶中国研究院,他们文章详细介绍了宝马新一代互联驾驶技术的新功能,在这里我就不再赘述了。科技一贯喜欢“刨根问底”,于是北京的发布会上我便像追星一样追着宝马的工程师问这问那,但出于保密的原因,我得到了很多的笑脸以及“对不起,这个不方便回答”这样的答案。于是,今天这篇文章更多的是对宝马互联驾驶技术提出问题与猜测,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请在下面给我们留言,下次再碰到可爱的工程师们,我将把您的问题带上,给他们来个“过堂公审”。
提起互联驾驶,您或许还有些陌生,那就先请您回忆下2011年日内瓦车展上惊艳亮相的Vision ConnectedDrive概念车,Vision ConnectedDrive概念车将车辆分为舒适、信息、安全性三层,把驾驶者、车辆与外界这看似孤立的三者融汇到一个网络。而现在宝马提倡的互联驾驶理念正是这辆概念车的理念延伸。为了让您更好的理解,推荐您观看下面的视频。
相关视频:
这段视频通过以一个开着Vision ConnectedDrive概念车的车主,巧妙利用Vision ConnectedDrive概念车,成功获得“艳遇”这种小故事的形式。展示了概念车将人、车、环境连为一体的设想。
■ ConnectedDrive和iDrive的关系
ConnectedDrive顾名思义为互联驾驶系统,而iDrive是其中的操作系统。两者并不存在对立关系,您可以将其简单理解为微软与WINDOWS操作系统间的关系。
■ BMW互联驾驶在中国市场上推出的功能一览
■ 硬件升级带来的问题
● 带有全新功能的iDrive旋钮
如您所见的,第三代的iDrive系统最显眼的改动就属这个支持手写功能的旋钮了,在它的表面您可以进行书写,并支持多点触碰。实际使用的感觉确实如宣传的一样,汉字的识别率很高,但系统在反应速度上还有提升的空间,具体反映在每写一笔抬起手指到书写下一笔时总会产生一个迟滞,同时因为旋钮面积有限,很多平时连笔书写的汉字就需要拆分完成。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虽然系统自带的输入法支持手写、首字母缩写、拼音等输入形式,但词语的联想功能有待扩充,反应出的现象就是输入一串词语时的速度明显比我们的电脑、甚至是手机慢。同时在与工程师沟通得知,输入法方面近期也没有“云”功能的开发意向,看来输入法的改进只能寄希望于后期更多的App软件支持。
● 安卓系统的暂时缺失
我们之所以将互联驾驶系统支持的智能操作平台的问题归到硬件升级的问题里是因为,现阶段我们的智能操作平台或者说移动终端,更多的还是一个系统,当然不排除发烧友刷双系统的存在,但这只是少数情况。所以互联驾驶系统支持哪个平台的产品也就演变成了我们能用哪个牌子的手机或终端连接互联驾驶系统的硬件问题。
“从可靠的市场调研数据来看,绝大多数BMW品牌的车主都使用iPhone手机,因此“BMW互联驾驶”的扩展资讯应用均基于iOS平台开发,BMW提供了插入式适配器供消费者选配,也可通过车载USB接口将iPhone手机与之相连,除了iPhone手机,现阶段“互联驾驶系统”还可识别黑莓手机、部分三星及诺基亚品牌手机。如果说上面的手写输入稍慢还可以习惯的话,那第三代iDrive系统暂不支持安卓系统的移动终端就成了无法规避的问题。宝马的工程师表示造成iDrive暂不不支持安卓系统的移动终端的原因,是因为安卓系统的开源性,以及硬件版本更过快,让他们难以把握造成的。在这点上我们完全可以相信在不远的明天,互联驾驶系统肯定可以支持安卓系统的移动终端,毕竟现阶段安卓系统占据了智能移动终端的半边天。